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岑
初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后,我從普通班上調到重點班。在當晚召開的班會課上,新班主任自我介紹道:“我叫黃燕青,《水滸傳》里的浪子燕青。”
但他的樣子讓人沒法把他和《水滸傳》里的那個糙大漢聯系起來:中等身材,一張國字臉,鼻梁上頂著細框眼鏡,頭發梳得整齊,四六分劉海,腳踩黃皮鞋,身穿黃西褲、白藍條紋襯衫,氣質儒雅,走路的時候步伐總比別人快,腰桿也挺得很直。但他又是其他年級同學口中“兇神惡煞”的代名詞——學長們不怕校領導,就怕這個燕青。
果然如傳言那般所說,他什么事情都要管。穿拖鞋來教室?回宿舍換,不換就沒收。留長發?請假出去剪,當然也可以由他代勞。玩手機?幫你保管到期末。爬墻外出或打架?麻煩你的父母來學校一趟……這對當時的我而言,簡直像“牢獄之災”,因為我自小就不受管教。
小時候因家境貧寒、父母離異,我常被同學們笑話。忍無可忍,我就和他們吵架;吵架不能解決問題,我就揮起拳頭打架。因此我從小染上了一身戾氣,被貼上“壞小孩”的標簽。小學六年級時,老師罰我跪在滿是碎石的水泥地上,指著我的鼻子罵:“你長大后就是社會的毒瘤!”我大聲地吼回去:“我不是壞小孩!”得到的卻是兩個巴掌。初中時我能考上重點班,全靠那點不甘心。
燕青老師知道了我的情況,把我叫去辦公室,問了我很多問題,我低著頭一一回答。許多問題我現在已經記不太清了,只有最后一個問題至今還會在我的耳邊回響:“你怪罪過命運嗎?”
我也記得那一刻我抬起了頭:“不怪,沒用。”
燕青老師似乎很滿意我的回答,拍著我的肩膀說我是個可塑之才。從那時候起,燕青老師屢屢把我叫去辦公室,給我說了很多我從來沒有聽過的為人處世的道理,比如拼搏,比如改變命運。這些新穎詞語的出現,對于剛從小村子出來的我而言,就像在漫漫長夜里抬頭看到了滿天星辰。
燕青老師給我指了一條改變命運的捷徑:考大學。
對于我們這些農村孩子而言,考大學不僅是捷徑,還是唯一的出路。當時的我不相信自己能考上大學,但既然有人愿意相信我,那我就決定聽他的話試一試。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依舊會犯些錯誤,這時候燕青老師就會嚇唬我:“如果不改,就把你下調到普通班。”后來想想,他不會那樣做的,因為他不會放棄自己的學生。可我當時確實被嚇到了——我聽說曾有一個跟我家庭情況相似的學生,因脾氣暴躁頂撞老師,當場被強制下調到普通班。他在普通班里混得不好,初中沒讀完就輟學去了廣東打工,之后再也沒有消息。
我只得強迫自己去改變,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氣,不再理會他人的閑言碎語,也不再無理取鬧。慢慢地,我不再被情緒支配。也是從那時候起,我拿起筆寫一些小故事,那是我夢想的開始。
初中畢業的時候,我拿著紀念冊去找燕青老師寫留言,他給我留了十二個字:專心讀書,認真思考,開心生活。我一直把這十二個字當作寶貴的財富珍藏。
三年后,我考上了大學。
在大學里,我專心進行文學創作,開始在刊物上發表作品,簽約了網站,和同學們進行劇本創作,帶領學校文學社走向更高的平臺,離夢想越來越近,也越來越忙碌。在某個奮筆疾書的夜里,我忽然想起燕青老師,才發覺離第一次見他竟然已經過去了八年,想起過去的種種,有股熱淚盈眶的沖動。
如果不是八年前有人問我怪不怪罪命運,我就不會明白只有靠自己的奮斗才能得到想要的生活,然后下決心重新塑造自己。如果不是他一步一步教導我,耐心糾正我的錯誤,在我失望的時候鼓勵我,我就不會從一個經常與別人打架的壞小孩變成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成年人。
能遇上這樣一位不愿意放棄每一個學生的恩師,真是人生難得的大幸運。我有幸成為黃燕青的學生,所以才得以改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