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讓黨旗在教育戰線疫情防控中高高飄揚
哈爾濱市教育局德育與體育衛生藝術教處、財務審計處聯合黨支部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支部書記張信章早就計劃好除夕晚上去陪伴居住在呼蘭的老母親過年,突如其來的緊急任務打亂了他的計劃,從臘月二十八開始連續十多天日夜工作,始終沒能和母親見上面;支部副書記、財務審計處處長張寶寧得知任務后主動請纓,自除夕返回工作崗位以來,加班加點,勇挑重擔,高質量完成了每天的數據排查、后勤保障、會議紀要等多項任務;副處長邱松濤放棄陪同家人外出過年,堅守崗位,連續奮戰十二天,累倒在崗位上;剛剛回到外地探望父母的副處長王佳佳、三級調研員張興慧同志得知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展開后,立即辭別父母家人返回崗位,投入工作;入黨積極分子劉瀚文把年幼的孩子交給從外地來過年的父母照看,起早貪黑地投入工作中,作為干部家屬的丈夫也主動支援,自覺加入到“戰斗隊”中……感人的故事一樁樁、一件件,在他們的帶動下,其他成員也紛紛放棄休假,義無反顧地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疫情面前 齊齊哈爾教育人在行動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齊齊哈爾市教育系統高度重視,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市工作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來抓,號召教育系統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參與志愿服務,到抗疫一線發揮作用,全市教育工作者積極投身一線,主動作為,為打贏疫情阻擊戰發揮力量。
齊齊哈爾市教育局副局長梁爽第一時間趕赴新合社區開展防疫工作,迅速成立臨時黨支部,切實發揮第一書記職責,利用中午休息時間,與支部每一名黨員對接了解具體情況,帶領每個不熟悉工作的小組成員找到值班點,告知值班內容,解答黨員各種問題。帶頭進行值班值守、發放防疫宣傳單和出入證等工作,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
市教育局薛慶雙同志,擔任所在社區臨時黨支部的宣傳委員,在值守過程中,他不畏寒冷,經常值夜班到天亮,對小區路口出入的居民進行認真登記、耐心勸導,做最美“守護員”。面對人手不足,他向組織申請多排班,并且帶頭篩選接收10名志愿者參與值班值守,面對防控物資短缺,他多方聯系、協調50斤消毒液和5箱酒精,全部支持社區基層防控一線。
克山縣第三中學高三年級主任于波老師在多次模擬練習以及請教相關技術人員掌握了網絡直播授課基本技術之后,制訂了《克山三中防疫期間開展網課活動實施方案》,率領全體高三教師在1月30日進行了網上模擬直播互講,互相借鑒,互相指導,僅僅利用一天時間掌握了網絡直播授課的基本技術要求,2月2日正式開始實施網上直播授課輔導答疑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得到學生及家長的高度評價。
走在線上輔導一線的教育人
鄭宇,鶴崗市第21中學業務副校長,學校線上輔導的具體負責人。接到省市教育部門下發開展線上輔導的通知后,她迅速投入到學校籌備工作中。她協助校長解決硬件設備,選派教師培訓在線直播平臺,反復操作解決師生互動、視頻插入、雜音等技術問題,向學校全體黨員教師、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名優教師、高級教師發起號召。
確定輔導教師、制定課程表,依據現有師資條件,五育兼顧,開設防控疫情、名著導讀、音樂劇、心理輔導、敬畏生命等18門線上課程。她堅持全天關注線上輔導、全程跟蹤、課前說課、課中評課、課后反思,帶領臺前幕后近百名教師和領導默默奉獻。
鶴崗市第21中學線上課程不斷規范,線上輔導第一周推出直播課6節,推送微視頻3個,涉及9個學科,覆蓋各學段學生,上線人數達3526人次,輔導內容豐富了學生單調的“宅”家生活,輔導效果得到家長一致好評。
佳木斯大學醫學生抗“疫”足跡深入農村基層
佳木斯大學的醫學生關切疫情、心系家鄉,利用自身專業知識,積極投身到家鄉疫情防控戰斗中。醫學部2015級學生黨員郝懿樂,在疫情爆發時主動請纓擔任西安市高新區志愿者,他利用專業優勢前往社區多個地點普及七步洗手法、口罩手套的戴法等基本醫學知識,并多次前往社區開展疫情防控(數據核查)排查工作,協助統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的大數據;醫學部2017級學生黨員張萬良,在疫情防控期間主動參與到宿松縣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務中,先后參與到宿松縣許嶺鎮雨嶺村疫情防控秩序維護和便民服務及宣傳的志愿服務,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黨員的使命擔當。
醫學部2017級董宇同學積極參與到大慶市杜蒙縣泰康鎮湖濱社區五一村防控志愿服務,協助五一村村部負責人一起走訪居民小區,對小區人員流動、消毒措施等問題做好登記,并將有效信息及時準確地向村負責人反饋,指導家鄉的村民做好個人防護;醫學部2016級學生劉敏裕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中,積極配合所在鄉鎮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并先后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向村民介紹此次疫情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以及真正有效的口罩類型及其正確使用方法。她還主動申請在夜間防控點值守,爭當疫情防控“守夜人”,為維護全村人民的生命安全,盡自己的一份努力。
“新冠”無情 “指尖”有愛
在全民阻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綏化學院發揮特殊教育專業優勢,第一時間成立了由教師黨員、學生黨員組成的“綏化學院疫情防控黨員手語志愿服務隊”(以下簡稱“手語服務隊”),幫助特殊群體及時了解疫情阻擊信息,準確掌握疫情防控知識。手語服務隊一成立,便迅速行動,編文案、打字幕、配音樂、合成剪輯,晝夜奮戰,編輯錄制了系列手語視頻短片——“新冠”無情,“指尖”有愛。
服務隊成員黃龍斌是一位醫生家屬,他在服務隊主要負責文案策劃、公眾號推送和媒體宣傳,獨自在家帶孩子的他有時不得不等著把孩子哄睡了,再拿出電腦工作到深夜;身為兩個孩子媽媽的張百慧,經常大半夜自己跑到衛生間,利用密閉空間的效果錄音,有時兩個孩子玩鬧著靜不下來,她便讓丈夫把孩子抱到另一個房間,自己關上房門,半個身子探出窗外,頂著零下20攝氏度的寒風,一遍一遍地錄制音頻。
在服務隊里,工作量最大的是特殊教育學院2016級聽障生李志浩,他承擔著所有的后期工作,手語視頻需要他一幀一幀對上字幕,再傳給健聽人按照字幕配音。因為耳朵聽不見,他只能找老師把配音和音樂加上,最后由他合成。聽力障礙使他的工作進度變得十分緩慢,常常是從清晨忙到深夜,每次吃飯李志浩都是端著碗坐在屏幕前邊趕進度邊吃。
在隊員們的堅持和努力下,“‘新冠無情,‘指尖有愛”手語視頻短片通過學校官微和官方網站以及各工作群進入公眾視野。手語服務隊與省殘疾人聯合會合作,在省殘聯官微和網站上對視頻短片進行了連續推送,同時還與省廣播電視臺合作,編輯錄制了多期 “全面戰‘疫,從我做起”的健康心理小貼士節目,對廣大聽障朋友進行心理健康疏導,幫助他們克服心理恐慌,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
東北石油大學校醫院:當好學校的“守門人”
面對疫情,作為校園健康的“守門人”,校醫院快速反應,迅速預警。1月21日,校醫院緊急召開支部委員會,制訂應急預案,探討籌建預檢分診和發熱診室。支部委員林淑霞醫生、李秋護士長第一時間請纓出戰。1月22日,經學校批準后,校醫院及時向全校師生發布“關于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通知”預警。1月23日,學校全面啟動“東北石油大學傳染病防控工作預案”,制訂實施“東北石油大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林淑霞和李秋主動承擔了預檢、排查、消毒工作,在她們的帶動下,醫護人員們全力以赴沖向疫情防控第一線,筑起學校疫情防控第一道“防護墻”。
林淑霞主動承擔了預檢分診布局流程設計,制定預檢分診制度,設立醒目標識、指引牌,安裝消毒設備,準備快速手消毒液、一次性醫用口罩、額溫計,建立預檢發熱病人登記本,排值班表,落實“首診負責制”等大量工作;李秋則主動承擔了各種記錄報表工作,包括醫用防控物資的采購和管理,院內空氣、物體表面、器械消毒和學校重點公共區域消殺工作。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校醫院全體職工沒有一人退縮,全部停止休假、返崗待命。大家踴躍在“請戰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堅守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崗位上,堅定地履行著醫務工作者的誓言和職責,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編輯/陸鶴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