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梅
孩子的情感變化與自身的發展密不可分,一些家長總是忽略了孩子的積極情緒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積極情緒會促進孩子的學習狀態、智力等的發展,父母應注意培養孩子的積極情緒。
(一)焦慮和擔憂
如果孩子由于缺乏自信或是做某件事的時候產生緊張感,大人分配給孩子的任務過重,或者孩子無法理解,孩子就會產生消極的情感感受。例如,我們帶領孩子去從來沒有去過的“地下奇觀”通道時,孩子會雙手抓著我們的手,這表明她很緊張,需要幫助。另一個例子是,每當我們專注于向孩子講故事時,每到故事情節緊張處,孩子總是會問一到兩個問題,這表明他們缺乏安全感,而并不是要得出具體答案。
(二)膽怯、呆板和漠然
如果幼兒長期處于沮喪狀態,他們可能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這樣的孩子害怕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愿對別人的情感表達做出回應。當握著孩子的手時,孩子的手一定是沒有握緊的,說明他從未向他人表現出愛。在幼兒園,我們會發現一些孩子說話困難,像是結巴或者口吃,但實際上是由于幼兒的心理壓力而導致的一種表達方式。家庭矛盾或教師的態度也可能導致兒童對事物的冷漠。
(一)創設寬松愉快的生活氣氛和精神環境,使幼兒經常處于積極的情緒情感狀態
良好的家庭環境,井井有條的作息制度,能讓孩子遠離沮喪感,保持興高采烈的情緒,讓兒童感受友善和安全的環境。在此之前,教師需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并盡可能為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快樂和享受,如到戶外在花園里散步,與孩子們唱歌跳舞等,鼓勵孩子養成積極的情緒。在創造孩子的精神環境時,孩子的情緒非常不穩定并且容易受刺激,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教育行為。如果一個成年人經常罵孩子,那么這個孩子就會充滿壓力和悲傷。教師必須從兒童的角度有效地發現兒童的精神秘密和需求,并為兒童創造能夠滿足其情感需求的環境和心理環境,保持孩子的積極情緒。
(二)創造豐富適宜的認知環境,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鍛煉,以促進其情緒情感的發展
德國美學家席勒曾說:“只有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游戲的時候他才完全是人。”游戲對于一個人來說很重要,它是一個孩子表達情感的工具,同時,它對孩子的智力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幼兒,他們可以在游戲中控制和發泄自己的情緒,例如繪畫、涂色書、玩泥巴、玩沙盤、玩水、唱歌、跳舞等都可以表達孩子們的各種情感和感受,使他們快樂。此外,孩子們可以在玩耍時使用象征性物體表達情感,我認為成年人不應該阻止孩子表達適當的負面情緒,不能要求孩子只能有“好”的表現,因為孩子是弱者,所以他們不了解自己內心所發生的事情,擔心和焦慮是不可避免的。游戲可以促進積極情緒的發展,使幼兒擺脫這些不愉快的感覺。
(三)幫助幼兒消除和克服不良情緒,使其保持和形成積極的情緒情感
孩子一般都會有新鮮感和好奇感,會因遇到恐懼而導致情緒不穩定,這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如果父母生病或家庭離異,則孩子可能會喪失信心。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孩子精神上的壓力會很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應該盡力幫助孩子擺脫不良情緒,幫助孩子發展積極的情緒。教師也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以減輕孩子的壓力,對于受家庭影響的孩子和殘疾兒童,需要多觀察,多幫助。對于受家庭影響的孩子來說,他們會因為悲傷、自卑、沮喪,對事物缺乏信心而更加難過,并且在大多數情況下會感到緊張、沮喪,對人或事物漠不關心。對于年幼的孩子,教師需要培養他們的興趣,利用他們的優勢,擺脫不良情緒。這樣,每個孩子都可以在舒適快樂的環境中成長。
積極情緒在孩子的身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教師要有目的地培養孩子們的良好的情感,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教師在注重培養孩子智能方面的同時,也要充分培養孩子非智力方面的因素,確保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作者單位: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港區社會化服務
協調中心學前教育服務部幸福學前教育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