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兵
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就是甲狀腺,超聲檢查能夠對甲狀腺的大小、體積與血流做定性和定量的評估,以確定腫瘤的良性或惡性,因為其檢查準確性較高,且耗時較短,近年來已逐漸成為檢查甲狀腺疾病的首選方法。目前常用的超聲檢查方法是彩色多普勒超聲,這種檢查方法可以清楚觀察到甲狀腺的血流分布和血流動力學,增加了對甲狀腺功能的診斷依據。除了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技術之外,近年來在超聲檢查的基礎上,還發展起來超聲造影技術和容積成像技術,可以增加血流的顯像和三維容積成像。另外還有,彈性成像技術,可以對質地進行定性或定量的檢查。以上這些新技術中,除了超聲造影技術和容積成像技術已經應用于臨床檢查中,彈性成像檢查尚處于探索階段,仍須繼續完善才能投入使用。
甲狀腺超聲檢查不需要患者做特殊準備,只要避免穿高領上衣,不佩戴金屬首飾即可,避免在檢查過程中損壞超聲探頭。需要注意的是進行頸部放射治療的患者需在治療后的一個月再進行甲狀腺超聲檢查,進行ECT檢查的患者需在檢查后的一周再進行甲狀腺超聲檢查。
甲狀腺超聲檢查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掃查法,一種是間接掃查法。前者是采用高頻線陣探頭在頸部甲狀腺區涂耦合劑后直接掃查,包括縱斷掃查和橫斷掃查,該檢查方法的優點在于成像清晰,偽像干擾較少,操作簡單,是當前甲狀腺超聲檢查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缺點是因為探頭較短,難以測量到甲狀腺的長度;后者是采用3.5~5MHz線陣或凸陣式探頭,因為近場圖像分辨能力較差,在檢查時需要在皮膚與探頭之間加水囊或導聲墊,但在添加了水囊或導聲墊之后容易出現混響偽像干擾,導致成像不清晰,因此該法只適用于體積較大的甲狀腺。
甲狀腺超聲檢查主要適用于兩種疾病。第一種是甲狀腺彌漫性病變,包括甲亢、甲減、橋本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以及甲狀腺膿腫等疾病,其中橋本甲狀腺炎較為常見,亞急性甲狀腺炎和甲狀腺濃重不常見;第二種是甲狀腺局灶性病變,即甲狀腺結節,具有良性、惡性之分,該類癥狀比較常見,超聲除了可以檢查出甲狀腺結節以外,還能夠對結節進行初步定性,對下一步治療作出指導。
甲狀腺超聲檢查分為左右檢查和上下檢查。左右檢查通常在左側頸總動脈和頸靜脈至右側頸總動脈和頸靜脈之間,當甲狀腺腫大時,需要擴大檢查范圍;上下檢查指的是自下頜骨向下,至鎖骨和胸骨柄之間的范圍,重點觀察甲狀腺的左右葉、峽部以及頸部淋巴結。
①要了解甲狀腺的解剖位置,在胸骨的上窩處;②要了解甲狀腺的形態、大小。甲狀腺有兩個側葉,中間靠峽部連接,側葉的形狀接近楔形,每個側葉的長徑小于4cm,寬徑小于3cm,前后徑小于2cm,峽部厚度一般不超過3mm;③正常的甲狀腺超聲表現形態大小正常,包膜光滑,腺體回聲呈中等回聲,細密均勻,血管分布正常;④做超聲檢查時要注意甲狀腺的腺體回聲是否均勻一致。如果腺體回聲增粗不均勻,包膜不光滑,則表示腺體有可能增大,需要進行臨床甲狀腺功能化驗,排除甲亢或甲減的可能。如果在甲狀腺內出現均勻的、圓形的、包膜光滑的結節回聲,一般考慮為良性結節。如果在腺體內出現不均勻的回聲,包膜不光滑且形態不規則,結節生長方向為縱向,里邊有微小的鈣化灶,就要提高警惕,做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甲狀腺惡性腫瘤的可能。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高新博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