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人民政府



檢查專業隊伍營房建設
瀘州地處四川省東南部,面積1.2萬平方公里,轄3區4縣,人口509萬。瀘州森林資源豐富,是四川省林業重點市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重要核心區,先后榮獲國家森林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稱號。全市森林面積900萬余畝,林木總蓄積303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0.6%。有國家森林公園2個、國家濕地公園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中國森林康養(養生、體驗)基地3個、省級森林公園3個。2019年,為切實保障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安全,瀘州在森林防滅火工作中突出“三個強化”, 夯實基層基礎,實現了森林火災“零”發生的目標。
一是全面推行森林防火責任清單制。將森林防火法律法規、規范和要求以清單式固化下來,實行“照單履責、照單盡職”,全面加強森林防滅火工作,以清單制助推各項工作措施落地落實。二是實行森林火災責任追究制。凡發生森林火災,除追查起火原因外,還要查清造成森林火災的責任原因,從嚴追究有關人員責任,有效地促進了森林防火責任制的落實。三是推行森林防火責任目標考核制。將森林防火工作納入區縣安全和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實行倒扣分值,嚴格考核。

一是率先理順指揮體系和工作機制。為適應機構改革后森林防滅火與應急救援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今年4月率先成立了瀘州市森林防火滅火與應急救援指揮部,將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林業竹業局,整合應急救援、消防、公安多方力量建立了立足于防,防滅結合,嚴密監測,及時響應的工作機制。二是分級建立“四支隊伍”。全面構建市、區縣、鄉鎮(街道)、村四級聯防聯控網絡。在市級層面組建200人專業隊伍;在瀘縣、敘永縣和古藺縣分別組建3支專業森林消防隊伍132人,在鄉鎮(街道)和國有林場組建半專業撲火隊伍110支3300人;在村社組建義務撲火隊1212支24240人。三是強化隊伍要素保障。著力在經費保障、培訓保障、組織保障上下功夫。隊伍經費由各級財政全額保障,每年用于專業隊伍建設資金達2000余萬元。隊伍訓練嚴格按照《年度訓練大綱》施訓,多次參加全省森林消防大比武等競技比賽取得優異成績。市縣兩級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現場辦公會、實地調研等,為隊伍正規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四是推行分級響應聯動機制。以可能延燒有林地面積為主要因子,把森林火災分為100畝以下、100-200畝、200-500畝、500-1000畝和1000以上5個等級。對面積在100畝以下的,由所在鄉鎮組織半專業隊伍撲救;100-200畝,通知毗鄰鄉鎮做好增援準備;200-500畝,及時報告區縣防滅火指揮部做好縣級支援準備;500-1000畝,啟動區縣級應急預案,市級做好支援準備;1000畝以上,啟動市級應急預案。
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重點林區大力開展交通路網和水利設施建設,接通斷頭公路,疏通堰塘,新建消防水池。2019年,打通森林防火通道200余公里,新建消防水池100口,提高了森林火災的撲救水平,確保重點林區安全。二是加大科技信息建設力度。在2018年實施森林火災高風險區綜合治理項目建設的基礎上,瀘縣投入200余萬元,新增視頻監控點10個,實現了瀘縣森林防火重點林區全覆蓋,結合GPS定位系統和衛星地形圖,在高風險區縣建成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全面提升森林防滅火科技化水平。三是加大物資經費保障力度。將森林防火儲備物資經費納入本級財政年度預算,建立起財政常年穩固投入、特別年份追加投入的經費保障模式,2019年,全市共投入1300余萬元用于防火物資采購,嚴格按物資儲備規模、種類和數量進行儲備到村便民服務中心,實現市、縣區、鄉鎮(街道)、村四級標準化物資儲備庫建設全覆蓋,落實專人管理和維護,確保拉得出、用得上、有實效。
2020年,瀘州將進一步創新舉措,加大投入,狠抓落實,著力提升森林火災防控和處置能力,扎實做好今后一個時期的森林防滅火工作,確保不發生森林火災,為長江上游生態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森林防滅火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