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
從臨床經驗來看,一般產后抑郁癥的發生大多數是在產婦分娩之后的一周內。主要表現出情緒混亂、失眠、抑郁、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受到輕微刺激出現過度反應等等。但是大多數產婦這些癥狀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基本上在兩周左右,但個別產婦持續的時間會稍長一些。抑郁癥在所有產婦中的發生率大約12%左右,從妊娠期的時期階段來看,一般在孕中期和孕晚期出現抑郁癥的比率是比較高的,大約是12.8%和12%。
有關專家學者指出,一般產婦在產褥期間存在的心理問題是比較明顯的,容易出現情感脆弱的現象,對于身邊親近人群的依賴性比較強,而且適應性較差。再加上受到婆媳關系的影響以及家庭經濟的負擔壓力等因素,產婦在分娩之后很容易出現精神方面的障礙。
妊娠和分娩這兩個階段對于女性來說都是非常關鍵的,不論是心理還是身體都有較大的改變。由于經歷了分娩,女性在生產期間甚至是產后,各項身體器官和激素水平都發生了很顯著的變化。從科學的角度看,產婦在產后的24h內環境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一旦分娩結束之后,之前妊娠期間保持較高分泌水平的雌激素、皮質類激素以及甲狀腺激素都出現迅速下降,從而導致產婦腦內和內分泌組織兒茶酚胺減少,影響了產婦高級腦細胞活動,從而誘發了產后抑郁癥。分娩這一過程對于產婦來說是一個體力消耗的過程,容易使產婦出現機體疲憊的狀況,內分泌水平不穩定,促進了低落的情緒產生,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
從臨床治療的結果看,大部分出現產后抑郁癥的產婦都不需要進行住院式的特殊治療。而且這種身體變化所帶來的情緒改變對于產婦本身來說也屬于隱私的范圍,大部分的產婦都不希望讓外人知道自己曾經經歷過情緒低落的情況,并且通常大部分產生輕微情緒異常現象的產婦,都能夠通過自身合理的調節得到改善,也可以完全緩解心理情緒低落等問題。
最有效的緩解產后抑郁癥的方法就是心理治療方法。因為產后抑郁癥本身就是一種由于身體問題而表現出來的心理問題,需要探究影響產婦情緒的潛在因素,然后有針對性進行心理護理。在產婦極其敏感的時期,任何關系沖突都會給產婦心情造成影響,例如,婆媳關系不和,夫妻日常存在生活摩擦等。但是這些日常瑣碎的生活摩擦,都可以通過交流和溝通解決,家人應該盡可能做好調解改善工作,消除緊張氛圍,創造良好和諧的家庭關系,讓產婦在分娩之后處于溫馨友好的家庭環境中。某些分娩后激素水平變化比較明顯的產婦,可能會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礙,夜間睡眠時間短或者是難以入睡,為了緩解產婦的睡眠問題,使產婦能夠有條件恢復身體和精力,可以適當使用鎮靜劑和催眠劑。
食療對產婦緩解抑郁癥可以起到很大幫助作用。通過食物補充身體所需的元素,能夠有效緩解抑郁癥狀。科學研究發現,n-3多不飽和脂肪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D和微量元素缺乏,都會導致產婦在生產之后出現產后抑郁癥的問題,所以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多補充此類物質。即使是沒有出現明顯抑郁癥狀的產婦也可以起到預防效果。醫生建議產婦多食用深海魚、牛奶和蛋類,這些食物中富含了較多與產后抑郁相關的營養物質。
當今社會,也存在部分人群不能夠科學對待產后抑郁的現象,所以,為了讓產婦及其家人在面對產后抑郁癥時,可以保持健康科學的心態,醫護人員應該提前給產婦進行科普教育,不僅產婦要正確對待自身的身體變化,也需要家人友善對待產婦,周全照顧產婦產后一段時間內的飲食起居,建立和諧歡樂的家庭氛圍。產婦在住院時,可以向醫護人員咨詢一些產后調節抑郁心理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學習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在產褥期間積極接受醫生和護士的幫助指導。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錦欣婦女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