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丹妮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在世代相傳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風范、作風和傳統,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家庭是德育教育和孩子成長過程的基礎,良好的家風家訓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石。因此,幼兒教育中家風家訓十分重要,本文就幼兒教育中家風家訓談點初淺的認識,與家長們共勉。
有的家長認為幼兒教育是幼兒園的事,卻不知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風家訓是孩子成長成才的基石。而有的家長在家里不注意自己言行舉止,不注重良好家風家訓對孩子的教育,導致孩子也和家長一樣沒有良好的德性和素質,長此以往,任由孩子發展,有可能孩子將來既不能成人,也不能成才,甚至長大成人之后會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讓他們成為有用之才、優秀人才,就要用家風家訓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提到“家”這個詞,這是指父母與子女生活的一個小單位里,而這個單位被稱之為“家”。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優良傳統,從老子所著的《道德經》起,祖先就用智慧之語告誡后代,做人要有道德,為人德行最重要。一個倍受人們尊重和敬愛的人,他的道德品質一定是高尚的。中國古代有一個關于幼兒家庭教育的著名典故:曾子殺豬。故事的大意是: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去集市買東西,她的孩子哭鬧著也要跟去,妻子被纏得沒有辦法,就哄他:“你在家待著等我回來給你殺豬。”小兒子這才作罷。等妻子回到家之后發現看到曾子拿著刀準備殺豬,妻子連忙上前阻止曾子,妻子說道:“你還真殺啊,我只是在逗他玩呢,還當真了?!痹訃烂C地對妻子說:“孩子還小,分不清什么是非對錯,他什么都會跟父母學,如果你今天騙了他,那他明天就會學會騙人。如果做父母的欺騙兒子,做兒子的也不相信父母,這樣的家教也不會好到哪里去?!闭f完曾子還是把家里的豬殺掉了。如果父母沒有給孩子塑造一個好的榜樣,創造好的環境,孩子的家教也不會很好,因為孩子一開始模仿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然后才是外部環境里面的人。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很有教養,那么他的家庭教育一定也不會差。
人生最大的精神財富就是有良好的家教。所以,家風家訓、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心靈中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家教為學校和社會德育打好良好的基礎。所謂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在世代生息、繁衍過程中形成的較為穩定的生活作風、傳統習慣、道德面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始終是國人的安身之所,而重視家庭家風家訓則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
對于孩子的教育,家長自己首先要做到“其身正”,只有家長先做到了,孩子自然也就跟著學會了。在一個有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家風家訓的家庭中,孩子才會受到良好的教養與文明禮儀。文明禮儀的養成與家庭物質條件無關,與家風家訓密切相關。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家長的素質教養、德性修養是孩子的榜樣,塑造良好家風家訓十分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強調,“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得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薄凹绎L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良好家風家訓和家庭美德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直觀體現。”家風的養成對孩子德育教育會有很大幫助,在孩子幼兒園學習階段,老師要在班里建立班級制度,確保良好班風的養成,這樣會給孩子營造出一個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更有利于幼兒德育素質的培養。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形成,無關于物質條件,只關乎于德行,家風家訓很大程度上影響和促進良好的社會風氣形成。家風家訓是社會的產物,傳遞著美德的火炬,與時俱進。歷史的變革,總會賦予家風、家規、家訓以新的意義推陳出新。當下,引領崇德向善、奮發向上的時代風尚,已然成為家風家訓的重要內涵。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岸兜阿瑞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