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霞
懷孕期間,任何身體不適的癥狀都會引起女性的恐慌,擔心不適癥狀是胎兒異常的反應,或者會給胎兒造成不良的影響。在懷孕期間,女性偶爾會出現腹瀉的情況,人們應了解腹瀉產生原因,以及腹瀉時應該如何安全用藥和處理,以避免不良的用藥給胎兒和產婦造成影響。
首先我們一定要知道懷孕本身是極少引起女性腹瀉的,也并不會加重女性已經存在的腹瀉。但是如果孕婦在妊娠期間出現了腹瀉,那么這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孕婦有可能會出現流產或者早產的情況,所以腹瀉是孕期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
我們在諸多治療案例當中發現,最有可能引起孕期腹瀉的原因是腸道感染。可能會引起女性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很多種,包括沙門氏菌屬、志賀氏痢疾桿菌、彎曲桿菌、原蟲以及病毒。當然除了腸道感染之外,婦女如果在懷孕期間進食了有質量問題的食物導致了食物中毒,或者是其他部位出現了病毒感染,例如比較常見的是呼吸道感染,這些情況也有可能會導致孕婦出現腹瀉。
孕婦發現自己腹瀉時,首先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去咨詢專業的醫生,采取正規的治療方案,不要在家中自行處理,或者是完全忽視腹瀉問題,這都有可能會引發更加嚴重的情況。
孕婦到醫院進行腹瀉治療,醫生采取的最主要措施就是補液,給孕婦補充因為腹瀉而流失的水分、電解質,尤其是流失的鉀離子。腹瀉也會導致孕婦出現熱量不足的問題,所以還需要在補液的過程當中補充因為腹瀉而攝入不足的熱量。由于女性正處于懷孕期間,醫生需要在整個治療過程當中嚴密觀察胎兒的具體情況,判斷其情況是否良好,有沒有存在流產或者是早產的征兆,以便可以及時采取應對的措施。
孕婦在懷孕期間用藥應相當注意。醫生在對孕婦使用任何藥物的時候都應該要具體分析,針對性地處理,在使用抗生素的時候更要特別小心。臨床當中常使用到的多種抗生素與抗原蟲藥物,有可能會引發一定的不良反應。例如我們在研究過程當中發現,使用甲硝唑有可能會造成動物畸形的情況,所以其在臨床使用當中也存在著潛在的致畸可能。孕婦用藥需要嚴格對待,特別是懷孕的前三個月,女性要避免使用禁止藥物,它會對女性本身以及胎兒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應,比較常見的藥物包括磺胺類、四環素、氧氟沙星、諾氟沙星等等,所以所有此類藥物都應嚴禁在孕期使用。若是孕婦的腹瀉情況比較嚴重,可以在臨床上嘗試使用一些比較溫和的抗腹瀉劑,例如高嶺土、活性炭等等,因為這些藥物在使用的時候不會被孕婦的身體吸收,所以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又不會對孕婦的身體造成影響。比較常用的藥物包括思密達,這是一種八面蒙托石,因為它的結構比較多層且吸附面積大,所以不會被母體吸收,不但可以起到吸水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在使用的過程當中吸附一些致病菌。除此之外,在臨床當中,紅霉素和氨芐西林對于母體和嬰兒來說都屬于比較安全的藥物。孕婦在治療的時候不可使用鴉片類的藥物,它有可能會造成孕婦體內細菌過多生長,而致使重復感染,反而會加重腹瀉的情況。孕婦也可以適時地服用一些微生物制劑,以此調整體內的腸道菌群,比較常見的微生物制劑有麗珠腸樂和金雙歧等等。對于即將臨盆但出現腹瀉情況的孕婦,醫生的處理措施須更加謹慎要先按照腸道傳染病進行臨床護理和隔離,嚴密監控產婦和胎兒的具體變化,確保其他產婦和嬰幼兒的安全。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