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愛
【摘 要】目的:探討在重癥新生兒中實施凝血檢驗危急值的病情預測價值。方法:選擇2018年7月-2019年9月,在我院進行重癥診治新生兒28例,按照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未應用凝血檢驗危急值)和觀察組(凝血檢驗危急值),每組各14例,觀察其病情預測價值。結果:觀察組患兒的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以及ICU監護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重癥新生兒中實施凝血檢驗危急值,可以有效預測患兒的疾病情況,為疾病治療提供有效依據,降低患兒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以及ICU監護時間,全面有效地降低患兒死亡幾率,提高治療效果,該方法值得被廣泛推廣使用。
【關鍵詞】凝血檢驗危急值;重癥新生兒;病情預測;價值
【中圖分類號】R67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218-01
凝血檢驗危急值主要是指患兒的某一項檢驗指標出現極為嚴重的異常情況,如果臨床醫生不及時采取急救措施,這將會嚴重威脅到患兒的生命安全。而由于新生兒的各大組織和器官都尚未發育完全,自身的凝血功能不夠成熟,所以相對于成年人而言,重癥新生兒的情況相對較危急,容易出現各種炎癥反應。再加上重癥新生兒自身的代謝功能相對紊亂,其免疫應答機制出現失衡現象,容易造成患兒內皮細胞受損,從而引發患兒血管中的活化因子將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激活。如此一來,就會導致患兒體內的纖維蛋白原的含量大大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大大增加,當以上情況降低和增加的范圍超過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凝血檢驗危急值,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安全。目前,根據大量實驗研究后,發現凝血檢驗危急值能夠對重癥新生兒的疾病情況進行有效預測,為患者的疾病治療提供重要依據。本文主要就是探討在重癥新生兒中使用凝血檢驗危急值對病情預測的價值,具體如下所示。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18年7月-2019年9月,在我院進行重癥診治新生兒28例,按照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14例,男6例,女8例,平均年齡15.63±6.81d)和觀察組(14例,男9例,女5例,平均年齡15.83±6.98d)。對比患兒一般資料,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所有患兒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
1.2 方法
1.2.1 檢驗方法
早晨在患兒處于空腹狀態下,抽取外周靜脈血液2ml,并以比例為1:9的比例進行枸櫞酸鈉和血液標本配備,其中枸櫞酸鈉的濃度為:109mmol/L。配備完成后立即送檢,并進行高速離心處理,離心速度:3000轉/分鐘,離心1分鐘,取出樣本,采用凝固法進行相關檢測。
1.2.2 救治方法
對照組患兒不采用凝血危急值檢驗,僅開展抗感染和機械通氣等治療;觀察組患兒采用凝血檢驗危急值進行相關分析,并準備有效的搶救機械以及進行24小時的心電圖監護。監護內容主要包括患兒的皮膚、生命體征以及呼吸狀態等,若發現異常情況,需要立即上報主治醫師采取相應急救措施。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以及ICU監護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選擇SPSS18.0版本軟件對患者資料進行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以t檢驗,P<0.05時,表示資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患兒機械通氣時間、ICU監護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分別為(15.32±2.86)d、(17.36±3.03)d、(24.26±3.46)d;觀察組患兒機械通氣時間、ICU監護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分別為(12.14±2.12)d、(13.32±2.44)d、(19.32±2.87)d。由此可見,觀察組患兒機械通氣時間、ICU監護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t=3.342,p=0.003;t=3.886,p=0.001;t=4.112,p=0.001),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凝血檢驗是臨床醫學上應用較為廣泛的檢驗項目之一,能夠對人體紅細胞不完全抗體進行有效檢驗,有效測量出人體所采集的血液樣本中的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凝血酶時間以及D-二聚體相關指標,并對其進行有效分析,同時根據檢測分析結果對人體的身體情況進行有效預判,對人體中的血液性疾病作出及時有效的發現和診治,達到有效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目的[1-2]。
對重癥新生兒而言,若醫院未能及時有效地掌握患兒的危急值,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延誤患兒的最佳治療時間,大大降低治療效果,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患兒死亡。因此臨床醫學對于凝血檢驗危急值的管理極為重視。
根據上文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凝血檢驗危急值的患兒,其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和ICU監護時間均明顯短于為應用凝血檢驗危急值的患兒,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重癥新生兒中應用凝血檢驗危急值,可為患兒的治療提供重要依據,有效縮短患兒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以及ICU監護時間,全面提高治療效果。因此,該方法值得被廣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于德水.探討凝血檢驗危急值用于重癥新生兒病情預測的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4):134-135.
[2]楊喜順,劉啟樂,曾巧平.凝血檢驗危急值用于重癥新生兒病情預測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6,6(09):144-147.
[3]龔薔 研究凝血檢驗危急值用于重癥新生兒病情預測的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8,5 (46) :121-122
[4]劉丹丹 凝血檢驗危急值在重癥新生兒病房中的應用價值?.[J]繼續醫學教育, 2018,32 (9) :125-126
[5]李慧萍,鄧衛兵.凝血檢驗危急值預測重癥新生兒病情的價值[J].世界臨床醫學,2016,(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