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蘇尼

陳珂和王志鵬結婚的時候,認識還不到3個月。
新婚燕爾的小夫妻都是甜膩膩的。每天下了班,王志鵬和陳珂湊在一起,商量吃哪家的外賣。飯后,他打游戲,她刷偶像劇,小日子別提多愜意了。
不久,陳珂就發現自己懷孕了。婆婆每天跑來給她做營養餐。懷孕期間,陳珂不能吃油炸的,不能吃麻辣的,酒吧不能進,迪廳就更別說了。本以為生出來就好了,沒想到,日子更悲慘了。晚上,小家伙每兩個小時就醒一次,把她折磨到兩眼發直。白天,孩子睡了,她也想跟著補覺,婆婆卻非要教她做家務。只有娘家媽過來的時候,陳珂才能心安理得地休息。
很快,陳珂就發現,婆婆改變了策略。那天,孩子拉臭臭了,陳珂喊婆婆給孩子洗。婆婆把兌好的溫水拿了過來,讓陳珂自己動手。婆婆說:“我得培養你學會做家務活,這叫授之以漁。”陳珂氣得直跺腳。
晚上,等王志鵬下班回來,陳珂跟他吐槽了半天,他有點煩,說:“媽也是為了你好。”陳珂不干了,把孩子扔給他,就把他攆出了屋。等王志鵬抱著孩子回屋的時候,發現陳珂不見了。她的手機扔在床上,上面是半小時前發出的一條朋友圈:這樣的日子我真是過夠了。
陳珂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半夜了。她喝得醉醺醺的,身上還有煙味。志鵬被她這個樣子氣個半死,吼道:“你還有個當媽的樣子嗎?”陳珂也吼他:“你就像當爸的嗎?自從嫁了你,我自己的生活都沒有了。”婆婆過來攔她,被她隨手一推,差點摔倒。志鵬急了,把媽護在身后,“不想過就別過!”“離婚,誰不離誰孫子!”
第二天一早,兩人就去辦了離婚手續。
離婚后,陳珂帶著孩子回了爸媽家。等孩子滿6個月,陳珂出去工作了。她空閑時間又多了起來,約好友逛逛街,看看電影,晚上回到家,逗一逗孩子,吃著爸媽做的飯菜,又回到了以前的幸福時光。反而是王志鵬好像在離婚后就后悔了,經常到陳珂家獻殷勤,一會兒哄哄孩子,一會兒跟在陳珂爸身后學做飯。
孩子滿周歲那天,學會了走路,搖搖晃晃地到處走,幾個大人在周圍伸手護著,孩子撲到志鵬懷里。姥姥勸閨女:“志鵬都主動跟你爸學做飯了,你倆要不再考慮考慮?”陳珂撇撇嘴,說:“我才不要吃回頭草。”
但是,沒過多久,她這想法就被打了臉。那天,陳珂媽覺得身上疼,去醫院一查,是膽結石,需要摘除膽囊。陳珂讓志鵬照顧孩子幾天,自己守著老媽,她爸不放心,也守在醫院里。
等她媽從手術室出來,大家都松了口氣,她爸這才覺得頭暈,原來是犯了高血壓,也躺進了病房里。那幾天,陳珂一個人跑上跑下的,她的眼窩都凹下去了。
老媽恢復得很好,很快就能吃東西了。“我想吃青菜粥了。”她說完才意識到,老伴也躺在醫院里呢。陳珂讓她放心,說:“我這就回去做,保證跟我爸熬的一個味。”
陳珂回到家打開冰箱,才發現自己犯了錯。她把青菜放進了冷凍箱,都凍得不能吃了。她收拾著那些東西,氣得直罵自己,罵著罵著,她的眼淚就出來了。她一直自詡離了婚過得照樣瀟灑,現在才明白,都是因為有父母在她背后撐著。
陳珂去飯店買了兩份粥,回到醫院,發現志鵬來了。她媽招呼她過來,“志鵬自己煮的粥,味道還不錯呢。”
陳珂瞥了志鵬一眼,心里五味雜陳。
爸媽出了院,陳珂終于吃上了一頓熱乎飯。她爸忍不住說她,“你呀,也該學著做飯了。要不然,等孩子長大了,她想家都不知道該想啥。”自從陳珂離婚后,她爸媽也沒少反省自己,他們太寵著這寶貝女兒,她長大了,成家了,生娃了,卻不能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陳珂沒吱聲,但聽進去了。她開始學做飯,洗衣服,收拾房間。她拿出更多的時間和耐心陪孩子。陳珂終于明白,自己是一個媽媽,應該給孩子撐起一片天。更讓她爸媽高興的是,陳珂還發了朋友圈,說要去相親了。王志鵬看到了,他來接孩子的時候,才裝作不經意地問她:“聽說你去相親了,人怎么樣?”陳珂回答得很認真:“人還不錯。如果我和他結婚了,孩子的姓能不能改?”王志鵬急了:“我閨女憑什么跟別人姓?”陳珂撇了撇嘴:“你能給她一個完整的家嗎?”他毫不示弱:“我當然能。”
這次爭吵的結果是,他們倆去民政局重新領了結婚證。當初,王志鵬以為,陳珂有媽照顧就足夠了,根本沒意識到自己作為丈夫,作為爸爸,應該做些什么。他很想彌補,重新給女兒一個家。陳珂目睹了母親那輩人在婚姻里的犧牲,她很希望能在婚后繼續保持自我,卻對這自我的理解有了偏差。
婚后,柴米油鹽、水電煤氣,各項雜亂支出,尤其是做了父母,想給孩子、老人有保障的生活,只能放棄任性揮霍,多一份籌謀和操勞。那不是失去了自我,而是成了能承擔起整個家庭責任的成年人。
(摘自《婦女》201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