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婷婷
面對疫情,遠程辦公成了眾多企業的剛需。在爆發式增長中,“遠程辦公的風口來了”這類論調不絕于耳。
一場全民防“疫”戰,倒逼企業采用移動化辦公方式,讓遠程辦公熱潮下的機遇和隱憂隨之而來。
突然而來的“在家辦公”,手忙腳亂的不僅是白領們,還有線上服務的技術提供商。對于阿里和騰訊來說,看上去是“釘釘”和“企業微信”的較量,背后其實是阿里云和騰訊云的比拼。
“企業微信”提供的數據顯示,2月10日上午,它迎來最強大的一波開工、上課需求,服務器請求上漲超過10倍。當天,企業微信還專門為教育行業升級“群直播”的功能。此外,為了保證軟件能夠正常運轉,會議產品“騰訊會議”從1月29日到2月6日,8天擴容了超100萬核,足以支持全球5000萬人同時在線開會。
阿里“釘釘”的工作人員則透露,為了確保網絡通暢,技術人員連續兩天在“阿里云”上緊急擴容網絡和計算資源,利用彈性計算資源編排服務(ROS)迅速新增部署了兩萬臺云服務器,24小時值班保系統穩定,以支撐用戶暴增的需求,最大能支持302人同時進入會議。這一切的背后,“是一筆天價的開支”,提供給用戶都是免費的。

據公開資料,這幾天,“釘釘”的下載數量在蘋果商城居高不下。“釘釘”于2014年籌備開發,2015年1月正式運營。早期是針對中小企業提供的一種“共創”模式,解決中小企業內部溝通、協同辦公的問題。隨后,釘釘用戶逐漸擴展,目前已基本覆蓋全行業。
而“企業微信”最早則是為了企業內部的連接,同時,日常辦公場景的需求和痛點也是眾多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截至2019年,“企業微信”在醫藥、保險、汽車、銀行、能源等行業的Top10企業的覆蓋率平均達80%以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14款產品為疫情期間的線上辦公提供服務,在此次疫情期間,各款軟件都給出相應的免費權益,目前僅有阿里釘釘和企業微信全部免費。
遠程協同辦公軟件實現的高清視頻化、移動化,讓辦公變得隨時隨地,員工不再局限于辦公室的物理空間,也能創造價值,也更能平衡工作和個人生活。在理想的條件下,遠程辦公是能讓企業和員工雙贏的工作方式。 不過,這一轉變在現實中并沒有這么容易,會遭遇到管理、信任、效率多方面的牽制。
對部分行業來說,遠程辦公并非剛需,有多種現實原因造成這一辦公模式難以全面普及。
——“軟環境”干擾多,影響遠程辦公體驗。在一些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看來,相比網絡、設備等“硬條件”,“軟環境”對遠程辦公的體驗影響更大。
“人們居家辦公,如果長時間扮演多種角色,難免身心俱疲。”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陳云松分析說,遠程辦公使得原本比較清晰的工作和家庭之間的邊界趨于模糊,這進而導致角色模糊。
無法見面帶來的不確定感,甚至引發了老板與員工之間的“信任危機”。有的企業員工抱怨,“如果你在線兩個小時沒有動靜,老板就會擔心你是不是沒在工作。因此,大家不得不變著花樣證明自己在工作。”
——實體企業對線下辦公依賴性更強。“我們公司無論是生產還是銷售,都需要依賴線下,遠程辦公難以成為線下辦公的替代品。”江西一舟數據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榮坤介紹,他們是一家生產通訊網絡線的實業公司,停工停產讓他很著急。隨著復工復產不斷推進,他們企業的返崗率已經達到95%以上,如今看著機器運轉,他懸著的心有了著落。
——挑戰企業現有管理模式。對企業管理者來說,遠程辦公還涉及員工工時計算、工作質量把控等多方面的問題,許多企業現有管理模式,并不適應常態化的遠程辦公。
“疫情一結束,我會讓遠程辦公的員工全部返回公司上班。”江西新干華興箱包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水鵬說,受疫情影響,工廠的流水線已經“斷”了,400多名員工只有企業電商銷售部的20名員工遠程上班。
“雖然遠程辦公也幫助企業在二月份完成了一定的銷售量,但管理效率太低,本來當面和大家說一聲就好的事,可是遠程辦公卻需要反復通知。”李水鵬說。
便利性和安全性,往往是一對矛盾,遠程辦公也不例外。
遠程辦公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一方面為穩定社會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給信息化系統帶來巨大的安全挑戰。
奇安信安全專家張澤洲表示,遠程辦公迅速普及,但因為研發時間過短,網絡安全卻成為被嚴重忽視的一面,網絡安全規劃及措施嚴重滯后。這就帶來了全新的安全風險,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網絡暴露面的增加。為了支撐遠程辦公,更多的業務系統需要對互聯網開放,無論是通過端口映射將業務系統直接開放公網訪問,還是使用VPN打通遠程網絡通道,都是對原本脆弱的網絡邊界打上了更多的洞,敏銳的攻擊者一定不會放過這些暴露面。其次是接入網絡的人員、設備、系統的多樣性呈指數型增加。遠程辦公模式允許員工、外包人員、合作伙伴等各類人員,使用家用PC、個人移動終端,從全國各地全天候的遠程訪問業務。參差不齊的終端接入設備和系統,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各種接入人員的身份和權限管理混亂,這些都會給企業網絡帶來極大風險。最后是數據流動的復雜性。企業的業務數據在復雜的人員、設備、系統之間頻繁流動起來,原本只能存放于企業數據中心的數據不得不面臨在員工個人終端的留存,企業數據和個人數據甚至混在一起,企業數據的機密性難以確保,數據泄露和濫用風險大幅增加。
可見,遠程辦公的復雜性導致企業已經不存在單一的、易識別的、明確的安全邊界,或者說,企業的安全邊界已經被瓦解,傳統解決方案難以應對。尤其是近年來外部攻擊的規模、手段、目標等都在演化,有組織的、攻擊武器化、以數據及業務為攻擊目標的高級持續攻擊屢見不鮮,可以說企業的網絡安全邊界原本就已經很脆弱,遠程辦公讓這種脆弱性雪上加霜。
張澤洲分析認為,按照目前遠程辦公的井噴式增長趨勢,未來1~2年,將是企業網絡安全事件的集中爆發期,如果不及時采取對應的安全措施,損失將不可估量。
資料來源:《南方周末》2020年2月12日、微信公眾號“半月談”、鳳凰網、中國青年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