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2月5日通報稱,目前利用口罩騙錢已經成為了網絡詐騙者的“新花招”。據央視報道,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涉疫情詐騙案件10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4名,追繳贓款660余萬元。
“賣口罩”成詐騙新花招
“現在很多藥店口罩都緊缺,我就想著網上看看還能不能買到,誰想到就被騙了。”1月28日,四川的吳先生告訴記者,當時賣家表示,手里還有現貨口罩,隨后發給吳先生一個微信號,讓他加微信“詳細聊”。
吳先生在微信上和賣家討價還價,“當時特意留了個心眼,讓對方給我看口罩的實物,對方把口罩拍照發了過來。我又讓對方拍照證明口罩是三層的,這才決定購買。當時主要是擔心口罩質量的問題,沒有想到這一切本身就是騙局?!?/p>
吳先生介紹,他和賣家約定,以3000元的價格購買150個口罩。賣家表示,由于聊天的微信賬號沒有綁定銀行卡,需要吳先生再加另一個微信號,來轉賬支付。吳先生回憶說,他加了另一個微信號,并轉了3000元之后,對方回復說馬上安排發貨,但幾個小時后吳先生再次聯系賣家時,就發現自己被拉黑了。意識到自己被騙的吳先生馬上向警方報案。吳先生稱,目前案件仍在調查當中。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相關人員介紹,目前口罩騙錢已經成為了網絡詐騙者的“新寵”。記者梳理發現,不少犯罪嫌疑人會以“醫療科技公司工作人員”或“朋友從國外代購回一批口罩”等理由,誘騙需要口罩的群眾前來聯系。
公安部網絡安全局發布的一起案例顯示,1月31日,山西晉城網警根據網上線索,迅速抓獲兩名利用銷售口罩進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經查證,1月30日,犯罪嫌疑人栗某冒充河南宇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通過微信和受害人聊天,謊稱賣一次性口罩和N95口罩,并將犯罪嫌疑人王某的微信收款碼和支付寶收款碼提供給受害人掃碼支付。二人近期通過相同手法實施詐騙,違法所得2萬余元,目前,晉城市公安局已抓獲2名犯罪嫌疑人。
騙子利用短視頻吸引客戶
湖南常德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她近日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了一名博主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博主展示了拆開裝有口罩的紙箱的全過程,并表示這些口罩是“韓國、越南代購的口罩”。
李女士說,短視頻平臺上的拆箱視頻讓她覺得博主售賣的口罩“很可信”,“我給這個視頻博主發了私信,對方讓我發去我的微信號,跟我在微信上做交易?!?/p>
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在微信上給賣家轉賬后,對方發來了一個郵政系統的單號,“后來我才注意到,這個單號是預約號,相當于取貨號,并不是發貨后生成的訂單號。我當時還很奇怪,怎么在郵政的軟件上查不到這個號碼。等我后來再詢問店主的時候,已經被拉黑了?!?/p>
記者注意到,目前,涉事短視頻賬號已被平臺關閉,李女士發給記者的舉報回復中顯示,平臺方已對涉事賬號進行了處罰。
記者注意到,和李女士的經歷類似,警方發布的多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過網絡商城或短視頻平臺招攬客戶,但往往將客戶引導到聊天軟件上進行交易,待受害者轉賬交易后,即將受害者拉黑。
詐騙者盯上公益人士
多地公安部門發布的信息顯示,被不法分子實施“口罩詐騙”的,除了普通市民,還有支援湖北抗疫的公益人士。
珠海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隊近日通報了一起詐騙他人為醫護人員集資捐贈口罩善款的案例。珠海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家住前山的陳小姐在得知武漢肺炎疫情后,想著通過募捐的方式來做點事情。恰好網上也有一批志同道合者,大家組建了一個微信群,一起商議。
在微信群里,有一位網友推薦了一位上海的口罩供應商,名叫“時充亮口罩供應”。陳小姐很快跟這位時充亮聯系上了,她讓對方先把資質證書和產品圖片發過來審核??催^對方發來的圖片,陳小姐覺得還不符合捐贈醫療物資標準。但也就在這時,陳小姐的募捐活動獲得進展,不少組織都與陳小姐取得聯系,其中有一個組織表示,他們對產品的要求不高,并委托陳小姐和對方協商。陳小姐開口后,時充亮就表示,很多采購商找他要,陳小姐想要這批貨,就得先付全款。
陳小姐答應了對方的要求,給對方提供的廠家賬號分三筆轉了133.5萬元。
1月26日,錢打過去了,可是對方沒發貨,于是陳小姐催對方發貨。然后對方說,貨已經發了,但是物流交通癱瘓,貨在路上,讓再等等。到了第二天,在陳小姐的催促下,對方表示,因為物資很缺,貨剛到站就被政府征用了,得重新再籌集一批貨給她。
到了1月28日,陳小姐急了,因為除了6萬元是她自己的,其他都是各公益組織給她的,于是她提出退款,但對方仍以各種理由推脫。到了1月30日,陳小姐徹底坐不住了,選擇報警。
接到報案后,珠海刑警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專案組,啟動偵查程序,當晚成功抓獲嫌疑人李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