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摘 要】目的:對中醫辨證治療絕經前后諸病患者的診治體會進行探討。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00例絕經前后諸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采用中醫辯證法進行針對性治療并且對療效進行評價。結果:100例絕經前后諸病患者經過20天的治療后,治愈55例,顯效38例,有效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3.0%。結論:中醫辨證治療絕經前后諸病患者, 臨床癥狀改善明顯,療效顯著,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絕經前后諸病;中醫辯證
【中圖分類號】R27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093-01
絕經前后諸病(Menopausal Syndrome,MPS)又稱為圍絕經期綜合征,是指婦女在絕經前后發生的一組臨床綜合癥候群,包括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和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等[1]。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來自工作、家庭的壓力使得婦女更易患上更年期綜合征。據統計資料表明,目前我國已有五分之一婦女步入更年期,而約三分之二的婦女會出現癥狀[2]。因此,對更年期綜合征的進行必要的研究治療有著重要的社會和現實意義。中醫對更年期綜合征的治療通常采用辯證的方法,以提高療效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3]。本項研究分析總結了近年來我院采用中醫辯證治療絕經前后諸病患者的診治體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00例絕經前后諸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符合絕經前后諸病診斷標準。年齡45-58歲,平均年齡48.2±4.3歲;病程1年-6年;中醫辨證患者為腎陰虛型和脾腎陽虛型。
1.2 診斷標準 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具體診斷標準有以下幾點:①多發于45-55歲婦女;②除出現月經失調癥狀外,還有烘熱汗出典型癥狀,或伴有心悸失眠、潮熱面紅、情志異常、煩躁易怒、腰腿酸痛等;③內分泌激素檢測:血清E2水平下降,FSH及LH升高。
1.3 方法
1.3.1 診斷方法 腎陰虛患者表現出的主要癥狀體征為月經紊亂、潮熱盜汗、口燥咽干、煩躁易怒、腰酸背痛,舌紅、 少苔、 脈細數。次要癥狀體征為皮膚瘙癢、心悸目眩、頭暈耳鳴及失眠等。脾腎陽虛型患者表現出的主要癥狀體征為:經期延后且月經量少,精神萎靡,惡寒,面浮足腫, 邊有牙痕, 苔薄白, 脈沉細無力。
1.3.2 治療方法 腎陰虛患者的治療:自擬中藥方劑:熟地黃30g,枸杞子12g,白芍15g,麥冬12g,山萸肉12g,女貞子20g,旱蓮草12g,柴胡10g,五味子10g。每日1劑,先用清水浸泡30min,煎3次,共取湯汁約500ml。早晚兩次服用,脾腎陽虛型患者的治療:自擬中藥方劑:干姜13g,杞子20g,熟地黃10g,白術12g,當歸10g,菟絲子15g,山萸肉10g,炙草20g,肉桂12h,附子15g. 每日1劑,先用清水浸泡30min,煎2次,共取湯汁約500ml。早晚兩次服用.所有患者均治療4個療程,5天為1個療程。
1.4 療效標準[5]治愈 經過治療后,患者各種臨床癥狀消失,生活狀態如同正常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大部分消失;有效:患者各種臨床癥狀有所減輕。無效: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甚至出現惡化。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軟件對結果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兩組比較P<0.05表示統計學上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100例絕經前后諸病患者經過4個療程的治療后,其中治愈55例,占55.0%;顯效38例,占38.0%;有效6例,占6.0%;無效1例,占1%;治療總有效率為93.0%。由此可見,絕經前后諸病患者, 臨床癥狀改善明顯,療效顯著,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3 討論
中醫稱更年期綜合征為"絕經前后諸癥"或"經斷前后諸癥",有關本病的病因、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較多,中醫上根據其臨床表現的不同,將其歸為"心悸"、"眩暈"、"失眠"、"郁證"、"百合病"、"年老血崩"等范疇進行辨證治療[6]。一般的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于腎氣漸衰沖任脈衰,也有人認為絕經前后諸病的精神情志癥狀是由于"心主神明"功能的失調,病機主要包括心血虛、心氣虛、心陰虛、心陽虛等[7]。本方劑中的柴胡、白術可以健脾益氣、養心安神;菟絲子、山萸肉可以補腎填精,益氣補陰。在多種藥物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補腎益氣、清瀉肝火、安神除煩,有利用絕經前后諸病的治療。
從本項研究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采用中醫辨證治療絕經前后諸病可以使機體陰陽內環境達到一種新的平衡狀態,避免了激素替代治療容易誘發癌癥的風險。其療效顯著,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常惠, 朱雄華, 閩婕. 更年期綜合征中醫辯證現代化研究. 中華臨床醫藥, 2002, 3(21): 95-96.
[2]張艷芳,聞亞軍,王靜.圍絕經期婦女抑郁癥發病相關因素調查[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34(12):845-8456.
[3]徐偉, 徐秀芬. 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的中醫辯證分型及臨床治療.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04, 36( l2): 1028.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規定.1997:151.
[5]張雅萍.中醫藥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研究進展 [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18(9):12-14.
[6]劉秀麗.中醫藥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9):108.
[7]季靜,盧蘇.更年期綜合征的中醫治療概況[J].吉林中醫藥,2010,30(12):110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