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近月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有這么一種觀念被宣揚:如果你太在乎一個人,就不會被在乎。這樣的邏輯沒有問題,太在乎換來的是失去自我,自然不會被在乎。但我們要談及由此延伸出來的另一個觀念:當你不在乎關系時,你在關系里會更容易被在乎。
在現實的婚姻中,有很多人在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踐行這樣的觀念,看起來很無所謂,時不時地回避、疏遠和冷漠。然而,當他們表現出不認真的時候,內心卻希望另一半是認真的。遺憾的是,這樣的期待最初還能奏效,但最后另一半也開始用不認真來回應。
這就是婚姻的“空殼”困境:當婚姻中的兩個人都開始對婚姻不認真時,婚姻即便存續,也只剩下一個冷冰冰的空殼。
小安結婚9年了,結婚后的頭3年,精力都花在生養孩子上,中間的3年,因丈夫出軌努力挽回,最近的3年,與丈夫一直處于關系的拔河狀態。她說自己已經很疲憊了,這樣費力維系的婚姻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我問她:“婚姻還在這里,你費力維系的是什么?” 她說:“我要的不是婚姻,我其實要的是他對我足夠在乎?!?/p>
那她通過費力維系,感覺到足夠在乎了嗎? 婚后,她一門心思撲在孩子身上,那時孩子是她的全部,是整個家庭的全部,她覺得只要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她就會被永遠在乎。
3年后,丈夫出軌了,她立即從孩子身上抽離,開始尋求挽回婚姻的方法,嘗試過各種努力,然而丈夫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說離不離婚都隨她意。
又過了3年,她忍受不了丈夫時不時的忽略和刺激,決定離婚,丈夫卻突然轉變態度,要跟她好好過日子。
她喜出望外,仿佛看到了希望,可是沒過幾天,丈夫又會回到無所謂的樣子,她無比失望,又想要離婚。當她每提一次離婚,丈夫就態度好一點,然而提得多了,丈夫也慢慢不當一回事了。無比絕望的她想要徹底放棄婚姻,她說:“我只是想要一段安全的關系,怎么就這么難呢?”
實際上,當我們對關系開始有一個高于情感的目標時,我們的自我就會開始從感覺里抽離。當抽離一部分時,我們可以因為抽離獲得更多現實的錨定??墒?,如果你對關系的期待特別強烈,強烈到不允許有任何閃失時,你就會抽離出絕大多數的感覺,換作理智來接管感情,派直達目標的方法和技巧上場。
而一段相互需要的關系,才是真實持久的關系。敢于表達自己對關系的在乎和認真,常常決定著一個人可能擁有的親密關系的質量。假裝不在乎,可以獲得暫時的優越感,獲得對關系掌控的滿足,但是最終假裝不在乎換來的不是永遠的在乎,而是一定不在乎。
小安在跟丈夫的一次爭吵中,突然感覺很煩躁,她意識到這樣的爭吵已經好多次了,無止無休,她想停下來。
她開始問自己:這些話是你想說的嗎?如果不是,那你真正想說的是什么?她自然自語地說:“我很累了,真的不想吵了。”她扭頭問丈夫:“我不想跟你吵這些雞毛蒜皮的事了,我們可不可以不吵了?!?丈夫說:“我也不想跟你吵,只覺得你要找我吵。”
小安說:“我找你吵,是因為我覺得你把我看得不重要,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 丈夫說:“我真不敢把你看得重要,每次只要我對你認真點,你就對我愛搭不理。”
小安說:“那是因為怕你覺得我離不開你,怕你不在意我。”
說到這里,兩個人都放松了下來,感覺頓時親近了很多。原來兩個人都怕失去,都怕對方不在乎自己,都不敢去在乎對方。當他們都不再假裝時,這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才終于停歇下來。
一開始我們都很認真,卻因為不懂關系而被傷害,然后學會了使用套路??墒牵斢幸惶欤帽M了所有的套路,也無法讓你擁有一段想要的親密關系時,你才會重新帶上自我、帶著真實的情感在關系里登場,你會更加誠懇,也會更加計較和小心眼,這才是對婚姻的認真。
有一些丈夫說:“我不想兩個人總吵架,但是待在家里又看不下去,所以才轉移注意力到家外面。”也有些妻子說:“我真的很想好好過日子,所以好多事情能忍都忍了,忍不了時才決定離婚?!?/p>
他們都以為自己在用忍讓和付出來維系婚姻,可是已經失去了對待婚姻的那份認真。那些看似被關系壓垮的人,實際上是被自己壓垮的。想把自己從關系的困境中拯救出來,首先需要回到認真面對自己的位置,再來理解關系的脈絡。
(曉勇摘自《當你看得見自己,愛才能看見你》現代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