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梅
劉女士是一位農村婦女,在懷大兒子的時候,劉女士和丈夫的都在外地打工,平時自己工作也比較忙,對孕檢不夠重視,只在懷孕早期到醫院接受了兩次產前超聲檢查。等到懷孕后期,劉女士再到醫院做產前檢查時,才發現胎兒患有兔唇。雖然劉女士和丈夫為大兒子找了許多治療方法,但大兒子兔唇的問題依然很難根治,這件事成了劉女士和丈夫永遠的心結。在懷二胎期間,劉女士和丈夫無論多忙都堅持定期到醫院接受產前胎兒檢查,并順利生下了一個十分健康的兒子,劉女士這才真正理解了產前胎兒超聲檢查對防范風險的重要性。
產前胎兒超聲檢查主要是利用超聲檢測儀器,在孕婦妊娠期間的各個階段,針對胎兒及其附屬物采取的一種醫學影像檢查方法。進行產前胎兒超聲檢查能夠觀察到孕婦懷孕以后胚胎和胎兒在主要解剖結構上出現的畸形和異常情況,是當前產科診療中對孕婦采取的最常用的一種無創檢查方法。使用產前胎兒超聲檢查具有重復性的優勢,能夠及時診斷出胎兒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畸形病變、胎盤疾病、臍帶的纏繞以及一部分先天性疾病。對不同生長時期的胎兒進行產前超聲檢查能夠減少新生兒先天缺陷的發生,實現優生優育的國家生育政策,是提高國家人口素質的基礎性方法。
(一)懷孕早期的超聲檢查方法
在女性懷孕早期對胎兒進行超聲檢查時,通常選擇的方法都是以普通超聲檢查為主。醫生使用普通超聲檢查能夠準確檢查出懷孕時間在5~10周的女性是宮內妊娠還是宮外妊娠,也能夠進一步檢測出女性體內胚胎的存活情況和生長狀態,能有效防止宮外妊娠發現不及時導致女性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問題。同時在懷孕11~14周內,醫生需要使用NT超聲檢查對胎兒頸后透明層的厚度進行檢測,這是在懷孕期間發現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癥最主要的篩查指標之一。因此,在懷孕早期進行超聲檢查,醫生能及時發現孕婦不正常的妊娠情況,也能夠發現孕婦懷孕過程中出現的某些胎兒先天性疾病,為孕婦提供建議,讓孕婦選擇是否要及時終止妊娠,不僅有利于避免孕婦在妊娠過程中出現生命安全問題,也能提高胎兒出生后的存活率。
(二)懷孕中晚期的超聲檢查方法
在女性懷孕中晚期進行超聲檢測主要是篩選出胎兒在生長結構上存在的異常問題。因此在孕婦懷孕中期和晚期選擇的超聲檢查方法主要分為兩類:首先針對懷孕時長為18~24周左右的孕婦,在這一階段的孕婦需要接受II級產前超聲檢查,檢查的內容主要依據產前超聲檢查規定的六大類嚴重結構畸形疾病標準對存在問題的胎兒進行篩查處理,包含了無腦兒、嚴重腦膨出、嚴重開放性脊柱裂、嚴重胸腹壁缺損內臟外翻、單腔心和致死性軟骨發育不良等六個方面的內容。若發現或疑診胎兒畸形或有胎兒畸形高危因素,有條件者可到有相應產前診斷資格的醫院進行系統或針對性產前超聲檢查。其次是懷孕時長為28~34周的孕婦進行檢查,能有效避免胎兒出現晚發畸形,比如腦積水、小頭畸形和顱內占位性病變等較為常見的畸形問題大多數都能在這個時期被檢測出來。
盡管產前超聲檢查能夠檢測出懷孕期間存在的大部分有關胎兒畸形的問題,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檢查結果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偏差。懷孕時長、胎兒的體位、羊水量、孕婦腹壁的厚度、超聲儀器和孕晚期骨骼聲影等因素都會影響到超聲檢查結構的清晰度,最終影響到超聲篩查結果的正確率。再加上胎兒出生后的解剖結構與超聲檢查得到的影像結果有一定的區別,很容易在超聲檢查過程中形成各種假象影響到超聲診斷結果的正確性。特別是近幾年來關于胎兒超聲篩查結果有誤的醫療爭端時有發生,孕婦需要知悉產前超聲篩查工作的局限性,不應該過度信任產前超聲風險防范的能力。產前超聲檢查本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因此人們在判斷產前超聲檢查對風險防范的作用時,一定要全面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對檢查結果的影響。
(作者單位:四川省長寧縣人民醫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