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志軍
【摘要】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為高中化學教學的全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同時,也對學生的化學能力培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戰。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以新課程教育理念為參考和依據,科學合理的對當下的化學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創新和整合。結合學生的化學能力、個性特征、興趣特點、思維能力等多方面情況來進行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開展高中化學課堂教學。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 高中化學? 學生探究能力? 培養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168-01
受到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觀念影響,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會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來進行化學基礎知識和概念的講解,很少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也沒有根據學生特性為其安排一系列的探究實踐活動。在此情況下,教師就必須要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培養要求來進行教學內容的整合,充分的利用多元化元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然后,根據課程教學進度來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進利用形式,鼓勵學生不斷進行化學思考和實踐。這樣才能使化學教學效率和質量能夠得到飛躍性的提高。
一、通過科學設計問題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在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教師為了能夠在課堂時間內完成高中化學教學任務,往往習慣于在課堂上單刀直入的進行相關知識的分析和講解,這很難讓學生快速的轉變課堂學習狀態。因此,教師必須要對高中階段學生的化學水平和化學基礎能力進行全面的了解,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創新和整合之后,結合當下的教學需求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和思考性的問題,以此為切入點來導入高中化學課的教學。這樣不僅能夠快速的激活學生的思維,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對后續的化學學習產生較為濃厚的興趣。
例如,在進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首先向學生展示與海洋有關的化學資料或圖片,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分析,并結合教材提出相關的問題;“氯在海水中以怎樣的狀態存在?”、“氯氣的物理性質是什么?”、“氯氣的化學性質是什么?”、“氯水的成分和特性是什么?”,要求學生結合化學教學內容和相關的資料來進行分析和探究,說一說自己的不同意見和看法。在學生初步解決相關的問題之后,在進一步的引導學生進行本章節重難點知識的學習。
二、通過構建教學情境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在科技和教育快速發展的當下,越來越多全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出現在人面前。在此情況下,教師也必須要對以往的化學課的教學方法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總結,結合階段性學習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在這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與主題相關的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多元化元素為學生構建直觀具體的化學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的進行學習和探究。也可以在教育情境下利用PPT課件來進行重點知識的分析和講解,鼓勵學生不斷的進行思考和探索。那才能夠使學生在這段時間內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和正確的探究方法。
例如,在進行“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利用短視頻向學生呈現生活中的有機物,以此為切入點進行有機物、烴等的概念和定義的講解。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甲烷的結構和組成,教師可以利用PPT課件向學生呈現甲烷的電子式和結構式,也可以利用三維立體模擬技術向學生呈現甲烷的球型模型和比例模型,直觀具體地加深學生對甲烷的理解和認知。然后,教師在利用微視頻向學生展示教材當中涉及的一些實驗,并進一步的進行甲烷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講解。
三、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受到家庭因素、教育因素、自身因素的影響,高中階段的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會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即便是針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的參考學生的這一特性,科學合理的引入全新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通過各種溝通交流的方式來了解學生技術水平之后,科學地將6~8個層次相同或不同的學生劃分為同一個化學合作學習小組。根據小組成員的性質為其設計一系列的螺旋遞進式探究學習任務,積極的參與到實踐過程當中,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指導。這樣才能夠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都能夠得到全面提升。
結束語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巧妙地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元素。結合學生的認知和理解,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來為學生構建直觀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直觀地進行問題的思考和探究。也可以巧妙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結合課堂教學需求來進行多樣化實踐活動和化學實驗的設計,鼓勵小組中的每個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完成化學學習任務。這樣才能為新課改理念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深入開展和學生探究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韋邦旭.如何探究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144-145.
[2]趙盼盼.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8(41):168.
[3]嵇正揚.淺談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學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0(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