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窗


春晴書事
歐陽修
莫笑青州太守頑,三齊人物舊安閑。
晴明風日家家柳,高下樓臺處處山。
嘉客但當傾美酒,青春終不換頹顏。
惟慚未報君恩了,昨日盧公衣錦還
自號“醉翁”“六一居士”的歐陽修,是北宋時期杰出的文學家、史學家、金石學家,被尊為“一代文宗”“百世師表”。作為文壇巨擘,歐陽修詩詞文賦樣樣精通,一篇流傳千古的《醉翁亭記》,讓人們記住了這位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文章太守”。在擔任青州(州治在今青州市)知州期間,歐陽修也創作了不少文學作品,有些至今仍廣為流傳。
對于這位當時的文壇領袖,曾鞏如此評價道:“學為儒宗,材不世出,文章逸發,醇深炳蔚......當代一人,顧無儔匹。”不只是曾鞏,其他如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等人也都受到了歐陽修的影響,并且視其為自己的老師。
歐陽修一生曾在多地為官,《醉翁亭記》是他在擔任滁州太守時創作的。此文一出,“醉翁”的名號傳遍大江南北。那一年,歐陽修還不到40歲。熙寧元年(1068年),歐陽修改知青州,充京東東路安撫使。這一年,歐陽修已是一位62歲的老人。“醉翁”漸漸老去,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情調卻沒有改變。
在青州的兩年間,歐陽修為政寬簡,倡導仁孝、教化鄉里、為民減負,可以說是他為官一生的縮影。政務之余,歐陽修常游覽名勝、寄情山水。青州的山山水水及清幽景致,對晚年的歐陽修來說,無異于可以觸摸的“桃花源”。在此期間,他寫下了許多歌詠青州風物的詩篇,如《春晴書事》《表海亭》《留題南樓二絕》《水磨亭子》等。這些詩詞或清新婉麗,或蒼茫渾然,或雄偉壯觀,流露出他對青州無限的賞愛之情。
《春晴書事》創作于熙寧二年(1069年)的春天,整首詩風格明快,意調閑適,讓人們看到了以前酣醉于滁州山水之間的那個快樂太守。太守因何快樂?因樂其所樂。這種快樂集山水之樂、寬政之樂、與民同樂于一身,故“樂亦無窮也”。
《留題南樓二絕》詩中的“南樓”,是歐陽修在青州時經常登臨的地方。登上南樓遠眺群山,美景當前,把酒臨風,好不快意。歐陽修把對青州山水的喜愛寫進詩中,“須知我是愛山者,無一詩中不說山”“公退留賓夸酒美,睡余欹枕看山橫”。在歐陽修眼中,“山水”已然成為快樂的代名詞。
在歐陽修主政青州的兩年時間里,青州政治清明,“年時豐稔,盜訟稀少”,府內甚是清閑,他自己形容為“官府如僧舍”。在與朋友的書信中,他多次提到自己在青州安然自適的生活,這種閑適使歐陽修有心情去欣賞風景,體味生活。歐陽修離任后,青州百姓將他與范仲淹、富弼一起尊為“青州三賢”,并建祠以紀念。
值得一提的是,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祭文之一的《瀧岡阡表》是歐陽修在青州期間創作完成的。《瀧岡阡表》是歐陽修為其父母所寫的祭文,祭文的完成,是歐陽修對父母的交代,更是他個人晚年心靈的某種寄托,對歐陽修來說意義重大。《瀧岡阡表》完成后,歐陽修將祭文刻在青州出產的青石碑上,運回江西永豐他父母的墓地安放。
如今,在青州古城南門阜財門附近,建有一座歐陽修紀念館。館內名曰山齋的建筑是根據當年歐陽修在青州為官時的寓所復建的。若想了解歐陽修在青州的那段歷史,不妨去這里走一走。
在幽靜的青州山齋中,歐陽修頹然酣睡,任時光流轉,世事變遷。
編輯/刁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