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豪
【摘要】思想政治是中學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對學生道德品質以及政治意識的培養發揮著關鍵作用,而時事政治作為政治教育中的重點內容,對學生的政治素質、政治應用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主要通過論述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狀況,以期望能給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 思想政治? 時事政治?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070-01
在我們周圍每天都發生著重大的政治新聞事件,近年來,在高考中隨時事政治應用思想的不斷擴大,時事政治教育愈來愈受高中教育的重視。政治,經濟,文化三大領域與政治思想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政治意識,把政治思想應用到具體的時事新聞中,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是時事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
1.時事政治概述
時事政治強調的是時效性的新聞內容,作為政治研究的一個分支領域,時事政治主要針對目前國際事件,國際形勢以及國內社會發展趨勢等進行剖析研究,具有很強的指向性,在高中教學中,思想政治作為政治學的引導基礎課程,適當的引入時事政治教育,將理論政治知識同實際事實聯系在一塊,讓學生能夠產生獨到的個人認識,不斷強化自身政治文化能力,為日后更深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近年來,隨高中新課程實驗改革的深入進行,關于高中思想政治模塊,改革強調出時事政治對于學生培養政治思維的必要性,對于社會生活發展有著巨大影響力,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必須要聯系實際,踐行黨的教育方針,增強學生的政治思想應用能力。
2.開展時事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1時事政治教育對于文化傳承的必要性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的國家,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形成了自身愛國勇敢,自強不息,勤勞奮斗的文化精神,直到現在,這股中華文明精神承載著我們偉大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近年來,隨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開放程度的持續加大,國外的思想潮流席卷而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除了帶來了一些項目的先進生產技術,在文化上也帶來了一些“洋垃圾”,金錢熱,自由主義等不良文化信息侵蝕著國人的頭腦,萬圣節,圣誕節等西方節日愈來愈受國人的崇尚,相反的我國的傳統節日備受冷落,這種潛在的“文化入侵”必須要受到我們的重視!通過時事政治事件,我們可以及時了解到當前的文化環境,盡快引起我們的警覺,有利于我國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的擴展與傳承。
2.2彌補教材滯后性的需要
政治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科,政治思想與政治文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我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會根據黨的代表大會報告以及兩會報告不斷做出調整,一些政治方針與政治策略都會存在著變動,而人教版教材革新速度有限,這就需要時事政治加以輔助,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進行彌補。
2.3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時事政治教育目的是為了強化學生的政治思想應用能力,目前新課程改革要求中學教育學生要進行全面發展,特別是知識遷移能力,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并且高考改革形勢下,高中思想政治正朝著靈活實用的方向不斷發展,高考試卷題目著重對學生的時事理解能力,聯系分析能力進行考查,絕不是讀讀背背就能蒙混過關的,因此,時事政治必須要在高中思想政治中重點對待。
3.時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中的應用方法
3.1培養學生時事政治探究能力
前面我們提到,時事政治就是檢驗學生思想政治知識能力的最佳方式,因此,通過著重培養學生對時事政治的探究分析能力,可以直接增強學生的政治水平,提升思想政治成績。學生在訓練時事政治能力時,要選取合理的時事材料,例如,國家出臺的政府條例,國家機關的變動(例如,新增監察機關),社會發展相關報道等等,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材料,然后,我們要對材料進行認真剖析,找到其中蘊含的政治知識,聯系課本理論,完成個人的評論見解。
3.2學校開展時事政治報告會
為系統學習時事政治,學校可以專門舉辦一些有關時事政治的專題講座,報告會,系統的向學生闡述時事事件的性質,內涵以及政治理論,通過這種講座,學生可以直接從中學習分析方法,分析技巧,從中還可以獲得啟發,對自身的思想政治學習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3.3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是目前社會各行各業應用最為廣泛的技術,時事政治教學自然也離不開多媒體的傳播與支持,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合理添加時事政治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知識的聯系程度。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時事政治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課業,學生應該充分聯系生活事實,掌握時事政治與政治理論的聯系手段,進行合理分析,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了解國家大事,培養政治意識與政治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波.時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0):57-62.
[2]馮愛華.對時政訓練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應用的認識和探索[J].科學咨詢,2018(2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