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和
慢性腎功能衰竭主要是指人體腎器官受到實質性的損壞,腎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引起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為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要確定患者的病因,才能對癥下藥,幫助患者恢復健康。在中藥治療方法中,大黃藥物治療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效果明顯。本文對大黃治療過程中的要點進行分析,意在提高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病因較多,比如慢性腎盂腎炎、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腎小管間質病變等都會出現腎功能衰竭的情況。患者初期的臨床表現較為明顯,尤其是在患者消化系統最為明顯,表現為厭食、惡心、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腎功能衰竭又被稱為尿毒癥,在患病時對血液系統的影響較大,會出現貧血的情況,促紅細胞生成素會隨著貧血的程度減少,白細胞也會減少。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最常見的死因是腎衰直接影響患者的心血管系統。
在患病早期,腎衰患者會出現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晚期則會造成周圍神經病變,影響患者的神經系統。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首要確定患者腎衰的原因,明確患者是以腎小球損害為主還是腎間質小管病變為主。同時也要注意患者是否因其他因素而出現腎衰疾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等,醫生再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大黃是多種蓼科大黃屬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稱。藥材大黃莖紅色、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帶有砂粒感,主要具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解毒等藥效。而將藥材大黃用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療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患者緩解病癥。大黃治療機制主要包括四方面:第一,通過大黃治療能夠影響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氮質代謝。第二,能夠緩解腎衰竭患者腎組織的高代謝狀況,幫助患者穩定腎功能。第三,通過大黃治療,抑制患者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來緩解腎衰竭患者的發病情況。第四,進一步影響脂質代謝。除了在這四方面能夠幫助腎衰竭患者緩解病癥,大黃在抗凝血、消炎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利用中藥大黃來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時,要注意根據患者患病情況。一般情況下,中藥大黃治療對早期中期腎衰竭患者存在一定療效,對晚期腎衰竭患者療效不大。
通過大黃治療,可以使腎衰患者體內血清中含有的氨基酸量增加,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明顯減少。大黃合劑灌腸法可以利用大黃幫助患者通便,排除患者腸胃積滯,充分發揮中藥解毒的功能。大黃灌腸治療主要是通過藥物大黃幫助患者腸黏膜充血,增加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從而使患者體內的毒素物質排出,幫助患者減輕癥狀。
現代醫學認為慢性腎衰竭患者病情發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參與腎臟的代償性肥大以及高代謝水平提高。而大黃能改善患者腎臟高代謝狀態,對患者脂質代謝產生良性反應。在治療的過程中,依然要采用營養治療方式,通過控制患者血壓,幫助患者糾正貧血癥狀,利用大黃藥物確保患者酸堿平衡,避免出現心血管并發癥。在用藥過程中,要確保不同癥狀的患者使用不同劑量。一般情況下,5g為大黃臨床使用最佳劑量,但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能最終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醫生對于慢性腎衰竭患者采用中藥大黃治療時,要確定患者患病原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藥量,才能幫助患者緩解癥狀。同時患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日常護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在大黃藥物治療下減輕癥狀,提高藥物治療效果。
(作者單位:四川省鹽邊縣人民醫院中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