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玲 邱桂紅

【摘 要】目的:研究手術室術中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DVT)形成風險的控制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科接受手術治療的148例患者,依據手術順序單雙號進行分組,參照組(n=74)予以常規護理,實驗組(n=74)予以術中護理干預,較比二組患者的凝血指標與DVT發生率。結果:實驗組患者的PT快于參照組,FDP、Fbg、D-D指標均低于參照組,實驗組的DVT發生率(1.35%)也明顯低于參照組(9.46%),二組數據比較P<0.05。結論:為手術患者實施術中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DVT的發生風險,值得推廣。
【關鍵詞】手術室;術中護理干預;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凝血指標
【中圖分類號】R47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197-01
DVT是手術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生與手術應激反應、靜脈壁受損、血液呈高凝狀態、靜脈曲張、長期臥床等因素有關;患者是以疼痛、肢體腫脹為主要表現,還可導致下肢深靜脈功能不全、肺栓塞等嚴重病癥,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對于手術患者而言,予以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減少相關并發癥,更加有利于其術后康復。此次研究對148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以研討術中護理干預與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之間的關聯性。
1 基線資料及方法
1.1 基線資料數據
選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科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共計148例。依據手術順序單雙號將其分為兩組,參照組(n=74)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分布在25--73歲范圍內,中位值為(48.3±6.1)歲;合并癥:高血壓14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5例。實驗組(n=74)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6例;年齡分布在25--75歲范圍內,中位值為(48.9±6.4)歲;合并癥:高血壓16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6例。二組患者的資料數據比較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排除標準:將血液高凝狀態者、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晚期腫瘤患者、下肢畸形者剔除研究小組。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予以常規手術室護理,護理人員提前入室,調整室內溫度、濕度、光線,準備好手術器械及工具,協助醫師完成手術。實驗組患者則予以手術室術中護理干預,如下:
穿刺干預:護理人員在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時,要盡量選擇上肢穿刺、避免下肢穿刺,動作要精準,盡量一次性穿刺成功;因為下肢血管壁受損、活動受限均會增加DVT形成風險[3]。輸液時要準確掌握輸注濃度與速度,在為患者使用刺激性藥物時,要合理調配生理鹽水,并予以緩慢滴注。
保暖干預:術中要減少不必要的暴露,可為患者使用溫毯蓋住身體,以減少機體熱量散失,對于所輸注的藥液,予以適當的加溫處理,因為溫度過低、會減慢血液流動,增加DVT形成風險[4]。
手術配合干預:術中協助患者合理、舒適體位,并在受壓部位放置軟墊,固定好防止移位,以免局部皮膚長時間受壓,導致血液循環不暢;術中盡量少使用止血帶。
1.3 評價指標
①凝血指標:測定并對比二組患者在術后3d的凝血指標,包括PT(凝血酶原時間)、FDP(尿纖維蛋白降解物)、Fbg(纖維蛋白原)、D-D(D-二聚體)4項。
②DVT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將此次研究所得數據均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x±s)與計數資料(n,%)的比較結果分別予以t值、x2值驗證,并以P<0.05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的驗證標準。
2 研究結果
2.1 二組患者凝血指標的差異性對比
在術后3d,實驗組患者的PT快于參照組,FDP、Fbg、D-D指標均低于參照組,組間比較P<0.05;見表1。
2.2 二組患者DVT發生率的差異性對比 實驗組患者中,有1例出現DVT,發生率為1.35%(1/74),參照組患者中,有7例出現DVT,發生率為9.46%(7/74),經統計x2=4.7571,P=0.0292,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分析價值。
3 討論
DVT好發于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患者血液高凝與凝血功能亢進,會使血液黏度增減、血流緩慢,同時也會將凝血機制激活,進而增加DVT的發生概率[5]。臨床對于手術患者,應予以有效的預防、治療措施,幫助患者獲得更加理想的手術療效。我科現階段主張為手術患者實施術中護理干預,其中穿刺干預可以避免下肢血管損傷,為患者合理輸注藥液,控制好輸注速度與濃度,也可降低DVT形成風險。保暖干預主要是為了患者出現著涼、低體溫現象,溫度過低會影響血液循環;手術配合干預能夠及時為患者調整體位,并有效保護皮膚、血管、神經等,進而降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在術后3d時的凝血指標均優于參照組,DVT發生率對比參照組也更低,組間對比P<0.05,這一結果也充分凸顯出了手術室術中護理干預的實施效果及價值。
綜上,開展手術室術中護理干預,對改善患者凝血指標、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具有積極幫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許連芳.手術室術中護理對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34):165-166.
[2]尹芬.手術室術中預防性護理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的效果[J].血栓與止血學,2019,25(2):324-325,327.
[3]盧娜,李月娥.手術室術中預防性護理干預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33):180.
[4]馮英軍.術中護理干預對髖關節置換術中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21):69-70.
[5]趙萍,徐瑞英.骨科大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預防措施及護理方法[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0):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