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峻 孟利前 黃廣學 朱建晨 鄧志峰
摘要? ? 南繁可通過利用熱帶和亞熱帶充足的光熱資源,完成燕麥的加代繁殖,縮短育種時間。本文根據南繁實踐及同行專家的經驗,分析了燕麥南繁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其南繁關鍵種植技術,以期為從事燕麥南繁的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 ? 燕麥;南繁;問題;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 S512.6?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7-0052-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南繁是指將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種材料,在當地秋季收獲后,冬季到我國南方亞熱帶或熱帶地區進行繁殖和選育的方法。這樣一年可以繁育2~3代,可以縮短育種年限,加速育種過程。
海南省三亞市、樂東縣、陵水縣地處北緯18°03′~18°39′、東經108°09′~109°48′之間,常年平均氣溫在23 ℃左右,是玉米、燕麥等作物南繁的理想地區[1]。筆者在海南省樂東地區黃流鎮進行了2年的南繁工作,結合自身的實踐及專家的經驗,對燕麥南繁存在的問題及種植關鍵技術進行歸納總結,以期為今后從事南繁的工作人員提供參考,促進南繁工作的順利發展。
1? ? 燕麥的生長習性
燕麥適宜種植在氣候涼爽、雨量充沛的地區,種子發芽最低溫度3~4 ℃,最適溫度為15~25 ℃,遇到36 ℃以上持續高溫時開花結實受阻。燕麥苗期需水較少,分蘗至孕穗逐漸增多,乳熟以后逐漸減少;燕麥屬于長日照植物,延長光照則生育期縮短。燕麥對土壤的選擇并不嚴格,但以有機質含量較高的黏壤土為好。
2? ? 燕麥南繁存在的問題
2.1? ? 光照不足
燕麥為長日照植物,一般日照時數為14~16 h才可以正常生長,但是海南地區冬季光照時間為11 h,當燕麥種在海南時,對光照敏感的品種則會由于光照時長不足,導致燕麥營養生長茂盛而不能正常開花結實的現象,嚴重時造成顆粒無收。
2.2? ? 整地質量差導致出苗不整齊
海南由于光熱資源豐富,一年可以種植2~3季水稻,當前茬為水稻時,土壤黏重且濕度大,到后期水分蒸發太快,導致土壤坷垃較大,不易破碎,造成土地不平整,播種后容易出苗不全、不齊,有缺苗斷壟的現象。
2.3? ? 病蟲害草害嚴重
海南省冬季氣溫平均超過20 ℃以上,空氣濕度較大,在燕麥生長發育時期,很容易遭受粘蟲、草地螟、蚜蟲等害蟲及紅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危害,若病蟲害防控不及時,會嚴重影響燕麥生長發育及產量;苗期時雜草生長速度較燕麥生長速度快,導致出現荒地的現象。
2.4? ? 鼠害與鳥害嚴重
海南省鳥害、鼠害非常嚴重。鳥害主要發生在燕麥乳熟期,鼠害主要發生在成熟期,防治或防護不及時會造成大幅度減產,嚴重時顆粒無收。
2.5? ? 臺風嚴重
海南臺風比較多,若在11月中旬前播種,燕麥生長發育會受到臺風干擾;但播種太晚,由于3月以后氣溫升高很快,剛好趕上燕麥處于結實期時,會導致燕麥結實率低或空殼率增加,降低燕麥產量。
3? ? 燕麥南繁關鍵種植技術
3.1? ? 種植地選擇
種植區域的選擇是決定燕麥南繁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據楊才[2]研究,海南島不同地域種植燕麥的效果不同,以尖峰嶺、雷母嶺、五指山為界,把海南分作南、北2個生態氣候區,北部生態區,氣溫低、濕度大,不利于燕麥生長;南部生態區冬季氣溫高、光照充足,適宜燕麥生長,在適宜燕麥生長的地區,選擇地勢平坦、沙質土壤、便于灌溉、保水性能好的地塊種植。
3.2? ? 最佳播期的確定
根據海南省氣候資料的記載,最佳播種期在11月中旬至11月下旬,這段時間播種既可以避免臺風襲擊,又可以避免因播種較晚造成結實灌漿期遭遇高溫導致空殼率增多等問題。
3.3? ? 播前整地
前茬為水稻田的地塊,需在水稻收獲之后進行曬田、旋耕翻田,結合耙磨整地時噴灑除草劑,使土地達到平整、細碎、無坷垃,無雜草。
3.4? ? 播種方式
將土地劃分小區,每個小區面積約為15 m2,采取平地播種,密度依據各品種的分蘗力大小確定,行距為25 cm;根據土壤性質確定播深,黏性土壤播種深度為2~3 cm;否則,播種太深易造成出苗不齊、爛種等問題。
3.5? ? 補光
據楊才[2]研究發現,燕麥材料分為光敏感型和不敏感型2種,對于光敏性不強的品種(品系),在整個生育期無需補充,可以正常生長發育;但是對于光敏性較強的品種,需在3葉1心時從18:30到第2天早上6:30進行補光,采用鎢絲等,持續30 d。
3.6? ? 病蟲草鼠鳥害防治
紅葉病主要由蚜蟲傳播,白粉病的發生與田間潮濕郁閉有關,蚜蟲可用25%三唑酮乳油1 200 mL/hm2+25%來福靈1 500 mL/hm2兌水450 kg/hm2噴施,每隔5~7 d防治1次,連續防治2次;白粉病可用20%三唑酮粉劑100 g拌種子50 kg防治[3]。
在整個生育期可以除草2~3次,在三葉期進行第1次松土除草,做到淺除、早除;在拔節前進行第2次松土除草,中后期及時拔除雜草[4]。采用化學除草,可在三葉一心期可以用75%巨星干懸浮劑195~390 g/hm2兌水450 kg/hm2噴霧。雜草危害較重的地塊,可以用50%乙草胺乳油1.5 kg/hm2兌水750 kg/hm2進行地面噴施[5]。
鼠害可以通過撒施誘殺餌料、增設圍欄、田間放置鼠夾和及時收獲等措施防治[6]。采用防鳥網遮蓋是防治鳥害的主要方法。
3.7? ? 收獲與脫粒
在麥穗中上部成熟期時就可以及時收獲,以防鼠害和鳥害,收割后要及時晾曬、脫粒,晾曬不干脫粒易造成幼胚損傷,發芽率降低[7]。
4? ? 參考文獻
[1] 楊曉紅,宋國良,韓冰.燕麥在海南的南繁冬育[J].中國種業,2017(8):41-43.
[2] 楊才.燕麥南繁加光簡報[J].河北農學報,1984,9(1):68-69.
[3] 陳建愛,劉豐華,李全民,等.黃河三角洲濱海鹽漬土燕麥栽培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19,35(2):31-32.
[4] 李天銀.甘肅河西地區飼燕麥豐產栽培技術[J].寧夏農林科技,2018,59(8):14-15.
[5] 皇甫紅芳,李剛,蘇占明.雁門關地區燕麥優質豐產技術要點[J].種業導刊,2019(7):20-22.
[6] 尚文艷,許志興,孫小金,等.食藥飼保健美容多用植物:燕麥的高產栽培技術[J].特種經濟動植物,2019,22(5):20-21.
[7] 李剛,李蔭藩,王慧,等.早熟莜麥新品種晉燕20號的選育與栽培技術[J].山西農業科學,2017,45(11):178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