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穿羊毛質地的衣服,但把一件標明“輕柔手洗”的羊毛衣扔進洗衣機一通猛攪之后,后果是會收獲一件“童裝”。羊毛衣為什么那么容易縮水呢?
羊毛織物的縮水一般被稱為“氈化”。這種現象的關鍵因素在于受力,以及羊毛特殊的結構。
和人的頭發類似,放大羊毛表面也可以看到上面有順著單方向排列的毛鱗片結構。這些毛鱗片的存在,賦予了羊毛之類的動物毛纖維一個特別的性質:在兩個方向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不同,順著毛鱗片的方向阻力小,逆著毛鱗片阻力比較大。
于是,在適當的條件下,羊毛就會變成有點類似束線帶的存在。即使是反復受到不同方向的力,它也只會朝單方向移動,越卡越緊。因為用同樣大小的反向力無法讓纖維歸位,反方向移動時會被較大的阻力“卡住”。只要不斷地給羊毛織物施加適當的力,就可以讓其中的纖維在單方向上越卡越緊,無法自行回到原來的位置。當原本疏松的織物纖維彼此緊緊纏結、無法歸位的時候,氈化/縮水就發生了。
羊毛織物所處的溶液環境、溫度、纖維直徑、長短、彈性等都會對氈化程度產生影響。高溫會讓縮水變得更糟糕。編織的方式也會產生影響,疏松的織物縮水空間更大。另外,其實不加水也可以讓羊毛發生氈化——只需要用帶倒刺的戳針不斷戳它就好,我們手工愛好者管這東西叫針氈。
發生氈化最本質的先決條件還是單向排列的毛鱗片結構,這個結構是動物毛特有的,因此化纖衣服或者棉質衣服都不會發生氈化。
所以,想要羊毛衣物不縮水,就遵循洗標上的“輕柔洗滌”,盡可能地避免反復揉搓毛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