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玲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來源于現實生活,也應用于現實生活,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應該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之中去,從而達到數學應用于生活的目的。小學數學課程標中提出小學數學老師應該充充分的利用小學生的生活知識,引導學生把所學到的數學知識科學的應用的生活之中,去真正的體會數學應用價值,數學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認識方面的能力,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在現實的生活和數學課堂之間架起一道橋梁,數學知識的生活化是新時代數學教學的改革方向,因此,數學老師應該應該把小學數學知識生活化。
一、在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注重數學知識生活化
長期以來,小學數學課本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要來源于,也是數學老師備課的來源和依據,但是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數學生活化,傳統的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相對滯后,與日新月異的現實生活的發展嚴重脫節,教材中的很多的例題和習題,和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脫節比較嚴重,造成了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形成了嚴重的差異,造成了學生數學認識方面的錯亂。
我們農村小學數學老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思想,不受傳統教材的影響,使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有機的聯系起來,使數學課堂生動有趣,使學生逐步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的問題,去研究生活的現象,從而使學生熱愛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借助數學方法來解決”。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老師應該把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讓學生感覺數學知識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活生生的存在,數學知識活生生的存在于生活之中。
比如學習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內容的時候,首先讓學生感覺到在現實生活中面積的存在的概念,而不是直接的讓學生知道課本上的概念,讓學生觀察觸摸身邊的物體,比如自己的鉛筆盒,自己的書桌,自己的課本的各種表面的面積,讓學生在各種三角形和正方形物體涂上顏色,感覺各種物體的大小,讓學生感知在現實生活中物體的面積的大小,這樣在感知現實生活中物體的基礎之上,引出物體的表面或者圍成表面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因此讓學生感覺到活生生的生活現實和數學知識的關系。
在面積單位的學習的時候,讓學生聯系的現實生活中,估算教室的大小,課桌面積的大小,學校操場面積的大小等等,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身邊存在著很多數學知識,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了的親切的感覺,提高學生探索數學知識、探索數學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對于未來生活的巨大的作用和巨大的魅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在練習、作業中,盡量體現數學知識生活化
數學概念的形成是一個由個別到一般的過程,而數學概念的運用則是一個由一般到個別的過程,是學生掌握概念兩個階段。通過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加深、豐富和鞏固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掌握。因此,在教學中善于讓學生運用學到的數學概念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概念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
如學習“年、月、日”以后,讓學生練習:算一算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幾,如果今年的生日已經過了,算一算明年的生日又該是星期幾,再算一算父母今(明)年的生日是星期幾。
又如教學1公頃、1平方千米后,讓學生練習測一測,親自體驗它們的大小。帶領學生走上操場,量一個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感受1公頃的大小;走上大街,步測1000米的長度,試估計以這一邊為正方形的其它兩個頂點分別在什么位置,體驗1平方千米的大小。學生通過練習,體驗到1公頃、1平方千米的大小,感受到數學與自己離得很近,就在自己的身邊。
三、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使之生活化
在新時代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數學知識生活化應該成為一種學習方式,讓小學數學的知識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讓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是有用的,讓孩子們把日常生活的規律進行記錄,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解答,下面是學生的部分的記錄:
1、今天我和媽媽去今日超市購物,買了買了一箱牛奶,每箱42元,買了兩條毛巾,每條6元,買了兩只牙膏,每只5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2、星期日,我和爸爸我和爸爸一起去市場買魚,這條魚四斤,每斤8元,付出了100元,應該找給我們多少錢呢?
3、星期日我和爸爸、媽媽去看新房子。量出客廳長8米,寬4米;房間一長7米,寬3米;房間二長5米,寬3米;房間三長4米,寬3米;廚房的邊長3米;兩個衛生間都是長3米,寬2米。爸爸要我算出新房的面積有多大?
培養孩子熱愛數學和善于觀察數學現象的精神,鼓勵學生運用課堂學到的教學的知識進行主動的思考,把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生活化,讓孩子們記錄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對數學知識的歸納和總結,對數學知識的反思和提高。使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發現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這樣通過生活,通過孩子主動的思考,學會發現日常生活的數學問題并記錄下來,讓數學知識在孩子們的心靈上留下深刻的痕跡,讓孩子們享受生活中數學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的運用。
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學生活中的數學,使數學知識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