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舉辦
2019年12月21日,2019國際工程科技高端論壇暨第十三屆中國工程管理論壇在濟開幕。40多位院士、近500名海內外重量級嘉賓云集濟南,圍繞“重大工程與工程管理發展”主題,分享最新成果,諸如工業經濟智能治理、中國載人航天器、鐵路工程、智慧城市、隧道工程裝備等領域,共謀未來發展。
全球首屆算博會在濟南舉行
2019年12月26日至28日,全球首屆算博會——“超算無界、智創未來”2019濟南國際超級計算產業博覽會在濟南舉行。為期3天的算博會,吸引國內外超級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科學與生物醫學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及超算龍頭企業近千人參會,共同探討超算技術發展及超算應用推廣,推動相關領域技術升級和產業發展。同期舉行的還有7個平行論壇及“超算主題展”。
濟南自貿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項目啟動
2019年12月29日,濟南自貿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項目啟動。項目位于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內力諾工業園南北兩側,計劃用地約930畝,總建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約100億。目前,其先行館已經亮相,具備商品貿易港基本功能。市民可一站式購齊29個國家的2500余種特色商品,享受“在濟南,買全球”的便利。
濟南地面站與“墨子號”對接成功
2019年12月30日23時31分44秒,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共同研制的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在濟南與“墨子號”衛星對接成功,標志著中國在量子領域的科技創新與應用取得了重要突破。據悉,完成對接后,“墨子號”可以分發秘鑰,濟南的地面站接收后可以進行秘鑰試驗。
陳梗橋書法展舉行
2020年1月1日,山東博物館迎來了新年第一展——“陳梗橋書法展”,共展出陳梗橋書法作品130余幅,書寫時間跨越近50年,書體涉及篆、隸、真、行、草,其中更不乏他給大明湖、趵突泉等名勝古跡的題字。這些作品全部是由作者親自挑選,觀眾可以在其中欣賞到這位80歲的老書法家清雅自然的書風,體味他淡泊、達觀的人生態度,感受其藝術、治學與做人的統一。
濟南9個區將正式實施“路長制”
自今年1月1日起,路長制將在濟南9個區(歷下區、市中區、天橋區、槐蔭區、歷城區、長清區、章丘區、高新區、萊蕪區)正式全面實行,同步進行考評,使路長制這一創新措施,更管用、更實效,真正成為提升城市管理的突破口,實現城市治理共建共管共享好局面。
“泉涌萬福·年味濟南”賀年會啟幕
春節臨近,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動全市100多家文旅行業單位,推出了冬季泉水游、激情冰雪游、溫泉康養游、年味民俗游等八大主題產品,以及“地道年味”民俗文化節、“冰雪奇緣”浪漫滑雪季、“溫情脈脈”溫泉康養節、“鐘鳴鼎食”美食嘉年華、“曲山藝海”惠民演出季、“博古覽今”文化賀年季六大系列,共400余項節慶活動,為市民游客奉上一場歡樂祥和、精彩紛呈的賀年盛宴。
濟南先行區建設有了時間表
2019年12月30日,山東省政府常務會召開,原則審議通過《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發展規劃(2020—2035年)》。
《規劃》指出,要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以綠色城市建設為示范,著力發展新興產業,著力促進融合發展,著力在創新、智慧、綠色、改革開放等方面先行先試,打造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樣板、全國重要的科技產業創新基地、國際一流的現代綠色智慧新城,為全國新舊動能轉換積累經驗、探索路徑、作出貢獻。
《規劃》對先行區的發展目標進行了明確:到2022年,齊魯大橋、濟濼路穿黃隧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到2028年,基本建成綠色宜居共享的國際化智慧新城;到2035年,成為山東省乃至全國新舊動能轉換的新標桿;到2050年,建成全球創新創業資源匯集地和綠色智慧未來城。
權威發布
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再添22項利好
2019年12月19日,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相關扶持政策系列新聞發布會,濟南市市場監管局從創新監管、強化服務、降低門檻、拓寬渠道等方面,推出了服務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發展的22項具體措施,為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企業的發展開辟了新路徑。其中:
優化服務
設立商標受理窗口,打造高端自貿試驗區知識產權品牌·成立知識產權運營基金,以產業為基礎開展專利導航分析·放寬對專利代理機構股東和合伙人數量等方面的條件限制......
創新監管
推進“證照分離”全覆蓋,建立“證照分離”改革責任清單·對新開辦企業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對電商新業態適度監管·采取統計抽樣的方法延長電能表輪換周期......
簡政放權
餐飲業“注冊即經營”,食品經營許可證申請及現場核查后置
加快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實施,率先試點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推行網絡購藥服務,購買處方藥可通過網絡發起互聯網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