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考生在寫作中“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和體驗”,能做到“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體現出中考對考生自我的重視。2019年河北“認識你自己”,山東泰安“我的青春寄語”,重慶B卷“我的最高分,我的最低分”等,都有“我”的元素。可見,“自我”仍是中考作文命題的重點方向。
在人生路上跋涉了十幾年,你有沒有和父母發生過矛盾,和同學產生過誤解,你有沒有把老師當成過敵人……這些時候,你是否問過自己:我做對了嗎?當然,我們也曾體會快樂、品味愉悅、獲得掌聲……這時,你是否問過自己:我的快樂來自哪里?我是不是要感謝那些幫助我獲得掌聲的人?不經意的捫心自問,你也許會發現自己長大了很多……
請以“我問我自己”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除詩歌外,文體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本人姓名以及學校名。
這是一道典型的自我類命題作文。題目要求考生審視自我,回顧成長軌跡,寫出成長中的思考、體驗與感悟,引導考生關注自我,熱愛生活,健康成長。
首先,同學們要思考為什么“我問我自己”。“我”之所以要對自己發問,一定是自己出現了值得反思的事情。這件事情是在哪里發生的?是和誰發生的?又是誰對誰錯?發散思維,容易找到寫作的思路。
其次,同學們還要思考為什么要問“自己”。 “我”作為發問者和被問者,一定要作為作文的主人公出現。可以選取人生中的特定時刻,在對自己的不斷詢問中,明確作文主題。
我問我自己
◎何思艨
不知為什么,初二時,我莫名地討厭上學,討厭讀書,總覺得學習之路太過艱辛。為此,我不知和爸爸吵過多少回。我覺得在學校里那種被束縛的日子,不應該是我們青年人應該過的生活。我們就像展翅飛翔的小鳥,應該飛出去,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現在想想,當時的我是多么幼稚,然而那時,卻執迷不悟。
終于有一天,我決定不上學了!無論爸爸怎樣苦口婆心,我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爸爸無可奈何,只是對固執己見的我擺了擺手,也許他對我真的沒有什么辦法了。
接下來的日子真是輕松自在,沒有了老師的嚴厲管教,沒有了繁重的作業負擔,我想去哪就可以去哪,想怎樣就可以怎樣——這才是我想要的快樂和幸福!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
玩夠了,瘋夠了,我忽然覺得,整天無所事事也不是長久之計。于是,我決定到大城市去闖一闖。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我來到了長春的一家汽車維修公司,我想在這里實現自己的美好創業計劃。在這里,老師換成了師傅,同學換成了師兄。他們少了耐心的說教,多了粗魯的辱罵;少了無微不至的關心,多了消遣似的戲弄。每天我都累得腰酸背痛,回到陰暗的住處,就一頭撲倒在床上。終于,我哭了。這是我第一次懊悔地哭泣。我在心里一遍遍問自己: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可我不想回家,我沒有臉面去見父母。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應該堅持下去。我忍受著。一天,我同師兄外出,正好經過長春市最有名的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正午時分,成群的大學生從校門走出來,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好像閃耀著燦爛的光芒,他們的談吐、他們的氣質……一切都那樣讓人羨慕。再看看自己,我忽然覺得自己與這個年齡的人格格不入。我問我自己:難道我要的就是現在這樣的生活嗎?
回到廠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產生了一個強烈的想法:我要回家,我要上學!我問我自己:父親能同意我回校繼續讀書嗎?我帶著萬分的悔意撥通了父親的電話。讓我沒想到的是,父親立刻答應了我這只飛錯地方的“小鳥”的請求。
如今,我又回到了美麗的校園,又擁有了老師、同學和課本。學習之路是很艱辛,但那艱辛中蘊藏著我要追求的快樂和幸福啊!我問我自己:在青春的季節里,有老師、同學相伴,何嘗不是快樂?為了自己美好的未來努力拼搏,這不就是幸福嗎?
時常問問自己,曾經的我是不是很優秀?未來的我會不會很成功?時常問問自己,我是否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前進的路上,我還會不斷問自己,我相信:我一定會成功!
(吉林磐石市明城中學)
亮點透視
1.言為心聲,主題突出。小作者在作文中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展現出來:為了選擇輕松的生活而輟學,經過生活的考驗,認識到了讀書雖然艱辛,卻能帶來快樂和幸福。通過不斷地自我發問,抒寫了深刻的生活感悟:在人生之路上不斷自我反思,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才能走向成功。
2.描述形象,真實感人。小作者的語言功力可謂深厚,文中很多描述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如寫“我”在汽車維修公司的生活時,兩個“少了”、兩個“多了”,真切表現出社會與校園的不同。
我問我自己
◎竇一鳴
星期五,我回到家,嫻熟地插上電腦電源,打開了電腦。隨著期盼已久的開機聲響起,我激動地想,爸爸媽媽都沒在家,終于可以過一次游戲癮了。
可是,開機聲還沒結束,急促的電話鈴聲卻響起來了。
“喂,誰呀?”
“誰?我是你爹!你爺生病了,已經住院了,快到醫院來!”
“……”
哦?一向身板硬朗的爺爺居然會得病?不可能吧!可爸爸不會騙我呀?爸爸更不能拿爺爺的病開玩笑啊!
我關掉電腦,帶著疑惑的心情來到了醫院。走進病房,病床上正躺著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干枯的雙手,深陷下去的眼睛,疲憊蒼老的臉。這是我的爺爺嗎?怎么會這樣?病床旁,父親的雙眼布滿血絲,頭發凌亂,一臉疲倦。媽媽正費力地把早晨買的已經干了的油條撕開泡在奶粉里。
看著眼前的情景,我的淚水奪眶而出。奶奶拉過我的手告訴我:“你爺爺昨晚咳了一宿咳出了血,你爸爸和媽媽都守了一夜了。爺爺一點東西都不想吃,他說想看看你。”爺爺這是怎么了?爺爺想看看我?
我……我,我大約一個多月沒去看爺爺了。初三的學習并不像想象得那么忙,平時住校上課,可還有雙休日啊。每當爸爸媽媽催我到爺爺那兒去,我總是推說作業沒有寫完。事實上呢?我并沒有把學習放在心上,只想著游戲。所以,我印象中爺爺的輪廓還是一個月前的樣子。想想爺爺幾十年來受過的苦,熬過的難,作為爺爺唯一的孫子,我為他做了什么?連在星期天看他一次都做不到,沉迷于電腦游戲之中不能自拔。
還記得小時候爺爺總給我買愛吃的冰淇淋,總帶我去公園玩,總是偷偷地給我零花錢……看著病床上的爺爺,我問我自己,我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嗎?不是!我能對得起爺爺對我的關愛嗎?不能!
我緩緩地走到爺爺的病床前,抓住爺爺那雙粗糙的大手,“爺爺……”爺爺看著我,眼里閃著激動的淚花。
時常問問自己,我為愛我的家人做了什么?我們不能只為自己的快樂而生活啊!問問自己,也許你會收獲很多。
(吉林磐石市明城中學)
亮點透視
1.敘事詳實,主題深刻。作文詳細敘述了爺爺生病,“我”去探望爺爺一事。小作者捫心自問,不斷反思,迅速成長。全文敘述細致具體,中心突出。
2.善用描寫,心理細膩。回家打開電腦時的心理描寫形象地表現了“我”對游戲的癡迷;得知爺爺生病后,“我”反躬自責的心理真切地展現了“我”羞愧難當的內心世界。全文展現了“我”成長的意識,也表現了小作者認識生活的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