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 斐,楊文建,馬 寧,方 勇,夏 季
(南京財經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近年來,我國食品產業發展十分迅速,已成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1]。高等院校食品相關專業急劇擴增,目前已達200余所。然而,隨著大學不斷擴招,高等食品科學專業教育質量出現了“不可避免”和“無法回避”的下降趨勢。傳統高等教育理念已經與造就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全方位人才的培養目標不相適應。作為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對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和科技創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把“全面提高質量”作為高等教育發展的五大議題之首,明確指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3]。長期以來,我國食品學科高等教育仍存在教學模式相對單一、專業知識相對陳舊、理論實踐結合不足等諸多問題[4]。面對國內食品安全新形勢與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局面,食品專業培養體系如何圍繞學生“個性化需要”,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更好地適應國家政府、各級食品監管部門和食品行業的市場需求,體現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多元型、復合型食品科學與工程人才目標,成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通過開展基于“多元個性化”分層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有針對性地培養高素質、創新型的“多元個性化”食品專業人才,對于構建獨具特色的專業分層教學實踐體系,保障高素質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踐教學是實現理論知識升華、發展學生創新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的重要教學手段,是培養高自主創新能力、高技能水平、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保障。我國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雖逐步完善,但相對于社會發展和市場企業對人才質量的需求,還存在著明顯不足。目前,我國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常見的實踐教學包括實驗課程、專業見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踐等。實踐課程在整個教學體系所占比例極少,且千篇一律、模式單一、流于形式,難以針對性地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需求[5]。此外,校內實踐教學實驗室缺乏,工程訓練基地等平臺硬件和軟件配備水平較低、數量不足,與專業學科發展不相適應,而校外實習基地由于實習制度不健全,實習基地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實踐教學資源配置不合理,嚴重限制了實踐過程在學生培養體系中發揮的作用[6]。
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中,一個教師要面對一個班幾十個學生,教師沒有辦法顧及到每一個學生,傾向于把學生同質化、普遍化,教學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教”的問題,而忽視了“教給誰”的問題。教師的“教”是基于學生的“學”之上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性,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即要求根據每個學生的差異,采取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從教學中、從學習中獲得自身的成長。因此,“多元個性化”分層教學的實施對于教學的發展和課程改革具有跨時代的意義。通過“多元個性化”分層教學實踐體系創新模式構建,旨在培養和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與市場企業需求相適應的技能掌握能力,使學生就業后擁有足夠的競爭力和發展后勁,為兄弟工科學院乃至全校的實踐教學改革提供經驗和參考。
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構建“多元個性化”課程實踐分層教學體系過程中,采取了以下4項措施。
針對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個性化需求”“職業規劃意向”“課程模式喜好”等方面,通過典型調查和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專項調研,掌握目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需求特點和偏好的課堂模式,并全面了解學生對于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
針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食品營養學”“功能食品”等主干課程知識進行結構化、線條化和層次化的梳理。打破原有的課程設計教學思路,重新打造專業知識基礎解析、專題分層教學、分組實踐訓練3大教學板塊。通過與南京財經大學科研平臺和合作企業深度協作,將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緊密融入課程設計教學過程中。
“多元個性化”課程實踐分層教學體系構建思路見圖1。
突破由教學班級為單位的傳統組織教學形式,根據學生專業興趣進行選題分組教學,結合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創新平臺、校外實訓基地和創新創業大賽平臺,根據“多元個性化”分層教學理論課程授課內容和學生不同興趣方向個性化的設置不同實踐小組專題,讓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傳統的被動接受式學習向基于“興趣和目的”引導主動探究性學習的根本轉變,真正從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方面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摒棄傳統教學的“期末考試+平時成績”的考核模式,增加分層教學學生討論環節和實踐訓練成績占總成績的比例。通過構建“基礎理論+分層教學探討+實踐報告”的新型課程考核制度,學生不再拘泥于課本中深奧冗雜的理論知識,進一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為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創新能力提升提供廣闊的平臺。
經過近幾年對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多元個性化”課程實踐分層教學體系建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豐碩成果。通過實踐教學,學生積極踴躍參加“挑戰杯”“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食品科技創新創業大賽”“食品科技論壇”等多個實踐創新比賽,多次獲得優異成績,充分證明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對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此外,多次聘請知名食品集團生產研發負責專家進行講座,并在工程實訓中心和企業實地實踐,實現了由“理論”到“實踐”的無縫對接,顯著提升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與市場企業需求相適應的技能掌握能力。學校畢業生在上崗后獲得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極大地認可了學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能力。
南京財經大學“多元個性化”課程實踐分層教學體系的構建,是學校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創新性嘗試。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結合近年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實踐探索,以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職業規劃意向”為導向,充分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將“多元個性化”分層教學模式創新性融入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為培養專業技能好、創新能力強的食品專業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將原先枯燥、流于形式、千篇一律的食品科學與工程理論教學和學校內實驗課程改革為以基于學生“個性化需求”引導的團隊性、開放性、應用性、主動性和探索性課程體系,全面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動手能力、團隊協作意識與創新精神,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從容適應工作崗位、并將理論技能更好地融入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