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汪曾祺:人間送小溫

2020-04-24 09:25:51畢亮
湖南文學 2020年2期

畢亮

寫詩的人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七十二歲的汪曾祺和馬原、張煒等年輕人有過對談,在回憶起自己年輕時的寫作,他坦言受到“西方現代派的影響比較大”。汪曾祺當時的小說就體現得很明顯,但汪先生卻拿他的詩歌來舉例,“年輕的時候一開始寫詩”,寫的是“別人不懂自己也不懂的詩”。二〇一九年初,新版《汪曾祺全集》出版,其中第十一卷《詩歌、雜著》中收入了迄今發現的汪先生四十年代初的詩歌,真是“別人不懂自己也不懂”。只有其中寫于一九四一年的《消息》《封泥》等幾首,倒是能看出汪曾祺后來散文的風格。或者說,復出后汪曾祺的許多散文作品,風格早在四五十年前寫的詩歌中就有所體現。如此說來,汪先生的寫作是一以貫之的。《消息》這首詩寫完了,汪曾祺還非要在詩后加這么一段:這是從日記里,從偶然留下的信札里,從讀書的眉批里,從一些沒有名字的字片里集起來的破碎句子,算是一個平凡人的文獻,給一些常常問我為甚么不修剪頭發的人,并謝謝他們。標注時間的文字,也頗有汪氏風范:卅年,昆明雨季的開始時候。

汪先生復出后的小說作品,許多都能從“少作”中找到影子,甚至還有直接重寫少作的。但將其詩歌作前后比較,變化真大。汪曾祺四十年代的詩作,主要是新詩;八十年代以后,汪曾祺也寫過幾首新詩,象征派的影響已經不見蹤影,中國民歌的影響倒是一目了然。后來的他,也曾多處提到過,請寫作者應該多關注民間文學,寫詩應多讀讀民歌。在和石灣談詩歌寫作時,就曾建議石灣“學詩要多讀唐詩和民歌”。看他的作品,就知道汪曾祺自己也用創作如此實踐著。

通覽汪先生創作生涯所寫的詩歌,真正寫得多的還是舊體詩,而且基本都是一九八〇年以后所作,其中又以酬贈詩、題畫詩、記游詩等題材作品居多。汪曾祺及其前后的一代人,舊學底子扎實,寫起舊體詩來,都很不俗,雖戲稱“打油詩”,但讀起來,余味不散。

汪曾祺本質上是詩人,不僅因為他寫了為數不少的詩,更因為他的小說、散文都是詩意的。但汪曾祺的詩還沒怎么引起注意,尤其他的一些舊體詩,或自嘲,或抒懷,是他許多其他題材作品所未有的。看他的一些自壽詩,常想起周作人。莫非是因為前段時間剛讀過《知堂雜詩抄》之故?事實上,汪曾祺是很關注周作人的。一九八三年,他聽說《周作人回憶錄》出版了,在給湖南文藝出版社總編輯弘征的信中,請弘征幫代購一本。一九九二年,汪曾祺在《文學自由談》第二期上發表了《讀史雜詠》五首,其中一首寫的就是周作人:蛺蝶何能揀樹棲,千秋誰恕錢謙益。趙州和尚一杯茶,不是人人都吃得。其他四人寫的分別是:何其芳、廢名、林徽因、沈從文。

沈從文八十歲生日時,汪曾祺有詩贈給他的老師,就是那首“猶及回鄉聽楚聲,此身雖在總堪驚”,《沈從文先生在西南聯大》《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中都有提及,汪先生自己大概也頗為滿意,在給弘征、林斤瀾的信中都專門抄寄過此詩全文。其中,給林斤瀾的信中還寫到,“聽說他一家看了都很高興,大概是因為寫得比較貼切。”

一九八七年,在云南的筆會上,他隨手贈詩給李迪:草帽已成蕉葉坡,倭衫猶似菜花黃。幾度潑濕吉祥水,本性輕狂轉更狂。當時的筆會,作家先燕云也在,后來她在《覓我游蹤五十年——汪曾祺印象》中對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有比較詳盡的記錄:筆會途中小憩,菜花金黃,李迪頭頂破帽,身著黃色日本國襯衫,汪先生見此便贈詩一首。汪曾祺寫詩,常是這樣興之所至,張口就來,雖有游戲的成分,卻飽含著他“苦心的經營”。他的這種苦心經營,是有扎實的學識做底子,所以毫不怯場。

宗璞說汪曾祺的“戲與詩,文與畫,都隱著一段真性情”。有一回,汪曾祺給宗璞畫了一幅畫,“紅花怒放,下襯墨葉”,緊靠葉下有字,是一首詩。汪曾祺在散文《自得其樂》中曾提到過:人間存一角,聊放側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這是一首題畫詩,“畫中花葉與詩都在一側”,“整個畫面在臨風自得的恬淡中,卻有一種活潑的熱烈氣氛”。宗璞將畫中的詩念給父親馮友蘭聽,“聽我念詩后,大為贊賞,說用王國維標準來說,這詩便是不隔。何謂不隔?物與我渾然一體也。”汪曾祺在西南聯大念書時,馮友蘭是西南聯大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大紀念碑碑文即是出自馮先生之手。

在散文《三幅畫》中,宗璞還提到了汪曾祺給她寫的另一首詩:壯游誰似馮宗璞,打傘遮陽過太湖。卻看碧波千萬頃,北歸流入枕邊書。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江蘇的《鐘山》編輯部舉辦太湖筆會,“從蘇州乘船到無錫去。萬頃碧波,洗去了塵俗煩惱,大家都有些忘乎所以。……汪兄忽然遞過半張撕破的香煙盒紙”,紙上寫的即是上面提到的詩歌。仿佛是預言,三十多年后的二〇一七年,已經八十九歲的宗璞發表了長篇小說《北歸記》,成了許多人的枕邊書。

汪曾祺數畫紫藤。其中有一幅是贈褚時健的,畫上當然少不了要題詩:瓔珞隨風一院香,紫云到地日偏長。倘能許我閑閑坐,不作天南煙草王。此時,汪曾祺已經七十六歲,這首題畫詩,很切合受贈者的身份,褚時健當時是云南玉溪紅塔煙草集團董事長、總裁,故為“煙草王”。汪曾祺還另畫有紫藤,并題詩:紫云拂地影參差,何處鶯聲時一啼。彈指七十年間事,先生猶是老孩提。

早在此十幾年前,汪曾祺就畫過紫藤,題的是:“后園有紫藤一架,無人管理,任其恣意攀盤而極旺茂,花盛時仰臥架下使人醺然有醉意。一九八四年五一偶憶寫之。今日作畫已近十幅,此為強弩之末矣。曾祺記。”雖不是詩,卻詩意盎然。即張抗抗所言的“耐人品味”。

寫信的人

一九七七年九月七日,汪曾祺給朱德熙寫了一信。在談完朱德熙女兒朱襄的工作、簡單提及了近況后,汪曾祺興致勃勃地給朱德熙“匯報”了他最近發明的一種吃食:“買油條二三根,擘開,切成一寸多長一段,于窟窿內塞入拌了碎剁的榨菜及蔥的肉末,入油回鍋炸。”緊接著一大段談的都是吃食,近乎占全信的一半,“我三個月來每天做一頓飯,手藝遂見長進。何時有暇,你來喝一次酒”。在信中,汪曾祺說得若無其事,其實在當年四月,京劇團內就給汪曾祺貼出了第一批大字報,后來的一段時間里,汪曾祺在團內都抬不起頭,低頭進出辦公室,并在五月、八月各作過深刻檢查。后來,在《老頭兒汪曾祺》中,他的子女提及這段時間的汪曾祺,以寫字畫畫排遣心中郁悶之氣,寫、畫之外,大概就是琢磨一些吃食,遂有了致朱德熙信中的內容。這個時候的汪曾祺,已經開始嘗試重新拿起筆,寫小說,寫散文隨筆,并在隨后給朱德熙的信中抄錄了《葵》《薤》《棧》等短文,這些文字汪曾祺后來稍作修改,都發表了。

汪曾祺的這些信都收錄在新出版的《汪曾祺全集》中,并獨立成卷。新版全集收到后,我將詩歌卷帶到了辦公室,書信卷放在家中書桌顯眼處,為的都是常翻翻。《全集》的書信卷收錄了汪曾祺的書信二百九十三封,其中少部分為殘簡,時間跨度五十多年。正文前印了一些汪曾祺的照片,此外還有一幅手札,是汪曾祺二十四歲時的字,寫得很好看。

汪曾祺書信的史料價值自不待言,我是把它們作為汪曾祺散文的一部分來閱讀的。最早的一封寫于一九四三年,及其后一九四四年、一九四五年寫給高郵中學同學朱奎元的信寫得都很長,汪氏的語言特色也已經初顯。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二日給朱奎元的信中,汪曾祺說他的小說一般人不易懂,所以想寫點通俗文章,除了零碎小文外,汪曾祺還“有計劃寫一套‘給女孩子,用溫和有趣筆調談年青女孩子各種問題”,并言已經開始著手了;但現在我們遍翻《全集》,也未見這些文章,所以“計劃”終于只是計劃。也是在同一封信中,我們發現汪曾祺已經開始很留意有關顏色和氣味。在晚年,汪曾祺分析沈從文小說以及自己散文時,就以顏色和氣味來類比,是否可以說“顏色”和“氣味”跟著他半個多世紀?

在汪曾祺筆下,女性形象都很讓人難忘,和他的老師沈從文一樣,對女性的書寫都很細膩,很“懂”女性,看他的書信,發現他對女性的關注由來已久。一九四四年,汪曾祺在和朱奎元通信時,就大談女性和地方文化的關系:文化是從女人身上可以看出來的。這被汪曾祺當成了“絕對的真理”。他進而補充說:“你走到一個城里,只要聽一聽那個城里的女人說些什么話,用什么樣的眼色看人,你就可以斷定這座城里有沒有圖書館,有沒有沙龍。”這樣的話,六十歲以后的汪曾祺大概不會這么寫。

作為沈從文的得意門生,汪曾祺和他的老師間的通信真是少得可憐,《全集》中就收錄了一封,就是現在常被提到的寫于一九四七年七月十五日、十六日的長信,具有多方面的史料價值。在恩師面前,汪曾祺的臧否人物,絲毫不減銳氣:“梁宗岱老了,不可能再‘力量力量的叫了”,“李健吾世故”,“鄭振鐸、葉圣陶大概只會說出‘線條遒勁,表現富戰斗性之類的空話來”,“倒不如還是郭沫若來一首七言八句”,“我恨像吳晗那樣的人一天談‘一多一多”。也是從這封信中,我們知道沈從文是有寫聞一多傳記的計劃的。后來,當然也沒有寫出來。

汪曾祺喜歡看雜書,在這方面他也有專門的文章。但汪曾祺也不只是“看看”,還會“做一點卡片或筆記”,他的《讀民歌札記》即來源于在沙嶺子時做的筆記。在給楊香保的信中,他還透露曾經在幾本樂府詩集的天地頭和行間,“用圓珠筆密密麻麻地作了批注”,可惜后來被抄走遺失了。其實,汪曾祺看書作眉批,是早已有之的。早在一九四一年寫的新詩《消息》中,就有這樣的附記:這是從日記里,從偶然留下的信札里,從讀書的眉批里,從一些沒有名字的字片里集起來的破碎句子……

最近,出生于江蘇東海的作家徐則臣出版了寫運河的長篇小說《北上》。在接受采訪時,徐則臣談到了寫作的初衷:“對于一條日常生活中的運河、一條文化意義上的運河,對于運河的歷史和現在,我慢慢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就希望能夠好好寫這條河,把大運河作為主角推到小說的前臺來。”這部長篇小說的寫作,源于徐則臣“自身對水的感情以及在運河邊的生活經歷”。在這里提及徐則臣和《北上》,是因為汪曾祺早有寫寫運河的打算。在一九八三年,和陸建華通信時,汪曾祺就表達了想回高郵住一段時間的想法,主要是“想寫寫運河的變遷”,并覺得用“半年了解材料,肯定是不夠的”。徐則臣的《北上》就寫了四年。

陸建華在汪曾祺復出之初就寫了不少論汪曾祺作品的文章,書信往來時也常就作品進行溝通。一九八一年,汪曾祺就給陸建華以提醒:“一個人對一個地方、一個時期生活的觀察,是不能用一篇東西來評量的。單看《受戒》,容易誤會我把舊社會寫的太美,參看其他篇,便知我也有很沉痛的感情。”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汪曾祺回答了陸建華關于《葡萄月令》的三個問題,這一封信簡直就是一篇關于《葡萄月令》的創作談,尤其是對第三個問題的回答,可作為汪曾祺的散文觀來看:“不要寫自己沒有感受過的景色、自己沒有體驗過的感情。最怕文勝于情,有廣告式的感傷主義的調子。散文要控制。要美,要實在。寫散文要如寫家書,不可做作,不可存心使人感動。”汪曾祺不僅寫散文如寫家書,在寫家書時也如寫散文,在美國愛荷華寫作計劃期間,他寫給夫人施松卿的家書,就是一篇篇很好的散文。

一九八五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汪曾祺的小說集《晚飯花集》。我們現在看到的初版本的封面是重印的。如今,這本《晚飯花集》已經一書難求,它的版權頁標的出版時間是一九八五年三月,其實直到五月都還沒印出來。在一九八五年五月二日寫給口腔科醫生宋愛萍的信中,汪曾祺透露了原因,原來出版社將封面上汪曾祺的名字印錯了,只好重印封面。在當年六月五日給宋志強的信中,汪曾祺又提及此事,并進一步說將作者姓名錯印成了“常規”,只得“把印好的封面全部撕掉,重印,重訂”,“一拖恐怕又得兩三個月”。真是錯得莫名其妙。徐強的《人間送小溫——汪曾祺年譜》中未提封面錯印之事。那么,《晚飯花集》是何時印好的呢?具體時間還有待考證,但在《人間送小溫——汪曾祺年譜》一九八五年七月條目中,徐強如此記錄:《上海文學》副主編楊曉敏攜編輯姚育明來訪問并約稿,以《晚飯花集》題贈并留客吃飯。第二年一月,汪曾祺將《晚飯花集》分三包寄給高郵的親友,在寫給金家渝的信中,專門請他代向故鄉人解釋:這是小說,不是報告文學,更不是傳記,所寫的事很多是虛構,希望大家不要信以為真,不要一件事一件事去核對。汪曾祺遇到的“尷尬”,早在五十多年前的一九三〇年代,沈從文也遇到過,那時沈從文寫給王際真的信中就說,“我不歡喜熟人看我的文章,也是想掩丑的意思。”

前兩年,我曾寫過一篇《汪曾祺被退稿》的文章,列舉了一些汪曾祺被退稿的經歷,當時汪先生的許多書信還沒披露。隨著更多史料的發現,深感那篇拙作還有修訂的余地。一九九五年,汪曾祺已經“大名鼎鼎”了,但還依舊遭遇著被退稿,而且稿件還是被對方約去后退稿的。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在致琛子的信中,汪曾祺對此不吐不快:“《窺浴》曾為《沈陽日報》拿去,主編不敢用,這很好,我干嘛要到沈陽這樣的土地方去發表一篇東西!”收信人琛子,全名劉琛,當時還不到三十歲,是廣州白馬廣告有限責任公司總監助理,約汪曾祺寫廣告冊《西山客話》的就是她。

后來因為編輯新版《汪曾祺全集》,汪曾祺家人為收集書信聯系到了劉琛。劉琛將書信和《西山客話》手稿拍照發給了汪曾祺的家人,直到此時,家人們才知道當時廣告冊只用了《西山客話》很少的一部分。二〇一八年五月,《北京文學》第五期全文刊發了《西山客話》,汪曾祺的女兒汪朝在文前寫了一篇《關于〈西山客話〉》作說明,其中汪朝寫到:《西山客話》寫于一九九三年底到一九九四年初,是廣州白馬公司所作的宣發一部分。當初白馬公司的劉琛來找父親,被我們一口回絕了。汪曾祺哪能寫這個呢?可劉琛很有股韌勁。她畢業于中戲,不知學戲劇文學還是導演,分到北京人藝,居然說沒意思,辭了職南下做廣告,可見很有個性。她說,只有汪曾祺的文字最適合寫這個宣發,別人不行。磨來磨去,她成了父母的小朋友,他們都很喜歡這個鬼靈精的姑娘。更打動人的,是劉琛要求公司開出了“天價”,三萬元,現在不值什么,當時可真不少,發個短篇也就幾百元。老頭覺得值得賣賣塊兒。

當初對汪曾祺和劉琛通信時自稱“老瘋子”還很疑惑,看了汪朝的回憶,尤其提及汪先生夫婦“都很喜歡這個鬼靈精的姑娘”,這才解了惑。劉琛還為《作品》雜志寫了一篇關于“老瘋子”汪曾祺的印象記,為了配合這篇印象記,汪曾祺將《窺浴》給了《作品》雜志,并刊發在一九九五年第九期上,同期還刊發了汪曾祺的畫作。在給琛子的信中,汪曾祺直言“寫老瘋子的文章很流暢,但我不太滿意,對我的思想性格寫得不深”,信后的落款是“老瘋子”。哈哈,真是個老頑童。

寫吃的人

關于吃,汪曾祺會做,也會寫,當然更會吃。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汪曾祺“賦閑”在家,心情苦悶,書畫排遣之余,就是琢磨吃食。凡事就怕認真。對于吃這件事而言,汪曾祺是很認真的,在他琢磨出油條塞肉回鍋后,忍不住寫信和老友朱德熙分享,并邀請他來吃。一九八七年,他終于在散文《家常酒菜》中專門寫出了這道“塞餡回鍋油條”。

除了塞餡回鍋油條外,汪曾祺還“發明”過菜譜所未記載的菜。有一年春節時,汪曾祺加了一道菜:新采未開傘的平蘑切成薄片,加大量蒜黃、瘦豬肉同炒。對這道菜,汪曾祺有一點沾沾自喜,因為“平蘑片炒蒜黃,各種菜譜皆未載”。據說汪曾祺老家高郵的一些飯館有一桌“汪氏家宴”,是以汪曾祺飲食文章為食譜做出的“家宴”。我曾途經揚州,與高郵擦肩而過,汪氏家宴也未能如愿地吃到。

也是在給友人的信中,汪曾祺表達了退休后想“搞一本《中國烹飪史》”的計劃。然而,終究只是想法,未見他動筆。但他平時看書,很注意搜集這方面的材料,對各種食譜菜譜以及寫飲食的文章尤其留意。你看他寫“膾”,便知留意此類文字久矣。他寫《切膾》《宋朝人的吃喝》等文章,靠的都是平時閱讀的積累,要知道那個年代可是沒有網絡檢索。

一九八七年,汪曾祺去美國參加愛荷華寫作計劃,在給夫人施松卿的家書中,也常提到吃食。其中一九八七年九月四日的信,近乎一半都在說吃的東西,他不信“雞據說怎么做也不好吃”的邪,告訴夫人要“做一次香酥雞給留學生們嘗嘗”。在美國期間,汪曾祺和古華住一起,汪曾祺掌勺,古華負責洗菜刷碗。炊具不足,汪曾祺深感不便,在給施松卿的信中讓施請人給他帶“菜刀、搟面杖,一口小中國鍋及鏟子”。嗨,汪老頭兒真講究。他也有不講究的時候,在廣西參加文學筆會,他和賈平凹放著大酒店的飯不吃,跑到酒店外面吃老友面,三十年后賈平凹對此還記憶猶新。和林斤瀾在四川樂山,其他作家都進了大館子,他們卻“鉆進一家只有穿草鞋的鄉下人光顧的小店,一人要了一碗豆花”。

在另一封信中,汪曾祺也不忘給夫人匯報:昨天我已為留學生炒了一個魚香肉絲。美國豬頭、雞都便宜,但不香,蔬菜肥白而味寡。大白菜煮不爛。魚較貴——你看,吃貨汪曾祺,走到哪里對吃都這么認真。南朝鮮人的鋪子為汪曾祺在美國掌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為這里佐料很多,“甚至還有四川豆瓣醬和醬豆腐”。汪曾祺發現“豆腐比國內的好,白、細、嫩而不易碎。豆腐也是外國的好,真是怪事”!美國的豆腐真的深得他心。汪曾祺可謂豆腐行家,對豆腐也有深情,專門寫過散文《豆腐》,還寫過不短的詩歌《豆腐》。在晚年,汪曾祺的食道有一小靜脈曲張,不能吃硬的食物,連蘋果都要搗碎了才能吃。這也難不倒汪曾祺,他在《〈旅食與文化〉題記》中提及此事時寫到:“幸好還有‘世界第一的豆腐,我還是能搗鼓出一桌豆腐席來的,不怕!”話雖如此,但對汪曾祺來說無疑是一種煎熬,在寫完此文后不到三個月,汪曾祺逝世。

汪曾祺曾夸口說他什么都吃,于是遭到過兩次捉弄。一次是因為香菜,汪曾祺原來是不吃香菜的,但海口已經夸下,只好咬牙吃了;之后他就開始吃香菜了。還有一次是不吃苦瓜的他,朋友請客只有涼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湯三個菜;從這頓飯開始,汪曾祺就吃苦瓜了。從吃香菜、苦瓜的經歷,汪曾祺體會到了“有些東西,本來不吃,吃吃也就習慣了”,并進一步感悟到: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對事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其實,在此前,汪曾祺就有過這樣的觀點,將吃和文學聯系起來,總結出其中的哲理,并寫下了《吃食和文學》《揉面》等文章。

當然,也有汪曾祺招架不住的,那就是魚腥草的生魚腥味。看他的文章,好像也僅僅是“招架不住”,還是照吃不誤,所以他走在哪里都很習慣,走南闖北,上高原,去草原,都能嘗鮮,吃一些未吃過的食物,聽一些未聽過的掌故。

看汪曾祺的飲食文章,容易讓人“對吃過的東西有所回味,對沒吃過的有所向往”。昆明東月樓的鍋貼烏魚,雖只有幾筆,卻寫得很饞人。此外,還有家常的酒菜,諸如干貝吊湯煮干絲,拌菠菜,扦瓜皮,芝麻醬拌腰片……他的許多文章,也常能引起鄉思。汪曾祺的故鄉高郵離我的故鄉桐城不很遠,許多食物的吃法、叫法都一樣,豌豆叫庵豆,將“煮熟的大粒蠶豆用線穿成一掛佛珠,給孩子們掛在脖子上,一顆一顆地剝了吃”,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時代。他寫到的地瓜,也是少時我們在鄉村常吃的食物,或做菜炒著吃,或做水果,撕掉皮,直接啃吃。他寫螺螄,提及螺螄弓,句子一拐,直接拐到了“我在小說《戴車匠》里對螺螄弓有較詳細的描寫”,于是只好把《戴車匠》翻出來重新看一遍。這也是一種閱讀的樂趣,如吃美食。在《食豆飲水齋閑筆·紅小豆》的最后,汪曾祺來了這么一句:我的兒子會做夾沙肉,每次很都成功。簡直是神來之筆。

到了一個新地方,汪曾祺最想逛的不是書店、不是百貨公司,是菜市場,“看看生雞活鴨、鮮魚水菜、碧綠的黃瓜、通紅的辣椒……”這真是一種癮。有一回,汪曾祺在菜市場買牛肉,遇到不會做牛肉的中年婦女,他于是“盡了一趟義務”,給她講了一趟牛肉的做法,從清燉講起,到紅燒、咖喱牛肉……不知這位婦女是否會覺得眼前這個老人是哪個館子的資深大廚。汪曾祺的家中常有客登門拜訪,尤其年輕作家慕名而來,汪曾祺都要露一手,留客吃飯并喝幾杯,此時的汪曾祺只是動幾筷子,然后看著客人吃,偶爾抿幾口酒。

汪曾祺是喜歡做一點菜的,他覺得對于長期伏案的作家來說,做菜是一種調劑,是一種休息。汪曾祺給《學人談吃》《吃的自由》等飲食書寫過序,還動手編過《知味集》,這是一本作家談吃的書,請汪曾祺來編,再合適不過了。

責任編輯:吳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很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成人www|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欧亚日韩Av|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成人亚洲天堂| 欧亚日韩Av| 欧美笫一页| 中文字幕va| 97国产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另类| 亚洲第一色网站|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 精品国产网|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五月婷婷综合色|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h网站在线播放| 免费看a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欧美日韩福利| AV网站中文| 婷婷激情亚洲|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欧美精品1区| 欧美97色|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18p| 欧美色综合久久|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永久天堂网Av|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五月天久久综合|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aaa国产一级毛片| 性69交片免费看|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18禁秘|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免费无遮挡AV|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婷婷色狠狠干|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天堂网|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亚洲人成网址|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啪啪永久免费av| 国产啪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