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丹


【摘 要】目的:對臨床護理干預老年患者靜脈輸液的效果進行調研和分析。方法:選擇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留觀室接受治療的老年患者1100例作為調研對象,以隨機法分為對照組(550例)和觀察組(55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的靜脈輸液護理;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臨床護理方式。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接受不同護理方式后的醫患糾紛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的醫患糾紛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98.73%明顯高于對照組93.45%(P<0.05)。結論:在實施靜脈輸液前對老年患者實施臨床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降低醫患糾紛事件,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
【關鍵詞】社區老年患者;靜脈輸液;五號半輸液器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251-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留觀室室接受治療的老年患者1100例作為調研對象,主要病種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支氣管哮喘、肺結核等呼吸系統疾病。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年齡60~90歲;符合靜脈輸液條件,無藥物過敏情況;病人及家屬積極配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不符合標準的老年患者。以隨機法分為對照組(550例)和觀察組(550例)。對照組女350例,男200例;年齡60~88歲,平均(79.59±4.25)歲;觀察組男325例、女225例;年齡62~90歲,平均(80.29±4.2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可作比較。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調研時,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靜脈輸液護理方法,使用7#輸液器,首先,靜脈輸液前了解患者的藥物史以及有無過敏史;然后,靜脈輸液時先對輸液處進行安多福消毒再使用7#輸液器進行穿刺;最后,靜脈輸液完成后,幫患者拔出針管并對輸液處進行止血。
1.2.2 觀察組
(1)輸液前準備 一方面,由于老年患者的動作比較緩慢,甚至長期受疾病的折磨,其心里格外焦慮和恐懼,易于激怒,加之對疾病的康復期望值過高,所以造成了有些老年患者的脾氣急躁,對醫護人員的不信任感。這就要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護理人員要有較好的心理素質,視患者如親人,主動與患者打招呼,使其感受到溫暖、親近。在穿刺時,要有意識的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分散患者對穿刺部位的注意力,使患者在和諧的氣氛中接受治療。另一方面,由于老年患者靜脈相對細小且表淺,皮下脂肪少,血管缺乏足夠的彈性,加上緊張及焦慮,使血管痙攣收縮,增加穿刺難度。對此,護理人員可在每次靜脈輸液前,采用熱水袋或溫水熱敷雙手,或者輕柔手擴張血管,使用五號半輸液器,降低穿刺難度。
(2)穿刺技巧 根據個體差異選擇適合的穿刺部位。若患者為肥胖者,穿刺時,可先扎止血帶,手觸摸血管有飽滿感時,在血管的正面以35°角直接穿刺。若患者為消瘦者,可讓患者手臂下垂扎止血帶,可使手背淺靜脈充盈度達到最佳,左手拉緊皮膚,固定血管,針頭以30°角從血管右側快速進皮再穿刺血管。若患者為水腫者,穿刺時可先按壓局部血管部位,使組織內積液暫時消退,清晰顯示血管再穿刺。若患者為脫水、長期營養不良者,可局部熱敷及按摩穿刺部位,擴張血管,針頭從正面以25°角針尖向下傾斜,挑起靜脈緩慢進針。對于血管不充盈,肌張力低下,無力握拳的患者,可以采取雙止血帶扎法(止血帶一根扎在腕關節內關穴,另一根扎在2-5手指的第一指節處)。如果選擇的血管在掌骨與指骨連接處的骨隆起的位置,既不好進針又不好固定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反向從上向下進針,然后進入血管,這樣既不會影響輸液的速度和效果,也會保證針柄固定的牢固性。輸液過程中,護士應勤巡回,避免由于固定太緊而發生循環不良,太松而出現輸液外滲等情況的發生。同時檢查輸液部位有無腫脹或外滲,保證輸液速度正常,以免出現輸液不良反應。
(3)穿刺后的護理 穿刺后,固定針頭。由于老年患者血管的脆性比較大,稍有活動針頭會滑出血管,可采用硬紙盒自制小夾板墊在患者腕部或指關節處,固定輸液管。也可采用柔軟毛巾墊在患者腕部,提高輸液舒適度。靜脈輸液后,拔針時采用直壓法,同時按壓皮膚針眼與血管針眼,拔出輸液針后,按壓穿刺部位5分鐘,切勿揉搓,避免形成淤血。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接受不同護理方式后的醫患糾紛情況及護理滿意度。滿意度采用紙質問卷調查法,滿分100,90以上則是非常滿意;70~90則是滿意;分數60~70則是基本滿意;60以下則是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x2檢驗,以P<0.05為準,說明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接受不同護理方式后的醫患糾紛情況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的醫患糾紛情況明顯優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8.73%明顯高于對照組93.45%(P<0.05),見表2。
3 討論
本文針對臨床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靜脈注射的效果進行了調研和分析,觀察組在常規靜脈輸液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了臨床護理方式,其包括輸液前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五號半輸液器輸液中的護理包括穿刺方法和觀察、輸液后的臨床護理。本次調研結果顯示,觀察組的醫患糾紛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臨床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靜脈注射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綜上所述,對老年患者實施靜脈注射采取臨床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醫患糾紛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陸雯.老年患者靜脈輸液護理風險管理的方法與效果探討[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7):177+180.
[2]苑喜英.老年患者術后靜脈輸液中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6):247-248.
[3]王鋒,關翠玲.老年患者靜脈輸液故障發生率中護理風險管理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64):239-240.
[4]姚倩,田甜.老年長期輸液患者應用淺靜脈留置針的安全管理[J].現代臨床醫學,2018,44(03):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