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天貴

北川羌族自治縣古名“石泉”,是大禹故里、革命老區、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也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長江上游的重點生態屏障區,全縣幅員面積3083平方公里,其中林業用地26.7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86.6%,森林覆蓋率63.22%,是以林為主的山區縣。境內海拔相對高差4229米,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年平均降水量達1140毫米,土壤肥沃,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是西南地區重要的中藥材傳統種植區和供應區。

至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縣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大美羌城、生態強縣、小康北川”發展目標,充分發揮獨特地理自然環境優勢,堅持一手抓生態建設、一手抓產業發展、兩手并重的發展思路,依托世行貸款、退耕還林、天保工程、林業產業強縣、災后植被恢復等國家、省市林業工程項目的實施,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農戶參與”的方式,按照“集中連片、整體推進、一鄉一品或一村品”發展模式,大力以厚樸等為主的特色木本中藥材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根據調查統計:截止目前,全縣以厚樸、黃柏、杜仲、辛夷、棗皮等為主的人工種植木本中藥材五十余種,面積達30萬畝,其中:集中連片厚樸達20.9萬畝,年采收期面積近萬畝,年可產厚樸皮1.9萬噸,厚樸木材3萬余立方米,以厚樸種植經營為主的企業5家,其中厚樸酚提取精加工企業1家,有厚樸為主的農民專業合作社30個,厚樸種植涉及全縣2.1萬戶6.7萬林農,綜合年產值2.5億元,助農增收1500元,已成為我縣林農脫貧增收的重要來源之一。
2019年,北川羌族自治縣厚樸現代農業園區被綿陽市人民政府認定為市級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園區處于海拔900-2100米之間,周邊均為林地,生態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達98%,于2003年啟動建設,集中發展于2010-2015年,經過十多年的不斷努力,累計投資1.5億元,固定資產2.5億元,核心區面積達1.2萬畝,現已初步投產見效,園區內有公司2家、專業合作社2個、大戶業主9戶,建有厚樸切片、烘干、篩選等加工廠房2000平方米,常年就業110人,年綜合產值達5000萬元,其中厚樸產值4640萬元,占園區產值92.8%,目前產值正以年均40%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