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石瑤 周萍萍



“新舊動能轉換,舊動能怎么轉換?國機鑄鍛就是老的企業運用信息化手段,把工業化和信息化相結合,就是智慧制造。”長清傳統裝備制造產業正加快向智能制造轉變,在國機鑄鍛高端智能裝備項目智能互聯數字化裝配車間,中共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為該企業點贊。從2019年12月1日起,濟南市開展“動能轉換項目為王”2019年全市重點項目建設觀摩評議活動。按照“看新不看舊、看大不看小、看特不看平”的原則,包含國機鑄鍛高端智能裝備項目在內,山東省規模最大的黃河灘區遷建集中安置工程,集“工作、生活、休閑”三位一體的科技性、現代化的大規模園區大學城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和全部投用后可以為山東省16個地級城市提供物流集散業務服務的韻達物流山東總部項目四個高質量項目接受審閱。
近年來,長清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堅持人才驅動、創新驅動,雷厲風行、快干實干,全力以赴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和項目建設,全方位構建起經濟發展和項目建設“大合唱”格局,推動了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拼出了長清加速度。項目投資額度和建設速度創同期歷史最好水平,城鄉居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連續兩年保持全市前列;優先保障民生投入,優先安排民生項目,優先解決民生問題,推動了老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節節攀升。在長清“三年大變樣”的關鍵階段,這次觀摩評議活動,可以說是對長清拼搏發展成績的一次檢閱——
拼環境
瞄準京津冀、接連長三角、對話粵港澳大灣區......這幾年的動能積蓄讓她有了邁向更大舞臺的底氣,發展的腳步也更加自信和從容。赴深圳、廣州考察學習,在上海舉行“魅力新城基業長清”長清區—長三角2019年雙招雙引推介暨集中簽約大會,總投資780億元的24個項目簽約。走出去,引進來,長清以拼搏姿態,盡銳出戰,長清區主要領導馬不停蹄考察項目、訪企業、會客商,既當企業的“服務員”、城市品牌的“宣傳員”,又當招商引資的“推介員”。一個個大項目聚集,為長清聚集高質量發展動能。
前三季度,長清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1.9億元,增長9.0%,增幅居全市第1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0億元,同比增長12.7%,增幅居全市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1%,城鄉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7%,增幅居全市第1位。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良好勢頭。這是成績,是動力,更為長清實現更大發展添足了信心。
“雙鐵效應”讓長清站在了高速發展的“潮頭”。位于京滬高鐵大動脈的關鍵節點的長清,信息流、資金流高速交互,軌道交通1號線通車、鄭濟高鐵設站,在交通升級實現質的飛躍的同時,“雙鐵時代”的長清也迎來了發展的新高潮,長清在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中的戰略地位不斷提高,對揚起省會龍頭的重要作用不斷增強,正加速崛起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價值高地。
持續優化升級的營商環境讓長清有了強勁的核心競爭力。在長清,48個部門、186項審批事項集中辦理,加快流程再造,持續優化服務,綠色通道快速辦結、“拿地即開工”“建成即使用”和“一枚印章管審批”、無償代辦等服務新舉措,正構建起長清“親商、富商、暖商、安商”的營商環境。人人都“為企業站臺”的營商環境已成為長清的靚麗名片。
拼速度
“三年大變樣”提振了全區上下的信心,“五年大跨越”描繪出長清實現全面發展的更美好藍圖。“困難面前有我們,我們面前無困難”是長清的精神動力、“建設現代化山水魅力新城”是目標追求。
深挖資源稟賦,找準自身優勢、形成比較優勢、打造后發優勢,在這種拼搏的動力下,長清一年組織4次60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宋風古城38天完成拆遷清表,世茂大型商業綜合體、長清寬厚里特色商業街、龐大創新產業特色小鎮、白鷺花谷等項目快速推進。新獲批8個中小產業園,紙男孩、聯東智造港、廣匯力等80萬平方米標準化工業廠房迅速崛起。華誼電影小鎮、220國道拓寬等社會關注項目提檔加速。大峰山黨性教育基地建成使用,11.66萬名黨員干部到這里接受教育。
此次觀摩評議活動觀摩的全省規模最大的黃河灘區遷建集中安置工程——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孝里鎮外遷安置區項目,149棟居民樓預計2020年6月底可實現入住,39個行政村、3.2萬群眾世世代代安居樂業、脫貧致富的美好期盼即將變為現實。縱覽全區,作為全省面積最大的黃河灘區遷建項目,長清區黃河灘區遷建已有18個村提前8個月搬遷入住。韻達電子商務山東總部產業園實現當年拿地、當年開工、當年投產,全部投用后將成為山東鏈接四方的集散樞紐中心,為山東省16個地級城市提供物流集散業務服務。
拼創新
唯有創新才能搶占先機。“干就干最好、爭就爭一流”的工作作風,學思想學觀念學思路、學機制學辦法的學習之風,拼搏趕超、激昂奮進的實干之風,正助推長清以高質量發展后發先至,從跟跑到領跑實現一個又一個新跨越。
觀摩評議活動中,在2019年4月才啟動的國機鑄鍛高端智能裝備項目數字化裝配車間,經過數字化的改造提升,完成了新舊動能的轉換。在大數據中心、智能傳感器、互聯網及區塊鏈技術的交互作用下,裝配車間有了“大腦”和“生命”,實現了數字化、工業化的融合發展。這里研發生產出的國際首臺套砂箱智能化柔性生產示范線,一臺可創造產值5億元,2020年6月份就可以接受世界各地的訂單,這是傳統的鑄鍛車間所無法實現的;大學城文創產業園則是長清區對標深圳蛇口網谷、杭州中國美院文創產業園等國內外知名文創園區,聯合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師范大學、山東藝術學院等轄區學校,對接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省外院校,為其量身打造打造創新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所需的產業空間,集聚形成集文化藝術、新聞出版、電競動漫、彩藝印刷等產品設計、研發制作、交易展示等一體的全產業鏈國家級文創產業品牌園區;韻達物流山東總部項目是長清區對接“四個中心”總體部署的重點項目,總投資6億元,占地10.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7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智能化快遞中心、智能化快運中心、電商倉儲中心、韻達山東省結算中心。
除此之外,20家轉型升級龍頭企業快速發展,32條自動化生產線高效運轉,12個創新載體持續搭建......夢翔小鎮、美客小鎮、濟南西部創新園、大學科研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大學城文創產業園等產業載體,打造形成了長10公里、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的“雙創大道”,開展產學研對接活動30余場次,新動能競相迸發。
緊緊依托大學科技園人才智力優勢,致力打造“人才洼地”,推進“人才新政30條”“高校20條”“雙創19條”等人才服務政策落地落實,長清人才集聚效應逐步顯現。人才集聚發展形成“滾雪球效應”,高端晶體制造、鋰電池儲能、機械與汽車工程等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和團隊逐漸匯集。中關村飛地創業園、北大青年CEO俱樂部產業園、新材料研究院、智能機器人裝備產業園等“人才+項目”的產業園區正在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