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寶祥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128-01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給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西部地區學校學生英語學習基礎薄弱,師資力量不足,導致英語課堂實效性差,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變革課堂教學模式,大膽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認為英語教學工作在課堂教學方面還存在著如下一些問題:
一、過分注重備教材,而淡化了備學生。
個別老師過于依賴教材在備課中的作用,認為教材內容就是課堂教學的最主要內容,而忽略了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規律、情感興趣等,出現了計劃多、生詞多、任務多,而時間少,難以完成教學任務的現象,于是就以此為借口,減少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時間,把活生生的英語課堂,變成了枯燥的“滿堂灌”,似乎少講一些,就會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
二、過多注重預案,課堂失去了靈性。
部分老師上課過分依賴教案,對照教案照本宣科,想通過教案控制學生的思維,好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完成相關教學任務。這種課堂教學盡管從頭到尾緊緊張張、轟轟烈烈,但過多的預設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這樣,老師就只能考慮和關注自己的教,而不太在意學生的學;是以自己的“教”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就不能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拓展和延伸原有知識,也達不到新課標“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目標。
三、教學組織形式單一,課堂失去互動。
新課改倡導師生共同參與的課堂教學,要求我們應該建立起一種民主、和諧、互動、教學相長的新型師生關系。如果老師在課堂上總是以自己的教為中心,找不到或不善于找互動點,產生不了互動效應,互動局面就難以形成。每年會考前夕,時值酷夏,學生受長期枯燥復習和天氣的影響,顯得懶散,疲乏,浮躁,如果不改善他們的學習環境,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互動開展相關的教學任務,課堂肯定是低效甚至無效的。
四、過多講解語法,弱化了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
語法無處不在,相當一部分老師在教學時總是過多過細地講解語法,從而導致違背新課標要求的“注重綜合語言能力培養,注重聽說、閱讀等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原則。在有限的英語教學時間內,如果過多地單純地講解語法,勢必會減少聽、說、讀、寫等能力培養方面的教學任務和教學活動。
五、忽視板書的示范性。
板書的作用一是歸納本節課的要點,直觀顯示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二是示范性。學生模仿能力很強,如果老師書寫不認真、不規范,學生也隨之模仿,從而導致書寫潦草、不規范,在考試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現象,這理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六、教學方法陳舊,缺少實踐活動。
在傳統應試教育影響下,一些英語教師的教學形式相對單一,對新課程標準、新教材的理解不夠到位,對教材的依賴性過強;教學設計缺乏新意,課堂教學缺少語境和趣味性;教師講得多,學生口語實踐機會少。
針對上述種種低效甚至負效的現狀,與VSO教學方法對比,我覺得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善于表揚,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VSO的外教老師曾說:“平庸的老師只知道講述,而偉大的老師懂得激勵”。要搞好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成績,教師要善于使用激勵性的語言如Fantastic, Perfect, Wonderful, Well done, Congratulations等表揚、鼓勵學生主動、輕松、愉快地投入到英語學習活動中去,既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又能用英語完成活動任務。從而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情景,開拓傳遞知識的途徑。
采用多種形式創設情景和充分利用英語教學本身的真實情景進行教學對提高英語教學效益大有好處。例如,先采用手勢、肢體語言、實物、圖畫、錄音、閃卡、以及利用英語本身和上下文等創設情景,鋪墊基礎知識,然后組織學生依次開展模仿性、控制性、自由性技能訓練和任務活動,讓學生在情景中理解語言知識和內容,就會使課文內容清晰易記,難點化易,加速交際和記憶進程,從而簡單高效地提高學生英語實踐能力;教師利用閃卡或多媒體圖片,采用問答式的方式邊練邊講,生動有趣,能通過視覺吸收,加速理解的過程;教師利用錄音或電影字幕呈現新詞語,能通過聽覺吸收,容易地讓學生理解該新詞在實際交際過程中的意義和用法;學校開展英語角或英語才藝大賽,能通過觸覺學習,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生聽覺、視覺、觸覺學習風格,采用多種教學途徑,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
三、巧妙激趣,凸顯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
要搞好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效益,教師應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把聽、說、讀、寫與交際的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核心目的要求。教師可以運用已學英語知識,特別是剛學習的新的語言材料,使新舊語言知識相互整合,這樣既交流了信息,拓寬了思路,解決了問題,又培養了用英語進行創新的交際的能力。例如:外教在教學《Go for it》七年級上冊《This is my family》這課時,先會帶自己的多張家庭合影,分別介紹,鋪墊輸入,然后讓學生指課本上的人稱搭配訓練,接著引導學生聽錄音完成聽力教學任務,了解句型This is… 和These are… 再讓學生跟著錄音說,最后一一讓學生對照自備的家庭合影介紹,(沒有的可以畫),最后讓學生把自己介紹的內容寫下來。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聽說讀的能力,同時也突破了寫作難關。
四、優化過程,力圖實現三維目標。
要搞好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效益,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過程的優化,以達到新課標要求的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導入新課一定要新穎,要能立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本課的話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堂前五分鐘的精心設計如果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對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貫徹多信息、快節奏、高密度和高效率的原則,各種不同的手段創設新的語言情景,多渠道地給學生提供英語信息源和大量的信息,拓寬視野,從而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強烈興趣,積極主動參與各項學習活動。還要結合本課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情感教育,實現情感教育的目標。
五、終身學習,夯實教學基本功。
要搞好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效益,教師還必須要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教學理念符合教育教學規律,教態自然、和藹可親,表情豐富、儀態整潔,英語詞語豐富、語言流暢、語音語調正確,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善于調控課堂,板書設計整潔美觀、主題突出、形式多樣、設計合理等等,是英語教師必備的教學基本功。
課堂教學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效益是課堂教學的永恒追求。我認為在我校今后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的情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還要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才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