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筆者作為任課教師和輔導員,在教學過程和班級管理工作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一門課程之初,就有一個誤區(qū),認為平時不學習、期末復習時任課老師會給考試范圍,只要背一背就可以順利通過考試。為了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筆者針對如何進行有效的期末復習提出一些方法建議。
關鍵詞:高職教學;期末復習
在筆者擔任輔導員和任課教師,在多年接觸學生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任課教師在上第一次課都會提到考試成績分配,平時成績占到30%-60%,期末考試成績占40%-70%,合計是100分。當然,也有的教師期末成績?nèi)渴瞧綍r成績的累計,這種情況不在本文研究之列。
一、高職學生對期末復習的看法
從筆者與學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學生感覺期末復習就是任課教師給劃劃范圍,而且希望老師把具體題型列出來,甚至一個題一個題講答案,例如:單選題、多選題的答案就得是原題連順序號變化了都不行;判斷題也得具體到對還是錯,只記住答案不去管對還是錯的原因;簡答題和論述題要逐條給答案;案例分析和材料分析題這樣很主觀的開放性題目,任課教師僅僅講分析思路是遠遠達不到效果的,學生根本不想自己整理答案,直接放棄。種種學生的想法,讓教師很是沮喪,似乎一個學期的教學都是白費,學生只是在乎復習的這兩節(jié)課,甚至有的學生復習都不來上課,要么照其他同學的復習資料抄一抄,更有甚者直接復印學習認真的同學的復習資料。學校要求任課教師不可以給學生劃考試范圍,但是任課教師也很困惑,不給范圍的科目及格率很低,學校又要求優(yōu)秀率和及格率,讓教師控制不及格人數(shù)。教師之間對于不同科目的復習方式不同也會造成師生關系緊張,嚴格遵守學校要求的老師不給劃范圍,不太在乎學校規(guī)定的老師就可以把答案都原封不動地給學生,造成前者不及格人數(shù)大大多于后者,學生背后都會罵前一種老師,此外,從及格率指標反應一個老師的教學效果也會不客觀了,難道及格率低的老師就沒有認真教學嗎,真實情況可能恰好相反。
二、轉(zhuǎn)變期末復習的途徑建議
1.教師提高思想認識。教師在學期第一節(jié)課就明確提出考試方案,加大平時成績比例,可以提高到70%,讓學生開始就認識到這門課程要認真學習,不是期末背背復習題就能通過的。樹立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要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作用及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出來。把“老師要我學”轉(zhuǎn)變成“我要學”,自主性是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得學生逐步養(yǎng)成堅強的意志和自信、自尊、自強、勇于創(chuàng)新的性格。營造學生主體性發(fā)展的課堂氛圍,教師應注意自身角色的定位,樹立民主、關愛的觀念。教學民主是現(xiàn)代民主意識在教室身上的魅力折射。學生向教師學習新知,又在調(diào)動自己的潛能思考、質(zhì)疑、解難、創(chuàng)新。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處于活躍的發(fā)展狀態(tài)。學生重視了學習過程也就看淡了期末考試那一張試卷的分量,自然不再會要求任課教師劃范圍,也就達到了學習的目的和效果。全體教師統(tǒng)一認識,都是一個要求,也就不會造成學生和某位任課教師之間的矛盾了。
2.改進復習方法。復習是否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改進包辦代替式的復習方法。在復習中,除了對知識進行歸類復習外,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教師劃定復習范圍或確定復習重點、難點,學生依據(jù)課堂筆記,平時作業(yè)和相關學習資料,列出復習提綱,自行復習。此階段,學習支配權應屬于學生,教師只是適時做一些提示。第二階段:學生之間看展“打擂”活動,第一個擂主,由學生自薦上場,根據(jù)自己所確定的重點、難點進行擺擂,由全班同學競答,或者指定作答,優(yōu)勝者為下一輪擂主,繼續(xù)擺陣,此階段,教師是導演,是參謀,是顧問,調(diào)節(jié)好課堂氣氛,維護好課堂秩序,還要作出客觀評價,對學生不正確的問法要給以糾正;對沒有掌握好的問題,要引導討論;對提問巧妙、見解獨特、回答正確、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給以積極的表揚。第三階段:師生共同總結、歸納本次復習要點,交流、推廣先進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復習動機和態(tài)度。教師針對學生暴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的放矢地強化練習。例如:《中國對外貿(mào)易》專業(yè)課程,講到中國改革開放進程內(nèi)容,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復習時去描述開放的步驟,這樣做不僅讓學生感受到開放的偉大意義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還鍛煉了學生分析總結開放的總體特征,而不是教師告訴學生開放先開放四個經(jīng)濟特區(qū),然后是14個沿海開放城市等等,約束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剝奪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講的口干舌燥,學生根本沒聽或者左耳聽右耳冒。教師采用的復習方法盡可能生動形象、靈活多樣。
3.復習內(nèi)容的開放性。實施開放式復習,讓學生自主選擇復習的內(nèi)容和形式,自己總結復習的方法,教師的任務在于“宏觀調(diào)控”,把握復習的方向和進度,進行適時的引導和點撥。復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組織小組交流,沒復習一類知識,讓學生總結自己在復習中的新收獲和成功的復習方法。復習完教學過程中,師生以合作者的身份共同完成某項任務,沒有一言堂,沒有專制,合作者的身份激勵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深入理解體會,然后形成個人意見或者小組意見,與大家分享,樹立一種主體意識下的責任感。教師激活學生的的主題意識,把自評和互評的權力教給學生,使得學生的身心始終處于主動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
三、結束語
在高職教學活動中,強化學生的自主性是發(fā)揮學生能動作用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對學習過程的興趣,發(fā)展為對課程內(nèi)容規(guī)律的探究,逐漸把自己的學習與遠大的理想聯(lián)系起來,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逐步養(yǎng)成堅強的意志和自信、自尊、自強、勇于創(chuàng)新的品格。課堂上的種種耗費教師時間和精力的問題也會隨著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增強而大大減少,創(chuàng)設出更和諧的師生關系、同學間的關系,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胡東芳.從“教”者走向“學”者[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0,(12):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