黃國慶

第四節課是我班的歷史課,因為擔心新來的歷史老師招架不了這幫調皮搗蛋鬼,正好我也在同一樓層上課,于是趁著學生寫作業的功夫,我悄悄到班上觀察情況。
我輕輕地走近教室,從后門觀望里邊的上課情況。這時歷史老師正在評講試卷,大部分學生都在認真聽講。可不一會兒,我就看到第四組的小殿和同桌小輝兩人用書本來回拍打玩鬧,全然不顧在臺上講課的老師。后來可能是有同學提醒他們,他們兩個才收斂。
然后,我又輕輕地來到第二個窗口觀望。正好看到第二組的小彬和小南在聚精會神地玩手上的東西,因為他們的位置距離我所在的窗口比較近,所以旁邊的同學沒敢提醒他們。不一會兒,小彬無意中抬頭看到我,嚇得趕緊把東西收了起來。可是小南似乎沉浸在他的研究當中無法自拔,只見他一會兒側著頭觀察,一會兒低著頭思考,左手按著玩具,右手拿著工具不停地旋轉。好一副專注的模樣!
下午語文課上,在導入新課文的時候,我假裝無意中提到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幾十年以后,我們班也可能會出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哦。”我故作神秘地說。聽我這么一說,學生們來了興致,個個豎起耳朵,伸長脖子,好奇地望著我。“就像我們班的小南同學。”話音剛落,大家的目光就都聚焦在小南身上。“老師,為什么是他啊?”有學生好奇地問。“因為今天歷史課上,他那種認真鉆研實驗的勁兒讓我佩服,他真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手中實驗吶!”一些學生聽出了我的弦外之音,忍不住笑出聲。小南見我這樣“夸”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接著,我把關注點轉移。“還有啊,我們班的小殿和小輝同學,你們兩個應該是喜歡切磋武藝吧。”我笑著說。小殿和小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所以。“老師,為什么這樣說?”小殿忍不住問道。“也還是在今天的歷史課上,我看到你們兩人你打我,我打你。在這之前我就聽其他老師說過,你們兩人經常在課堂上打鬧,這不就是喜歡切磋武藝嗎?”我的話引起哄堂大笑。一會兒后,我又繼續說,“不過不要緊,你們喜歡切磋武藝,老師安排你們做了同桌,這是——”還沒等我說完,就有學生接話:“這是緣分吶!”
“對,這是緣分!不打不相識,你們得珍惜這份緣分。”我說,“接下來,我相信他們倆肯定會珍惜對方的,因為你們的緣分有我們大家見證,想不珍惜都難啊!”在大家善意的笑聲中,小殿和小輝默契地相視一笑。
在接下來的課堂時間里,我發現小南一整節課下來都挺直了腰板,沒有再像之前那樣容易被其他東西分神。我不知道他是否以后的每一節課都能夠做到現在這樣,但至少有了一個好的開始。有好的開始的還有小殿和小輝,這節課上他們沒再打鬧,都認真記著筆記。
有時善意的批評能換來好的開始,而良好的開端便成功了一半。對于他們今后的表現,我充滿期待。
(責編 蔣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