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鈞天 周強
近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6部門接連通報兩批各地在整治中介機構亂象中查處的違法違規典型案例。其中,虛假房源問題尤為突出。
記者在上海、廣州等地調查發現,目前二手房中介利用虛假房源等方式謀取利益現象較為普遍。專家建議,監管部門應通過嚴查違法違規行為猛藥去疴、集中整治,形成監管的長效機制,由此根除病源,有效遏制中介行業亂象。
2019年,住建部等6部門開展了整治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工作。北京、上海等多個熱點城市也開展了專項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
針對網絡上的虛假房源信息等問題,從2018年9月開始,北京市持續開展網絡房源信息“周周查”行動。一年多來,北京市住建委先后約談相關互聯網平臺20余次,下架違法違規房源信息102萬余條。
北京市住建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北京市通過公開曝光、責令改正、行政處罰、暫停發布房源信息等措施,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房地產經紀機構進行查處。比如,針對違法違規發布房源信息的機構,北京市下架房源信息并暫停其發布權限1至3個月。違規發布房源信息 3次以上的,則不得再通過互聯網交易平臺發布房源信息。
2018年9月以來,上海市也重點打擊發布虛假信息行為,包括捏造、散布不實信息,誤導購房人等行為。對于查實的違法違規機構,采取暫停金融服務、暫停商業銀行與其業務合作、暫停合同網簽資質、納入工商重點監管名單等措施。
除重拳加大處罰力度外,加強房源信息發布管理機制也是各地的重點整治內容。如北京市要求發布平臺履行“審核義務”,禁止出現違法違規、虛假、重復和“僵尸”房源信息。要求發布住房租賃信息的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及從業人員應“持卡發布”,即信息發布人員應持有從業人員信息卡,并應編制房屋狀況說明書且留存相關資料備查。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二手房中介利用虛假房源等方式謀取利益現象仍然屢禁不止。近期,住建部等6部門連續通報違法違規典型案例。北京查處了10家違規發布房源信息的房地產經紀機構。廣東消委會公布的“2019年房地產中介服務專項調查”顯示,房源價格顯著低于市場價、圖片模糊或夸張、中介推搪房子不能看等多項問題均占比三成左右。
記者登錄房天下、58同城等網站和App發現,在二手房租售板塊,仍有不少房源以虛假信息或不實價格等方式進行虛假宣傳。記者分別在上述網站選取了2套剛剛更新過的房源并致電要求看房。一家中介說“該房源剛剛賣掉”,建議看看“不在一個樓層的同一戶型”;另一家中介說“戶主臨時提高了售價”。
已售或已租房源故意不下架更是中介行業的常規套路。“已經成交的好房源,先不急著從網上撤下來,多掛幾天,自然會有顧客來問,到時再引導他們租售我們手上的房源。”北京一家資深中介從業人士透露,如果一套房源已經有買家表示了意向,中介往往仍然選擇繼續留幾天,用以招攬生意。
此外,房源信息描述與實際不一致的情況也較為普遍。房源照片、地點、裝修布置、家具電器、所處位置、學位信息、周邊配套等信息與實際不符的問題均不同程度存在。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中介機構之所以在網絡上發布不實房源,主要是為了在房源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吸引更多消費者。
“虛假房源只為吸引更多的顧客去門店。”一位從事房產中介工作多年的人士告訴記者,房產中介行業競爭激烈,幾乎每個小區門口都有中介門店,有的熱門小區門口甚至有三四家。如何吸引租房者、購房者來門店,就成了房產中介做成生意的“第一步”。
“在安居客、房天下、趕集網等網絡平臺上,會掛出價格超低的房子,先把顧客拉到店里,然后說房子已經租出或者賣出了,再推薦其他的房子。”上海集中式長租公寓運營商V領地CEO周君強表示,這種“先把人拉到店里”的套路,已經存在多年。
“很多年輕人選房,都愿意在網上搜,誰能在網上‘抓人眼球,誰就能做成生意。房源照片是假的,價格也是假的,只為了把人拉進中介的營銷套路里。”
易居中國董事局主席周忻認為,不少房產中介不愿上架真實房源的原因之一,是為了壟斷房源,怕手上的房源被其他中介爭搶,從而導致被“飛單”。“房產中介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爭搶房源也是中介機構的重要工作內容,甚至不少熱門小區的房源是靠業務員蹲守出來的。一旦一家機構發布了真房源,就會被其他中介盯上,通過價格戰、服務戰甚至不正當手段把房源搶過來,力爭在自家平臺成交。”
從業人士認為,管理經營不規范也是虛假房源出現的重要原因。
“無論是已經賣出租出的,還是接近成交的房源,按道理來說都應該從網上和中介的門店中撤掉,但實際操作中很少有中介門店能這樣規范。”不少受訪房產中介均表示,未及時更新的房源滯留在平臺上就成了“假房源”。
業內人士建議,監管部門應從制度上杜絕行業惡性競爭,才能根治虛假房源。
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入開展整治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工作。同時以此為契機,把建章立制和解決問題統一起來,從加強房源信息發布管理、規范住房租賃合同、建設租賃服務平臺、建立糾紛調處機制等方面研究制定整頓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文件,鞏固深化專項整治成果。
中原集團首席運營官李文杰表示,中介行業的流動性比較大,要加強從業人員信用系統建設,通過加強對人員的管理,提升整個行業的服務水平。“目前我國從事銷售經紀業務的中介人員超過100萬人,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平均年齡不到25歲,超過一半的人員學歷不高于大專,尤其在中小城市,中介人員良莠不齊的現象更為明顯。中介人員管理難度較大主要是因為缺乏相應的法規,建議監管部門制定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的管理制度。”
上海市住建委表示,在長效機制方面,上海市將把企業、個人的違法違規行為信息依法依規納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逐步建立健全以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為基礎的長效管理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摘編自《瞭望東方周刊》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