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向娟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的護理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選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位確診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患者。對照組40例患者使用單純的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40例患者則運用優質護理方法。對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的護理效果以及患者滿意度進行觀察分析。結果:進行常規藥物治療聯合心理治療方法的觀察組患者護理效果(90.0%)優于使用單純的常規護理方法的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效果(85.0%),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進行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患者通過接受優質護理,護理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自發性氣胸;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153-02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是一種相對常見的急癥,病情發作迅猛,病癥比較嚴重,且產生并發癥很多。所以,在確診患者病情之后,應該立刻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來挽救病人的生命,增加病人的生存率。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在產生并發癥自發性氣胸之后,病情會變得相對復雜,在臨床上治療比較繁瑣,容易增加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1]。這種病癥一般病程相對較長,根治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常規的藥物治療下如何減輕患者病癥是醫學領域的一個難題。而本院對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位確診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的患者進行分組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的護理效果和不良反應進行了研究探討,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確診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26例。對照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為55~78歲,平均年齡為(61.49±8.37)歲。觀察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為56~77歲,平均年齡為(59.78±8.75)歲。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1)優質護理。所有病人在接受相關治療之前都需要實施必要的優質護理干預。優質護理需要根據不同病人的不同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地實施干預。部分病人在入院治療之前就會有各種心理問題,對疾病以及自身身體方面的擔憂,此時作為醫院護理工作者需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
2)基礎病情護理。嚴密監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詳細記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變化,觀察其皮膚顏色變化,及時監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氣指標變化情況;根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變化來合理調整無創呼吸機參數,等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有所好轉之后,調節氧流量。
3)氣道優質護理。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選用無菌蒸餾水來保持濕化效果,所以需要將溫度控制在33℃~37℃;痰液濕化之后,需幫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翻身,采用撫觸拍背方式促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排痰;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無創呼吸機治療之后會出現口干舌燥臨床癥狀,護理人員可以取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面罩,及時為其補充水分,協助其盡快排出呼吸道分泌物[2]。
4)并發癥優質護理。部分采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會出現腹脹等并發癥,因此護理工作人員要積極指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少講話以及如何吞咽,繼而降低氣體進入到胃腸道之中;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胃腸減壓方式來降低腹脹發生率;對部分病發小腹腹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要采取肛管排氣方式[3]。
1.3 觀察指標
根據患者在進行治療后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分析,效果分為三種,顯效:患者在治療之后效果顯著,病癥幾乎完全消失,身體機能恢復良好;有效:患者病情得到好轉,身體機能恢復良好;無效:患者治療后沒有明顯效果,甚至病情加重。兩組患者對于本次治療的滿意度,可分為3種,很滿意,滿意,不滿意。兩組患者術后均產生頭暈、惡心、心慌、乏力、胃中不適等不良反應,對患者的不良反應進行記錄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5.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90.0%)優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效果(85.0%),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進行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97.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82.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最常見的并發癥就是自發性氣胸,主要是因為患者的小氣道相對狹窄,造成肺泡內壓急劇增高,導致肺大泡破裂,因此引起了并發癥。但是這種病癥的患者因為之前基礎病癥比較嚴重,患者的心臟和腎臟能力很差,容易造成患者在病情加重后無法及時地確診,會給醫生一種錯誤的病癥信息,以至于患者的身體遭受了嚴重的損傷之后,內心也陷入痛苦和壓力,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以至于病情難以得到好轉甚至嚴重惡化,導致患者死亡。
因此,醫學專家在進行研究之后,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患者進行常規單一的藥物治療后,增加了心理治療,就是為了能夠及時有效地疏導患者的內心情緒,安撫患者。治療人員在安撫患者的同時向患者傳遞與自身病癥相關的具體信息,也是在提高患者的自救能力。本院經過研究之后,確定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
參考文獻
[1]胡其秀,朱曉玲.舒適護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2):21-23.
[2]張淑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的護理探討[J].西部醫學,2015,24(03):594-595.
[3]張琴林.舒適護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5,27(05):67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