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一凡
〔內容提要〕 某中外合資經營企業2017年公司轉制為國有合資公司,轉制后原公司留存獨立核算的職工中方權益資金賬目中,包含使用住房基金購買的未分配給職工的商品房、稅后利潤提留的職工獎勵福利基金以及出售住房所得的凈收入。公司轉制后,如何確定上述資產的產權歸屬,原獨立核算的中方權益資金賬目是否應納入到改制后的國有合資公司賬目中核算,本文對此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企業轉制 中方權益基金 財務管理
一、某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轉制后職工中方權益基金賬目的基本情況
某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原外方股東的股份被另一國有公司收購后,公司轉制為國有合資公司。原合資公司于1997年與公司核算賬目外單獨設立中方賬,設立的依據為財政部“關于加強和改進外商投資企業提繳使用涉及中方職工權益資金管理的通知”(財外字〔1999〕735號文)。中方賬對中方職工的權益基金進行單獨核算,核算的內容包括截至1996年末企業中方職工結余的住房基金、養老保險和福利費、稅后利潤計提的職工獎勵福利基金以及2001年初執行貨幣分房改革后為中方職工交納的職工住房公積金和住房補貼。截至公司轉制時,中方賬核算的資產包括出售使用住房基金購建的商品房的凈收入、為中方職工繳納的補充養老保險、職工福利費以及結余的中方職工獎勵和福利基金形成的銀行存款、使用住房基金購建的商品房。中方賬使用的銀行賬戶以原合資公司名義單獨開戶,商品房房產證上的產權所有人亦為原合資公司。
2017年,原中外合資公司轉制為國有合資公司后,中方賬中的資產仍舊獨立核算,未納入國有合資公司的財務核算體系,上報國資委的財務決算報表中該部分資產僅在“補充資料—特殊管理的資產”中列示資產總額,未納入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核算,中方賬中房產所形成的固定資產也未計提折舊,相關折舊費用也未納入公司的利潤表中核算。
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與中方權益資金相關的法律規定
財政部1992年6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財務管理規定》第四十一條第三款規定:“企業結余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中方職工住房基金和利用這兩項基金購置的各項財產、設施,不作為企業的財產進行清理。”究竟應該作為誰的財產進行清理,文中沒有明確說明。
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于1993年12月印發的《國有資產產權界定和產權糾紛處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第十二條規定“可分配利潤及從稅后利潤中提取的各項基金中,中方按投資比例所占的相應份額不包括已提取用于職工獎勵、福利等分配給個人消費的基金,界定為國有資產;企業根據中國法律和有關規定按中方工資總額一定比例提取的中方職工的住房補貼基金,界定為國有資產”,明確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中方權益資金的產權歸屬:中方權益資金中,中方職工獎勵福利基金和補充養老保險等福利費不界定為國有資產,在合資企業生產經營期間該項基金歸屬于合資企業中方職工所有,但未明確使用職工獎勵福利基金購建住房形成的財產產權歸屬;中方權益資金中的住房基金界定為國有資產。
財政部于1995年7月頒布的《關于外商投資企業清算期財政財務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第七條規定“外商投資企業清算完畢,外商撤出股權,中方投資者對分得的剩余財產,應根據不同的性質、形態和中方投資者的資金來源進行相應的財務處理。其中,第四條所規定的三部分財產分別以下列情況處理:企業改由中方投資者繼續經營的,三部分財產繼續留給企業使用,其中企業結余的職工獎勵和福利基金及用這項基金購建的各項財產并入公益金;結余的中方職工保險福利費并入應付職工福利費;結余的住房周轉金及用這項資金購建的財產,并入住房周轉金。根據上述通知精神可知,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撤出股權后企業結余的職工獎勵和福利基金及用該基金購建的各項資產作為企業的所有者權益核算,使用獎勵和福利基金購建的各項資產產權應歸中方投資者所有。
財政部于1999年12月頒布的《關于加強和改進外商投資企業提繳使用涉及中方職工權益資金管理的通知》(財外字〔1999〕735號)第五條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對涉及中方職工權益的各項資金在分別按有關財務會計規定正確核算外,還要同時設置輔助賬簿,全面反映各項資金的來源和用途。對于本通知發布之前,企業按財政部門規定,對中方職工權益資金實行中方單獨設賬,單獨核算,單獨開戶,單獨管理的企業仍按原辦法執行”,對中方職工權益的資金要求延續之前單獨設賬、單獨管理的核算模式。
財政部于2001年1月印發《企業住房制度改革中有關會計處理問題的規定》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取消“住房周轉金”科目,按照企業2001年1月1日住房周轉金科目的余額調整2001年初未分配利潤。明確了取消住房周轉金科目后住房周轉金科目的余額作為公司的權益進行核算,進一步證實職工住房基金歸企業所有的產權歸屬。
三、外商投資企業轉制后的職工權益資金的產權歸屬
根據前述職工住房基金的相關法律規定可知,某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轉制為國有合資公司后原合資企業中方權益基金的產權歸屬如下:一是計提的職工住房基金形成的銀行存款和房產等資產應屬于國有資產,其產權歸屬于改制后的國有企業,不屬于轉制前中方職工所有。二是結余的職工獎勵和福利基金及用該基金購建的各項財產在原外商投資企業中的外方股東撤資后繼續留給企業使用,且并入企業的公益金,作為企業的所有者權益核算,因此應視為其產權歸改制后的國有企業所有。三是結余的中方職工保險和福利費并入企業的應付職工薪酬,歸中方職工所有。
四、外商投資企業轉制后中方權益資金的會計核算
根據前述財政部印發的關于住房制度改革后會計處理問題的規定,對原中方權益基金單獨設賬,單獨核算的中方賬應當并入改制后的公司財務賬目中統一核算,具體核算方式如下。
1.取消“住房周轉金”科目后,將企業現有的住房周轉金余額,做調整期初未分配利潤處理。如住房周轉金科目為借方余額應做如下分錄: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住房周轉金
由此產生的期初未分配利潤的負數,應做分錄:
借:盈余公積
資本公積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上述分錄中結轉至資本公積的余額為使用職工住房基金購買職工住房產權實際支出的價款超出計提住房周轉金余額的部分。
如住房周轉金為貸方余額,應做分錄如下:
借:住房周轉金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職工獎勵福利基金并入企業的公益金,按規定將其貸方余額結轉至“盈余公積-公益金”賬戶。
3.結余的職工養老保險和福利費并入企業的“應付職工薪酬”賬戶。
4.原中方賬中的銀行存款并入轉制后企業的流動資產;房產并入企業的固定資產,按期計提折舊,出租中方賬的房產所得的收入計入營業外收入。
將上述中方權益基金并入轉制后的國有企業統一核算后,方能完整的反映職工獎勵福利基金和職工住房基金屬于國有資產的產權屬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國有資產流失。
(作者單位: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宋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