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婷 張暉


有話直接跟人大常委會主任談,讓社情民意坐上“直通車”,讓熱難點問題在最短時間內解決……一次次主任接待日活動產生的效應,給人民群眾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這也是重慶市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接待日活動十五年來被越來越多的人信任和期待的原因。
主任接待日效應
新添置的桌椅,粉刷一新的墻面,孩子們認真做作業,老人在一旁安靜閱讀……看著家門口如今煥然一新的社區文化室,回想數月前的那次主任接待日活動,居民何永模欣慰地笑了,因他深知,改變正是由這一活動促成的。
2019年6月11日上午,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何友明、應平、陳天明、向紅和陳忠榮等人,在陳家橋街道學林社區文化室開展該季度的主任接待日活動。
何永模作為居民代表之一前來參加,他說:“社區文化室建成投用七八年了,因為同時‘肩負了社區市民學校和未成年人活動室的功能,所以接待群眾相當多,損耗非常大,不少桌椅變得破舊,大部分墻面漆也發霉、脫落,很難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另一位居民代表易邦金表示,“文化室外的路面問題也需盡快解決。由于地磚不透水,導致路面濕滑,多人摔跤,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更是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p>
僅針對文化室,居民代表就提出了多項建議:更換桌椅,共計12套;翻新室內墻面,面積約210平方米;對文化室外約200平方米的場地進行透水磚改造;改造文化室外墻,面積約150平方米。
區人大常委會的領導將這些意見建議現場交辦給了參加活動的區城管局、區文旅委、區體育局、區交巡警支隊、區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和單位。各部門和單位也作出承諾,表示將積極協調,推動問題解決。
而后來,這些問題均被逐項“銷號”:陳家橋街道辦事處為學林社區文化室重新更換了桌椅板凳12套,并對文化室外墻進行了改造;區文旅委聯系工人粉刷了室內墻面;區城管局派人對室外濕滑區域進行了改造……
在沙坪壩區的另一個街道,居民們的煩心事與一個臟亂差的菜市場有關。2019年,在沙坪壩區第三季度人大常委會主任接待日活動之后,這個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活動當天,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賴明才帶隊到沙坪壩街道,聽取了居民提出的意見建議。其中,群眾對沙北街菜市場亂堆亂擺貨物、亂停放車輛等問題反映突出,有人甚至到網絡問政平臺大倒苦水。賴明才等認真記錄,現場交辦給參加接待的區城管局等相關部門和單位,并對辦結時限作出了具體要求。
“后來為期90天的整治,使沙北街農貿市場的面貌得到徹底改變?!鄙称簤螀^人大常委會沙坪壩街道工委主任屈紅說,去年11月以來,沙坪壩街道辦協調多部門聯合開展執法,依法集中整治沙北街農貿市場占道經營、亂堆亂放、亂懸掛行為,不僅采用廣播、發放宣傳資料、張貼通告等多種形式向商戶進行大力宣傳,還在不影響群眾生活的前提下,勸導占道經營的商販拆除影響市容市貌的亭棚。整治后,沙北街菜市場占道經營、車輛亂停放問題得到解決。之后,市政執法大隊又持續加強鞏固工作,確保不反彈。
在主任接待日活動中直接接待人民群眾,面對面聽取人大代表和群眾的意見建議,是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的一項傳統。而對于沙坪壩區的群眾而言,在主任接待日反映訴求也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風雨無阻,十五年的堅持,促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一個又一個可喜的變化。
十五年未變的傳統
據了解,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的這項主任接待日活動起源于2004年。對于發軔之初的那些爭議,區人大常委會原主任侯守渠記憶猶新。
“2003年,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歷經換屆,與此同時,大學城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各項工作千頭萬緒,有的領域矛盾還比較突出。在這種背景下,區人大常委會提出——常委會不僅是權力機關,也應該是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機關,并創新性地提出了在主任接待日活動中直接接待群眾的工作思路?!焙钍厍蛴浾咧v述探索開始時的情況。
“我們把想法報送到了區委。組織上認為,這一想法很大膽,原則上同意,表示支持。”得到黨委認可后,區人大常委會出臺了主任接待日制度,明確要在活動中直接接待人民群眾。
但是,作為全國人大系統開先河之舉,從2004年3月16日第一個主任接待日開始,這一探索便引來質疑。
“一方面是來自人大機關內部的,有的群眾提批評意見不留情面,帶隊接待的副主任一時接受不了;還有一方面是來自群眾的,有人認為人大做這件事是在作秀,不相信能切實解決問題?!焙钍厍f。
盡管面對壓力,區人大常委會仍選擇了堅持和延續。
同年,在沙坪壩區新橋附近開展主任接待日活動時,有群眾反映了一個多年未解決的問題——施工單位車輛進出壓壞了一條村民集資修建的公路,卻拖欠賠償款數年。
回去以后,區人大常委會向區政府發函,要求盡快解決。此后,區政府出面,成功督促賠償款發放到了村民手中。
由于主任們在活動中盡心盡力為群眾排憂解難,同時也宣傳法律和政策,引導大家依法辦事,爭議與質疑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信任與支持。
“只要切實為群眾解決問題,肯定會受到歡迎?!焙钍厍嬖V記者,每次開展活動,不僅有沙坪壩區的群眾參加,甚至在地區交界處,九龍坡、南岸、北碚等區的群眾也慕名而來。“有些盡管不是本區的問題,我們也都認真記錄,轉交給市人大常委會?!焙钍厍f。
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堅持每月16日定期開展主任接待日活動,走進街道社區、田間地頭傾聽民意,風雨無阻,也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原有的路燈間隔太遠,多數區域幾乎沒有照明,大家出行很不方便,還有安全隱患?!本用窈涡⒅?017年2月10日在土灣街道民主村社區進行的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接待日活動上提出建議,希望在重棉二廠支路新增照明路燈,保障居民安全出行。
活動現場,何孝之的建議被交由區市政園林局辦理。當年2月27日,區市政園林局在與土灣街道對接、實地勘察后,結合各社區對道路照明的需要,共在該街道6個社區新安裝了62盞路燈,并對原有部分路燈的亮度進行了調整,惠及4000余人。
“按照主任接待日活動的規定,對于群眾提出的問題、建議,能辦的,怎么辦、何時辦好;不能辦的,為什么不能辦,以后有沒有辦理的可能等,各承辦單位均須向提建議群眾一對一反饋、解釋,而群眾的滿意和基本滿意率也達到了100%?!鄙称簤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六步工作法”誕生
在年復一年的實踐中,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逐步完善豐富主任接待日內容,不斷增添主任接待日活力。
2012年,為了讓更多群眾通過接待日反映問題,相關鎮街和社區會在每個接待日前通過閉路電視、發公告等方式,提前告知群眾,增強下訪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群眾的參與度。為規范操作和便于各位主任安排工作,年初即由辦公室制定年度主任接待日工作安排表,將全年12次接待日的時間、接待人、陪同接待工委逐一列出,經主任會議討論通過后編入年度工作手冊。為如實反映群眾意見,常委會在指定專人記錄、現場填寫《情況登記處理單》的同時還規定,處理單記錄的事件內容必須經群眾代表審閱無誤并當場簽字后,方可交由接待主任填寫處理意見。
為有效促進接訪問題的解決,該區人大常委會還建立完善了人大常委會主任接訪督辦工作機制。按照綜合分析、統一交辦、定期反饋、嚴格督查的工作要求,重點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焦點問題進行督辦。對重大接訪問題,以及催辦、通報后仍未辦理、反饋的,提交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處理,并進行跟蹤督辦,一抓到底,直到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2017年,沙坪壩區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面對新形勢,結合該區實際,再一次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建立完善人大常委會主任接訪督辦工作機制,有效促進了接訪問題解決。
“我們修訂了《沙坪壩區人大常委會主任下訪接待群眾辦法》,進一步明確了主任接待日活動開展方式和程序,并探索建立起‘六步工作法,全面推動活動規范化和制度化。”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賴明才表示。
辦法規定,一是事前預告摸底。每年初,由區人大常委會信訪辦對全年的主任接待日活動作出安排,進行前期摸底,提前收集當地群眾的意見建議和呼聲訴求,并進行預交辦,交有關機關研究提出解決預案。二是現場接訪收集。參加接訪的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采取院壩會的形式,零距離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并現場給予解答。三是集體會診分類?,F場接訪結束后,參加接訪活動的區人大常委會領導召開現場辦公會,與部門、街鎮、村社的同志一起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四是整理交辦處理。每次接訪后,信訪辦須在3個工作日內將意見建議整理交辦,相關部門單位須在兩個月內(最遲不超過六個月)辦結,并將辦理結果反饋給區人大常委會和有關群眾。五是專工委辦跟蹤督辦。明確人大各專工委辦的督辦任務,督促承辦單位認真研究解決辦法,努力提高辦事效率。六是及時通報驗收。辦理時限截止后,對落實情況進行通報。采取電話回訪、上門走訪等方式,聽取和了解有關群眾對辦理工作的意見,對群眾表示不滿意的,督促有關機關再次辦理答復。
“工作方法的改進也進一步推動了工作作風的轉變,很多問題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得到解決?!辟嚸鞑疟硎?,歷經十五年發展完善,該區主任接待日活動制度煥發出新的活力。
據統計,截至目前,該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接待日活動先后到26個鎮街106個村和社區接待群眾2萬余人次,梳理出意見建議2200余條,辦結率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