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磊
摘要? ? 本文闡述了農業價值鏈融資模式,從有助于小農戶參與到農業價值鏈中和有助于解決融資約束問題2個方面介紹了農業價值鏈融資的意義,并提出了農業價值鏈融資的創新模式,以期為助力農村脫貧致富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農業價值鏈;融資;意義;創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 ? F832.4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7-0239-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通過相關研究實踐發現,國際化標準定位和政府重視、跨國公司帶動、良好的營商環境等因素對農業產業融入全球價值鏈有很大幫助,因而農業企業要從國際認證、技術創新、人才培養以及品牌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同時,政府也要進一步發揮好引導及服務作用。
1? ? 農業價值鏈融資模式
事實上,面對不同的價值鏈結構具體表現出來的是兩大利益相關方之間的一種關系,即買方與賣方之間的關系。在價值鏈中,農產品的加工商、出口商和部分分銷商所扮演的是買方角色,有時這種角色的扮演者也極有可能是超市;而沿著這條價值鏈對自己企業的產品做推銷的生產者或者貿易商則是賣方角色。具體地,買、賣2種角色間有以下5種關系。一是現貨市場,生產者會在這里對自己的產品進行銷售,但價格經常會發生波動;二是由買賣雙方簽訂生產采購合同,也就是訂單農業;三是在買賣雙方之間形成一種非正式性質的長期信任以及相互依存的伙伴關系;四是買賣雙方之間促成的利益資本投資,它的主要特點是賣方有著比較高的信用或是依賴性;五是買賣雙方之間已經達成了較為全面垂直的整合一體化。當生產和銷售均受到價格波動或者現貨市場以及需求影響時,投資者更加傾向于在價值鏈中采用合同制或是合伙制結構,這是因為處于這種情況下在價值鏈中具體產生的市場風險是可以控制的[1]。
2? ? 農業價值鏈融資的意義
2.1? ? 有助于小農戶參與到農業價值鏈中
從系統的角度來分析農業價值鏈的融資中所有的參與者或者市場流程,如果是針對由市場進入的可持續性反饋信息體現出來的一致性或是價值鏈參與者等三者之間達成的合作關系往往是進一步踏入大市場的一種技能。然而,對于那些農業市場中產業融資過程中分散出來的小型農戶而言,為了能獲取到一定的資金支持,通常都會借助于實現基地、農業合作社模式化、標準化養殖來展開,借此不斷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與此同時,農業合作社也常常都會向規范化和綜合化的方向不斷前進,幫助農戶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此來有效提升小農戶的組織化程度,進而使農戶的市場競爭力和談判力得到提高,實現小農戶與大市場之間的對接,促使資本逐步向優勢農戶不斷集中。同時,也進一步加速了農戶之間的聯合及重組,使得小農戶的數量逐漸減少,并且規模也越來越大、集化水平也越來越高。因此,集約化、專業化以及組織化的社會化合作經營體系同樣提高了小農戶在現代化農業價值鏈生產中的話語權,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小農戶在農業價值鏈中的參與程度。
2.2? ? 有助于解決融資約束問題
農業價值鏈的實施為農村資金供需問題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實現了價值鏈成員利益的一體化,也為價值鏈成員提供了有效的價值鏈融資支持手段,解放了由于受到金融條件約束的融資需求。然而,要進一步解決農村的金融問題,不僅要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提供對應的金融服務,而且還要尋求處于價值鏈金融體系內部的各種解決方案,充分考慮到大環境下的農業價值鏈,包含商業環境對農業價值鏈以及金融系統產生的各種影響。除此之外,又要求通過金融中介機構的資金改善自身實況。如果資金憑借信貸的方式由鏈條的外部金融機構逐漸流入內部,往往都會對整體性鏈條擴張或是每個農戶的生產活動提供很大幫助,以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2]。
3? ? 農業價值鏈融資創新模式
3.1? ? 培育優勢產業是促進農村地區可持續脫貧的重要保障
自改革開放以來,脫貧攻堅戰略便全面打響了,包含異地搬遷、就業幫扶、科技扶貧以及產業扶貧和金融扶貧在內的各個項目舉措同時在各個地區有效落實。在此過程中,在脫貧攻堅戰略中最具優勢的資源稟賦且極具開發特色優勢的產業被認為是效率最高、造血能力最強和輻射帶動范圍最廣,逐漸發展成了國家脫貧攻堅的主要方向[3]。
產業幫扶無論是從促進地區經濟增長或是有效提高農民經濟收入方面來說都發揮出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地區陸續出現了同質競爭、產能過剩、供需不匹配、產品附加值低、產業競爭力難以維系等現象。對于貧困群體而言,也同樣體現出了全局規劃能力欠缺以及市場信息滯后之間的矛盾,政府在面對這些問題推出一系列政策時,就有許多農戶開始大規模地擴大生產,同時表現出了極其嚴重的同地區不同品質化的現象。比如蔬菜種植,相關數據統計,當前全國范圍內的蔬菜種植面積相較于10年前增長了32個百分點,由于供過于求,大多數種類的蔬菜在價格方面逐漸呈現出低迷的狀態,此時菜價也開始猛降,菜農損失逐步加劇。對于貧苦農戶而言,只要出現了產品滯銷和生產成本回收無力的情況,就會使很大一部分農戶又重新返貧。由于農戶不能及時了解市場行情,導致有很大一部分生鮮產品在短期內賣不出去,政府方面也沒有銷售渠道,產品出現滯銷,甚至爛掉,農戶和政府也無能為力,因而扶貧效果自然而然地就會大打折扣。
3.2? ? 全球一體化為農業產業傳統發展模式提供創新思路
隨著近幾年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逐步加深,開始呈現出國際化貿易幅度的大范圍擴張,因而往往會依照比較優勢來展開跨地區分工合作,將包括投入品采購、生產加工、產品營銷、物流和售后服務在內的整個產業鏈全部鑲嵌到了全球網絡中,把全球區域化產業鏈逐步地融入到了全球價值鏈的產業模式當中,成為了發達國家及新興經濟體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因素。然而,融入價值鏈為地方產業發揮自身優勢實現專業化生產、更快融入金融全球市場以及獲得更多的就業與學習機會提供了極其穩定可靠的保障。究竟以什么樣的方式或渠道才能融入到全球價值鏈當中,對于進一步加速貧困地區的農業產業升級和有效促進農民的穩定收入都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意義[4]。
4? ? 結語
產業興旺是農村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方式,但由于較大規模的產業扶持引起了各種同質競爭、產能過剩、產品附加值低的問題。這就進一步凸顯出了應該如何以創新發展模式來推促農業產業升級,進一步提高競爭力這一舉措的重要性。
5? ? 參考文獻
[1] 李宗瑛.風險對農業價值鏈融資收益分配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8.
[2] 白描.中國精準扶貧的實踐與思考:中國精準扶貧進展與前瞻研討會綜述[J].中國農村經濟,2018(4):140-144.
[3] 陳聰,程李梅.產業扶貧目標下連片貧困地區公共品有效供給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7(10):44-51.
[4] 陳平路,毛家兵,李蒙.職業教育專項扶貧機制的政策效果評估:基于四省雨露計劃的調查[J].教育與經濟,2016(4):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