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中國公民護照
“全球通辦”
人民日報海外網?2020年2月1日
日前,據外交部領事司司長崔愛民介紹,為全面提升領事服務質量,各駐外使領館將于2020年2月1日起實施以下便民舉措:
一是實現護照“全球通辦”并進一步簡化海外中國公民換補發護照時需提交的申請材料。今后,海外中國公民可向我國任何駐外使領館申請護照換補發。如果是換發,僅需提供原護照、國籍狀況聲明書、照片和申請表。如果是補發,另提供遺失或損毀情況說明即可。
二是取消對海外中國公民護照遺失、被盜或損毀后申請補發護照的限制條件。今后,我國將不再把在國外停留滿180天作為補發護照的限制條件。在國外發生護照遺失、被盜或損毀的中國公民,只要時間允許能等待新護照的制作和郵寄,駐外使領館可以應其要求為其補發護照。
最高減免6分!交通違法記分新規試行
《新京報》?2020年2月6日
從3月1日起,湖北、重慶、廣東深圳等地將開展試點駕駛員接受教育或參與交通安全公益活動減免交通違法記分的新舉措。
《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減免交通違法記分工作規范》明確提出,本記分周期內兩次以上滿分記錄或者累計記分已經達到12分等8種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申請。對于符合規定條件的機動車駕駛人,可以參加公安交管部門組織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學習考試,或者交通安全公益活動,減免交通違法記分。
根據規定,機動車駕駛人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方式包括參加學習考試或者交通安全公益活動兩種。其中,學習考試的方式包括網上學習考試、現場學習考試兩種;交通安全公益活動的形式包括文明交通勸導、交通安全宣傳等。?
對于“接受教育減免交通違法記分”具體的實施方式,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表示:“機動車駕駛人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后,符合減免記分條件的,在駕駛人現有累計記分中扣減,不是在處理交通違法行為時作不記分處理。機動車駕駛人每個記分周期累計最高減免六分。”
《郵政業寄遞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強化寄遞安全監管
人民交通網?2020年2月20日
2020年2月15日起施行的《郵政業寄遞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通過要求快遞營業場所設置全天候視頻監控等,強化對寄遞安全的監管力度。
辦法明確,郵政企業、快遞企業應當建立寄遞詳情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定期銷毀已經使用過的寄遞詳情單,妥善保管用戶信息等電子數據,采取有效手段保證用戶信息安全。未經法律明確授權或者用戶書面同意,郵政企業、快遞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將用戶身份信息以及用戶使用郵政服務、快遞服務的信息提供給任何單位或者個人。
辦法規定,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用戶信息泄露、丟失等情況時,郵政企業、快遞企業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并向事件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報告,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
《傷殘撫恤管理辦法》:
對不同傷殘人員歸口管理
《解放軍報》?2020年2月5日
新修訂的《傷殘撫恤管理辦法》自2月1日起施行,對不同類型傷殘人員進行歸口管理。
根據辦法,退役軍人在服役期間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的,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人民警察因戰因公致殘的,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傷殘人民警察證》;退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人員在職期間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的,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消防救援人員證》;因參戰、參加軍事演習、軍事訓練和執行軍事勤務致殘的預備役人員、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員,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傷殘預備役人員、傷殘民兵民工證》;其他人員因公致殘的,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因公傷殘人員證》。其中,殘疾消防救援人員證為新增證件。
辦法明確,傷殘人員從被批準殘疾等級評定后的下一個月起,由戶籍地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按照規定予以撫恤。傷殘人員本人(或者其家屬)每年應當與其戶籍地(或者原戶籍地)的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聯系一次,通過見面、人臉識別等方式確認傷殘人員領取待遇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