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施宇

少年強則中國強,體育強則中國強,青少年的體質健康一直是黨和政府關心的重點,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來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從以蘇聯《勞衛制》為參考到修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 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青少年體質健康測試相應政策不斷完善,青少年身體健康儼然已經成為全社會重點關注的熱點之一。
我國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自實行以來,主要側重于宏觀統計,便于掌握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在國家宏觀政策的正確引領下,青少年體質健康在行政管理體制構建、社會氛圍形成、狀況改善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績。但是,當前體質健康測試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尤其是體質健康測試測評后續服務管理,具體表現在重測試輕服務、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利用率低、沒有良好地干預體質健康弱勢群體等方面。而后續服務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直接決定著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總體質量及其管理的科學化程度,因此本文從體質健康后續服務缺失的現狀出發,挖掘其內部和外部影響因素,結合當前教育現代化要求,提出相應的重構對策。
第一,重測試,輕后續。《標準》適用于全國普通全日制各類學校的學生,它是一套完整的系統,包含測試、診斷評價、運動處方、精準干預、效益監測、效果反饋等環節,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可能導致體質健康測試的效果大打折扣。縱觀大中小學的體質健康測試,重測試,輕后續的問題仍然存在。有的學校的重點在于學生體質健康的測試和數據的整理上報,而在更加重要的反饋和干預環節卻往往缺乏力度。這就容易出現各級各類學校體質健康測試上報成績優良,而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總體下降的情況。這種現狀與體質健康測試中后續服務的缺失無不相關,體質健康測試服務一方面需要全面掌握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另一方面則需要根據掌握的情況制定運動方案,對體質健康弱勢群體實施精準干預,進而切實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
第二,重成績,輕干預。全日制各級各類學校在測試后將數據進行整理后上報體質健康網,學生、學校、教育部門對于體質健康測試的合格率和優秀率都非常重視。學生方面,體質健康測試成績良好及以上方可參與評優評獎,普通高中和大學畢業時體測成績低于50 分者按照結業或者肄業處理;學校和教育部門方面,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是學校和地方教育部門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從學生到學校,再到地方教育部門,其對于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但我們也必須看到,有的學校將體質健康測試數據束之高閣,體質健康數據的反饋和弱勢群體的干預則更加無從談起。一些學校對于體質健康弱勢群體沒有進行進一步的追蹤,而《標準》實施的目的是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整體提升,實施的重點是體質健康測試成績低于60分的體質弱勢學生群體。
內因:個體健康需求缺位。我國體質健康測試體系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即以蘇聯《勞衛制》為參考的階段(1951—1974 年)、自主研制階段(1975—2003年)、與世界接軌階段(2004 年至今),其理念也逐漸從“國家需求”向“健康需求”“健康第一”發展。因此,不管是體系、理念還是目的的發展,都體現出“國家需求”之下青少年個體的人的缺失。這種缺失是歷史遺留問題,導致青少年對于體質健康測試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不足,被動地接受體質健康測試和評價,對體質健康的深層次含義缺乏理解,在具體的行為上則表現出對體質健康測試的方法不了解、對體質健康測試的成績滿足于及格線、后期缺乏運動保健行為等現象。
外因:后續管理機制欠缺。除了內部的青少年個體健康需求缺位原因,后續服務管理機制的欠缺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體質健康后續服務的缺失。從體質健康后續服務研究現狀來看,有的研究著重于模式路徑的探索,這說明體質健康后續服務的管理模式存在較大的問題,只有從管理上解決相關問題,才能真正發揮體質健康測試體系的功效。體質健康測試是一個動態循環的過程,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到全日制大學畢業,體質健康測評自始至終貫穿著整個教育過程。在動態循環的過程當中,其后續管理機制的欠缺導致了整個系統的不完整,故對于青少年體質健康的監測和干預無從說起。

第一,核心素養背景下價值取向重塑。新時代背景下,教育部提出各個學段的學生要大力發展適合其適應社會發展和終身發展的核心素養,其中,健康生活就是其重要內容之一,要求青少年加強自主能力的拓展,注重自身生活和學習的有效管理。體質健康測試后續服務的重構,需要從青少年學生自身價值取向入手,培養青少年學生終身體育和終身健康的正確意識,使其有效管理自身身體健康,提高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縱觀國際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的總體趨勢,已然從單一的體質監測和評估發展到意識和理念的培養,即終身體育意識和健康生活方式理念的培育,充分調動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觀能動性,引導社區、家長、學校同步參與,尤其是強化學校和家長的體育健康意識。
第二,“互聯網+”背景下管理系統重構。隨著全國教育大會的召開以及《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印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成為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旋律。體質健康測試后續系統的重構應著重于系統的現代化和智能化打造,即基于“互聯網+”背景,建立青少年體質健康智能動態數據庫,對于青少年體質健康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對體質健康測試不及格或者弱勢群體實施提前預警,并根據數據庫推送相關運動處方,配合體育教師、家長、社區的運動健康干預,提高對體質健康測試不達標的學生的干預能力,如此構建的線上體質健康智能動態數據庫,將與前期的體質健康測試與診斷無縫銜接,構成完整的體質健康測試閉環生態圈,從外部環境解決體質健康后續服務缺失的問題。
面對體質健康測試中后續服務缺失的現狀,唯有從內因外因兩方面入手,內要積極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終身體育意識,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要融合國內外體質健康后續服務的優良經驗,借助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實現體質健康測試后續服務的現代化,重構體質健康測試后續服務管理模式,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