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艷
胎膜正常情況下是在準媽媽分娩時破裂的,以便讓胎兒順利出生。但在很多因素影響下,胎膜會出現早破現象,讓胎兒和孕婦處于危險之中。在圍生期胎膜早破屬于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也是引起早產的主要因素之一。胎盤早破后出生的新生兒病死率比較高,準媽媽也容易出現宮內感染現象。出現胎膜早破后母體容易受到感染,出現白細胞升高、發熱、子宮壓痛、羊水臭味以及胎心加速等癥狀,致病菌主要來自外陰部位和陰道內部,常常伴有菌血癥狀。發生胎膜早破后未成熟的寶寶會提前出生,胎兒在宮內還容易出現宮內窘迫現象,出生之后還容易出現肺炎、敗血癥以及呼吸窘迫等癥狀,會增加圍產兒的死亡率。除此之外,胎膜早破還容易引起難產,難產因素有胎頭高浮、頭盆不稱等現象,胎膜早破會讓羊水變少,胎兒宮內窘迫和感染會增加剖宮產率和難產率,由此可知,難產和胎膜早破是互為因果關系。
1.胎膜發育不良。孕早期缺乏維生素C、銅,孕婦吸煙等都會讓胎膜發育不良。
2.感染。胎膜早破會引起宮腔感染,感染也會引起胎膜早破,這兩者互為因果。
3.子宮頸功能不全。非妊娠期間,子宮頸內口能無任何阻力擴張到8.0號則為子宮頸功能不全,主要表現在峽部缺欠和內口松弛;
4.宮腔內部壓力異常。胎位異常和頭盆不稱時會讓宮腔內出現壓力不均現象,當羊水過多、雙胎妊娠、排便困難、劇烈咳嗽時宮腔內會出現壓力過大現象。
5.機械性刺激和創傷。分為非醫源性和醫源性兩種。非醫源性因素有妊娠晚期性生活,醫源性因素有多次剝膜引產、陰道檢查以及羊膜腔穿刺等。
1.臨床癥狀。主要表現在陰道排液方面,持續性的陰道排液,陰道排液持續的時間不等,排液量由多變少,少部分孕婦會出現間歇性的排液現象。陰道排液一般和孕婦活動、體位變動等因素有關,準媽媽在劇烈運動后出現突然排液,則應警惕胎膜早破。
2.臨床體征。準媽媽仰臥位時能看見有液體從陰道口流出,也可能看不見任何液體從陰道口流出。如果沒有液體流出現象,肛查時將陰道后穹隆上托,并上推胎頭,按壓住宮底,或者準媽媽變動體位時陰道有液體流出,這些輔助檢查后也有可能看不見有液體流出。流出的液體通常情況下會伴有胎脂、胎糞,液體比較稀薄。輔助檢查時孕婦陰道pH值呈現堿性。輔助檢查包括陰道液pH檢查和陰道涂液涂片檢查,陰道液pH值在4.5~5.5之間,羊水顯示堿性時,用pH試紙檢查如果大于等于7時,則應警惕胎膜早破。陰道液干燥片進行檢查時,能觀察到羊齒樣結晶,則為胎膜早破,此檢查結果準確度要高度pH試紙。急癥入院的準媽媽應將衛生紙或者衛生巾帶往醫院,以便醫生詳細檢查。
胎膜早破會增加早產率和圍生兒的死亡率,同時也會讓產褥感染和宮內感染率升高,所以說胎膜早破是一件非常危險的現象,一旦出現胎膜早破,就要仔細的進行護理,以保證寶寶的健康,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控制心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和準媽媽及其家屬說明具體病情,以及實施相應護理干預的目的和意義,指導孕婦配合監護和治療,協助準媽媽做好生活中的護理,同時給予心理安撫,并叮囑家屬多給孕婦以鼓勵和關照,降低其焦慮和緊張的心情,保證良好的心態接受相應治療。
2.預防臍帶脫垂。胎膜破裂后臍帶會隨著羊水從骨盆入口空隙以及胎先露部脫出,出現在子宮頸外口處,降落到陰道或者外陰時稱之為臍帶脫垂現象。①破膜后要立即進行陰道檢查和肛查,了解宮口情況和先露高低,以及是否出現臍帶脫垂現象;②宮口沒有全開的孕婦,且先露沒有入盆者,應立刻臥床側臥位休養,并將臀部抬高,此期間禁止灌腸。③密切監測胎心音,并加強監護;④若出現臍帶脫垂現象,且宮口沒有全開時給予吸氧操作,調整孕婦體位為胸膝臥位,帶上無菌手套將脫垂的臍帶緩慢送回孕婦宮腔內,并做好剖宮產的準備工作,待孕婦宮口全開時,進行助產分娩。
3.預防感染。①注意外陰部的清潔,每日擦洗外陰部兩次,衛生墊要勤換,每隔4h換一次,并使用消毒過的衛生墊;叮囑準媽媽多喝水,以提升羊水量,盡量延長胎齡。②觀察孕婦的羊水性質、羊水量、氣味、顏色,以及羊水里面是否存在胎糞,特別是頭先露者,一定要加強觀察;③每日定時測量孕婦的體溫,并做好記錄工作,每日測量4次,若出現白細胞計數上升和體溫上升,以及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上升等現象,應警惕宮內感染癥狀,應及時給予針對性處理;
4.預防早產。①若在妊娠37周之前出血破膜現象,在預防感染和臍帶脫垂的情況下,實施保守治療;②保守治療期間盡量少做陰道檢查和肛查,以防引起不良事件;③加強胎兒的監測,以知曉宮內胎兒的情況,一旦出現異常,要及時匯報醫生給予針對處理。
(作者單位:四川省大邑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