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娟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去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兒童是在游戲中成長的。
伴隨著新的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倡導游戲精神成為當下幼兒園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有利于提升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增強幼兒學習的熱情,有利于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獨立,學會關注他人,獲得情感的體驗與能力的培養,開闊幼兒的視閾,張揚幼兒的個性,啟迪幼兒的智慧。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形式,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強調游戲與課程教育的相融合,要以幼兒的主動學習與自主發展為主要目標。
(一)以幼兒發展為本設計恰當的游戲化課程
兒童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具有不同的身心發展特征,他們的發展同樣存在著差異性。因此,我們必須樹立全新的科學幼兒教育觀,必須熱愛幼兒,尊重幼兒,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作為教師,我們還應深深地認識到游戲化的課程是對幼兒成長的適應,游戲是與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一種活動。游戲化的課程彰顯如下特性。
其一,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游戲的內容、游戲的形式、游戲的進程等都可以由幼兒自己去選擇。
其二,游戲無強制的外在目的。幼兒玩游戲的目的在于游戲活動本身,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能使自己獲得多方面的發展,但這種發展非幼兒在游戲中有意識地去追尋的目的。
其三,游戲伴隨著愉悅的情緒體驗。幼兒在自己感興趣的游戲中學習時,他們的情緒是積極的,愉悅的。
其四,游戲活動是在假想的情景中發展的。
其五,游戲是模擬、虛擬的活動。在游戲化的課程設計中,應以兒童發展為本,多維度全方位的融合,以讓幼兒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將游戲融入教學活動中,使教學游戲化
教學活動游戲化在設計上可采用這樣的策略:其一是游戲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比如音樂游戲“開火車”、科學游戲“吹泡泡”等。其二是只在教學活動的某一特定環節引入游戲,比如,課堂導入環節或結尾環節引入游戲,如猜謎語游戲、魔術游戲等可用于幼兒園各大領域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以進一步提升教學活動游戲化的程度。另外還能以比賽的游戲形式組織教學活動。比如,以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穿衣比賽、脫鞋比賽、系鞋帶比賽等。這樣的比賽可以是幼兒個人與個人間的比賽,也可以是幼兒組與組間的比賽。比賽使得原本枯燥而單調的教學活動具有了游戲性,激發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教學活動應與游戲進行融會貫通,實現自然的契合,這樣有利于幼兒充分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體驗學習的快樂。幼兒通過游戲獲得思想的啟迪與心靈上的滿足,這種滿足是發自幼兒內心的,通過游戲化的教學能促使幼兒主動發現自己的優點與長處,并從中獲得成長。
(三)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助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進程
教師的專業素養是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有效推進的前提條件。比如,可以通過集中培訓、專題報告、主題沙龍、答疑與辯論會、現場觀摩等策略,幫助幼兒教師解決課程游戲化中遇到的困惑。讓教師明確自身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角色定位是怎樣的,幼兒園為什么要實現課程游戲化,游戲與其他教學組織形式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幼兒園如何開展游戲化的教學活動,如何對游戲化的課程實施科學合理的評價等。
1.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核心目標是讓幼兒園的課程更加貼近幼兒的“最近發展區”,貼近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貼近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游戲化的課程實施過程中幼兒與他人之間交往的機會、表現的機會都會增多,幼兒的自主性與創造性會表現得更積極更強烈。
2.幼兒園的課程理應游戲化,充滿游戲精神。游戲精神應充實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游戲化是幼兒園課程改革與發展實踐的基本路徑與指導思想之一。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應充分保障幼兒的基本游戲時間與空間,并將游戲的理念、游戲的精神融入幼兒園課程實施的多種多樣的活動之中,比如融入幼兒一日生活之中、區域活動中、集體教學活動之中等。換而言之,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應有獨立的游戲活動時間與空間作保障,讓每一個幼兒每天都有自主選擇游戲活動的機會。
3.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追求的是讓幼兒園的課程更加適合兒童的發展,更加生動、豐富、有趣。幼兒園活動室的環境、材料等豐富多樣,更能夠深深地吸引幼兒專注地投入游戲活動中,有效地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從而讓更多的幼兒獲取新的經驗。
4.課程游戲化是一個課程建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專業化是保障課程游戲化順利推進的關鍵所在,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師的專業能力直接制約著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品質。
課程游戲化以兒童快樂學習為出發點,利用游戲激發孩子的天性,以游戲豐富幼兒的閱歷,幫助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從而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心智。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何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