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維和
名家引路
一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閱讀心得
這是主人公保爾的一段內心獨白。這段獨白將保爾豐富的內心世界、高尚的精神品質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段充滿激情的內心獨白被廣為傳誦,更被無數人當作座右銘,激勵著他們去拼搏,去奮斗。因為有了這段獨白,保爾正直、堅強的形象更加璀璨奪目。
二
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著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于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
——魯迅《社戲》
閱讀心得
“跳下船”“拔前篙”“拔后篙”“坐在艙中”“聚在船尾”,這是寫開船前的準備;接下來寫開船,“點”“磕”“退”“上前”“出了橋”,一個個動作、一個個細節盡收眼底。開船前和開船時的動作,表現出一群純樸可愛的農村孩子駕船技術的嫻熟和干脆利落;反映出他們看社戲的急切心情,與前文心情的失望、沮喪形成鮮明的對比;折射出“我”此時舒適、暢快的心情。
三
此后我是那么的懼怕黑夜,我眼前出現了自己站在村口路上的情景,降臨的夜色猶如洪水滾滾而來,將我的眼睛吞沒了,也就吞沒了一切。很長一段時間,我躺在黑暗的床上不敢入睡,四周的寂靜使我的恐懼無限擴張。我一次次和睡眠搏斗,它強有力的手使勁要把我拉進去,我拼命抵抗。我害怕像陌生男人那樣,一旦睡著了就永遠不再醒來。可是最后我總是疲憊不堪,無可奈何地掉入了睡眠的寧靜之中。當我翌日清晨醒來時,發現自己還活著,看著陽光從門縫里照射進來,我的喜悅使我激動無比,我獲得了拯救。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
閱讀心得
作者寫猶如洪水的夜色,寫令人恐懼的寂靜,襯托的正是內心的“害怕”與“緊張”。又用“從門縫里照射進來”的陽光,形象地折射出內心的“喜悅”與“激動”之情。
寫作借鑒
人的心理空間是無限大的,心理活動最為復雜。我們在展示人物內心世界這幅圖景時,應該把它豐富的內容充分地表現出來。這就要求描寫時做到全方位、多層次、多波折,讓人物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沿著一條自然軌跡來延伸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把人物心湖上的層層漣漪描繪得形象生動。
1.直接刻畫,交代人物心理。采用這種方法,一般常用“我想、我心想、我感到、我認為、我覺得、我想到、我回憶、我思索著”等帶有標志性的語句來表達。當然,也可以直接通過人物的內心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
2.內心獨白。這種描寫人物心理的方法,是用抒情的筆法來展示人物的內心矛盾和思想斗爭。一般使用第一人稱,猶如電影中人物思考時的畫外音,是傾吐衷腸、透露心曲的一個重要手段。
3.用幻覺巧妙地折射人物的心靈。幻覺是反映人物心理的一種特殊而又新穎的表現方式,它通常是一種尚未有過,卻可能出現的生活現象的形象表現。
4.用神態、語言、動作反映人物內心的變化。一個人思想的波動,往往能夠從他的語言、神態、動作等中表現出來,語言、行動是人物心理的外在表現形式,人物的心理通過語言、行動向外界傳達。
5.用環境描寫自然地折射人物內心的感受。恰當的環境描寫既能對刻畫人物、反映主題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作文的美感,同時,還能襯托出人物的心理活動。
學子仿作
勇于舍棄
金凱歌
舍與得之間,往往充滿了許多阻礙,許多挑戰。舍得,需要一種勇氣。對此,我深有體會。
那天下午第一節課,數學老師在講臺上精神百倍地分析一對三角形,可臺下的同學卻大都昏昏欲睡。同桌已經扛不住睡意趴在桌上了。我的頭也如千斤壓頂,黑板上的字變得時而清晰,時而模糊。
我咬牙告誡自己:你不能睡,好學生怎么能在課堂上睡覺呢?從小到大,我都對自己嚴格要求:上課,挺直腰板,每分每秒都要跟著老師的節奏前行;下課,高效地完成作業。
就在這時,數學老師猛敲了一下講桌,大聲說:“第三題錯了的同學站起來!”一句話讓我的困意立馬消散。
我的試卷上,第三題畫著一個鮮紅的叉!我的手指微微顫抖起來。我要站起來嗎?我猶豫著。
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我忘記完成一項作業,眼尖的小A便湊過來調侃:“好學生都不做作業,我還做什么呢?”我更加清楚地記得,有一次我因為粗心錯了一道題,就聽到小B小聲嘀咕:“這么簡單的題,好學生都做錯了。”我怎么就不能錯呢?也許對他們而言,只是隨便說說而已,但這些話在我聽來,就像一根根尖刺,扎進了我的心里。
那么多次的前車之鑒,讓我不敢站起來承認自己的錯誤。
這時,坐在我前面的小嫻站了起來,大步走到講臺上領了數學老師的“大獎”——罰站一堂課。小嫻可是班里的學霸,很多同學都抬頭看她,她難道不擔心自己被同學嘲笑嗎?
一下課,我便走到小嫻面前,道出了心中的疑惑。小嫻笑著回答:“其實,在我還不是同學們眼中所謂的學霸時,我很謙虛,很努力,學習成績越來越好,老師、同學對我自然刮目相看。”她頓了頓,眼神飄忽地望向窗外,似是回憶,又似傾訴,“慢慢地,我迷戀上那種自豪的感覺,便更加珍視‘學霸的尊嚴了,我不能正視自己學習上出現的失誤。是媽媽告訴我,努力爭取是種勇氣,舍得也是種勇氣。錯了就是錯了,不承認只會讓自己承受心靈上的煎熬,還不如坦蕩一些,勇于舍棄。”
風兒輕輕地吹拂著我,和著低低的鳥鳴。我想,下一節數學課,我會勇敢地承認錯誤。勇敢承認錯誤,才能贏得老師和同學的信任。勇于舍棄,才能有所得。
(山東桓臺縣世紀中學)
點評
作文開篇點題,緊接著描寫上數學課的情景,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我”的心理描寫細致入微,尤其是內心獨白式心理描寫,使上下文內容流暢自然。如“我”昏昏欲睡時的自我告誡,表現出“我”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為下文“我”的“不舍”做了鋪墊;“我”在要不要站起來承認錯誤時猶豫了,而猶豫時的心理描寫直接促使“我”做出“不舍”的決定;學霸小嫻解釋自己為什么“舍”后,用柔和的景物描寫折射出“我”深受教育的心理;終于,“我”做出了“舍”的決定。這些心理描寫使得作文情節更加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