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但2018年流動人群的血清IHA陽性率較2017年顯著降低(p【關鍵詞】血吸蟲病;大理市;流行病學特征;防治對策【中圖分類號】R532.2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251-"/>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趙玉西


【摘 要】目的:分析2017-2018年大理市血吸蟲病監測點的防治效果。方法:選擇大理市五里橋國家級血吸蟲病監測點,收集2017年-2018年上述監測點本地人群、流動人群以及家畜血吸蟲疫情等資料。結果:2017-2018年本地人群血清IHA陽性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2018年流動人群的血清IHA陽性率較2017年顯著降低(p<0.05)。2018年的活螺密度明顯少于2017年,而且這兩年均無血吸蟲病感染性釘螺出現及新的釘螺環境發現。結論:2017年-2018年大理市血吸蟲病疫情已有效控制,總體呈平穩低發態勢,但仍存有血吸蟲病傳播風險,故需繼續落實好 “以傳染源控制為主”的綜合防控措施,不斷鞏固現有防控成果,早期實現阻斷和消除血吸蟲病的目標。
【關鍵詞】血吸蟲病;大理市;流行病學特征;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R532.2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251-02
大理市為云南省血吸蟲病廣泛流行的重疫區域,轄區共11個鄉鎮,111個行政村,66萬人口,91個行政村流行血吸蟲病,截止2018年12月本市累計檢出血吸蟲病6.3695萬例,歷史累計查出釘螺面積達到2819.72萬平方米,嚴重威脅著本市人們的身體健康,制約著其農產活動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為進一步明確大理市血吸蟲病的疫情現狀,將2017年-2018年大理市血吸蟲病監測點防治情況報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監測設置 選擇大理市五里橋為血吸蟲病疫情監測點,該監測點位于大理市海西片的銀橋鎮,常住人口2046人,耕地面積2240畝,歷史累計有螺面積89.88萬m2,歷史累計血吸蟲病人1386人,遺留現存晚期血吸蟲病人3人。
1.2 方法 根據《全國血吸蟲病監測方案》(2014年版)的相關要求執行[1]。
1.2.1 本地人群監測 對監測點本地常住人口且年齡大于6歲的居民選用間接血凝試驗(IHA)進行血清學初步篩查,對于初篩反應陽性(IHA≥1:10)者進一步進行糞檢,以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糞三檢)、尼龍絹集卵孵化法(一糞三檢)開展病原學檢查以確診。
1.2.2 流動人群監測 主要是對頻繁往返監測點的外來人員進行監測,包括從事水產養殖、工程建設、水上捕獲水產品、農作物種植和收割的外來人員等。血清初篩與糞檢確診方法與“1.2.1本地人群監測”相同。
1.2.3 家畜疫情監測 選用塑料杯頂管毛蚴孵化法(一糞三檢),隨機抽取監測點內豬、羊、牛、狗等家畜的糞便進行血吸蟲蟲卵檢測,觀察血吸蟲病感染情況。
1.2.4 釘螺監測 對監測點內的有螺環境以及可凝環境,采用系統抽樣結合環境抽查法調查釘螺情況。對于撿獲的釘螺先進行死活鑒別,然后活釘螺予以壓碎法解剖鏡檢檢測其感染狀況,并采用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檢測釘螺內的血吸蟲核酸。
1.2.5 野糞監測 在監測點內人群、家畜常活動區域內拾獲野糞適量,選用塑料杯頂管毛蚴孵化法(一糞三檢)檢測野糞中是否含有血吸蟲毛蚴。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予以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存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傳染源控制情況 2018年本地人群血清IHA陽性率較2017年略有上升,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2018年流動人群的血清IHA陽性率較2017年顯著降低(p<0.05)。而且2017年、2018年家畜、野糞檢測均顯示血吸蟲卵陰性,見表1。
2.4 釘螺控制情況
2017年-2018年大理市監測點查出釘螺螺面積逐年減少,2018年的活螺密度明顯少于2017年。同時,近2年滅螺面積均占年度有螺面積的100%,且均無血吸蟲感染性釘螺病例及新的釘螺環境發現,見表2。
3 討論
本次調查顯示,2017-2018年本地人群血清IHA陽性率比較無明顯的差異,但2018年流動人群的血清IHA陽性率較2017年顯著降低,而且家畜、野糞檢測結果顯示血吸蟲卵均為陰性,無急性血吸蟲病人,提示大理市2017年-2018年血吸蟲病得到有效的控制,防治效果較為顯著。本研究還發現,五里橋監測點2017-2018年無血吸蟲感染性釘螺及新的釘螺環境發現,且2018年的活螺密度明顯少于2017年,這主要得益于2018年本市加強藥物滅螺工作,并開展了硬化溝渠、治理河道、興林抑螺、水改旱等綜合策略,且2017年調查框多,其捕獲釘螺相對較多,活螺密度就高,這說明大理市實施以藥物滅螺和環改滅螺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效果明顯,但流行區釘螺分布環境十分復雜,環境類型多,植被類型繁雜,滅螺效果的鞏固難度依然很大,螺情存在反彈的風險[2]。而且大理市家畜多為散養,家畜血吸蟲病傳染源仍然存有隱患,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大對家畜傳染源的控制力度[3]。另外流動人口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人口流動日益頻繁[4],外來傳染源不確定因素也較多,還要加強流動人口監測。因此,仍需繼續落實好 “以傳染源控制為主”的綜合防控措施和疫情監測,不斷鞏固現有防控成果,早期實現阻斷和消除血吸蟲病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中國疾病預防中心.關于印發全國血吸蟲病監測方案(2014版)的通知(中疾控傳防發[2014]420號)[R].2014.
[2]沈美芬,馮錫光,黃寧波,等.2015年云南省血吸蟲病監測點螺情分析[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6,28(1):54-57.
[3]張云, 馮錫光,熊孟韜,等.云南省血吸蟲病流行區野糞污染調查[J].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4,26(4):428-430.
[4]關周,呂山,李石柱,等.全國血吸蟲病監測點流動人口血吸蟲感染情況分析[J].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8,30(2):1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