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媛淇 (廣東省珠海市聚科源中英文幼兒園)
“幼兒時期,在藝術活動中要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yǎng),對有藝術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fā)展他們的藝術潛能。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xiàn)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xiàn)的技能和能力”[1]直笛作為易于教授與學習的小型樂器,在音樂教育上的多種優(yōu)越功能。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能訓練孩子節(jié)奏感、曲調感、和聲感還能夠激發(fā)即興創(chuàng)作的熱情。直笛演奏需要有合適的氣息運用,大班的幼兒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正確運用呼吸法。教授涉及音樂圖譜的運用,幫助幼兒認識圖譜,協(xié)助音樂句法的訓練。幼兒訓練直笛過程中鍛煉手指的靈活運用,培養(yǎng)美的感受與表現(xiàn)。
直笛活動能夠提升幼兒音樂初步的審美以及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它也能夠促進孩子的社會性發(fā)展。綱要提出“幼兒園社會教育的目標為幼兒主動參與各項活動,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與分享”。[2]
直笛是一種合奏性很強的樂器,通過合奏能有效幫助孩子建立多聲部音樂的概念,讓孩子體驗到多聲部音樂的美感。學會合作,做到在旋律、節(jié)奏、音色、速度、力度上的配合一致。合奏不只是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而且需要孩子通過合作練習、互幫互助。通過直笛合奏孩子學會與人合作,并在與他人合作中培養(yǎng)自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充分展現(xiàn)自我的表現(xiàn)能力,完善自身良好的個性。
直笛教學不僅對幼兒有著藝術涵養(yǎng)、社會教育方面的主要意義,并且它具有固定音高、吹奏方法易于掌握,物美價廉、體積輕巧、攜帶方便、音色純美等特點,同時也是幼兒園奧爾夫音樂教學中的主要樂器,適合在幼兒園里開展教學。
根據(jù)直笛演奏的特點,幼兒需要掌握有關直笛的基礎音樂知識如下:
1、樂理知識
五線譜(線、間、小結線、反復記號、結束線、高低音譜號等)
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休止符、附點音符等)
音符的結構(符頭、符干)
音符的時值
?
2、手勢:(1-1的手勢、指揮手勢、停止的手勢)
3、音符的吹奏方法:(7、6、5、1、2的把位)
音樂教育活動是幼兒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組織內(nèi)容較多,形式上比較單一。如果不能認真的構架音樂活動中的意圖與方向,那么就會過于死板。只有結合幼兒的心理特征,制定特長性的發(fā)展策略,這樣才能明確方向,構建豐富多彩的形式。[3]教學活動應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并以兒童的方式進行授課。
1、入門
讓孩子喜歡吹奏笛子,要讓孩子找到樂趣和自信
A.介紹直笛前先讓孩子探索笛子,吹一吹、拆一拆、裝一裝。
B.介紹直笛,介紹直笛的結構(笛頭、氣窗、把位、雙孔把位等)
C.學習組合直笛(引導幼兒在吹奏前先檢查直笛的氣窗、把位是否在一條直線上)
D.學習保護、保管直笛以及學習如何清洗直笛。
2、授課
A.教授吹奏直笛的正確姿勢:吹奏直笛的姿勢無論是站立或坐著,肩膀都應該放松不可緊張,上臂微微向外離開身軀,雙手輕松持笛,將笛身與身體保持約45度的角度,不可將直笛揚得太高或過于貼近胸前。
B.教授直笛吹奏順口溜:小小直笛在手中,吹奏姿勢要牢記,頭正身直肩放松,左手在上右手下,笛身傾斜腳放平,小孔按嚴不漏氣,輕輕吹來別心急。
C.在吹直笛之前,先檢查笛子的把位是否在一條直線上,左手握笛子的上端,由于右手相對靈活,所以右手握笛子的末端。
D.在吹之前先吸一口氣,然后對準直笛口慢慢地、輕輕地吐氣,發(fā)“吐”音,吹奏時手指要放松,摁緊把位。
3、吹奏技巧
(1)運氣
孩子在初學直笛時,由于氣息控制不當,經(jīng)常吹奏出“怪音”、“尖音”,這就需要我們的引導和幫助。首先幫助孩子學會運氣,從而獲得良好的音色。利用游戲或與日常生活中和呼吸有關的活動來幫助孩子,如:“聞花香”(吸氣)、“吹泡泡”(緩吹奏法)、“吹紙條”(中吹奏法或急吹奏法),來感覺氣的大小及長短,讓孩子從實際的活動中學習正確的運氣方法,為進一步掌握直笛的基本演奏方法做好鋪墊。
如:用笛畫曲線游戲:
(2)運舌
運舌是吹奏樂器一項重要技巧,運用的好壞,可決定一首曲子的音樂性,必須加以練習。孩子對什么叫“運舌”很難理解和體會,設計一些運舌游戲,如:開火車,讓孩子通過模仿火車“嘟、嘟、嘟、嘟”的聲音,感覺舌頭在口腔內(nèi)的彈動。孩子邊玩邊學,在游戲中輕松地掌握了吐音的要領和運舌的基本技巧。
如:(1)火車來了,ㄨ-ㄨ-ㄨ—
全體大聲地說:火車來了,ㄨ-ㄨ-ㄨ--。用小小的聲音說:火車來了,ㄨ-ㄨ-ㄨ--。同時感覺舌頭在口腔內(nèi)的彈動。右手握直笛尾管,笛嘴輕靠雙唇,唇型保持放松不可翹起,不出聲的說:火車來了,ㄨ-ㄨ-ㄨ--,把吹出的氣灌入直笛發(fā)聲。
(2)地球防御戰(zhàn)(一)
(3)地球防御戰(zhàn)(二)
(4)兩只小鳥聊天(創(chuàng)作教學)
此時教室內(nèi)大亂,老師都要留心音量是否過大、音色是否優(yōu)美、節(jié)奏是否雜亂、和聲是否甘醇。鼓勵學生個別發(fā)表,同時代為翻譯,老師要趁機留心誰的運舌不正確。
(3)運指
許多孩子雙手持直笛時,擔心直笛會掉地上,總是緊緊地握住,這是很不正確的,手指會因為肌肉的緊張而無法靈活運動。因此,要讓孩子知道,只有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才能靈活運用,注意三個支撐點。在入門階段,為了練習手指的靈活性,我通過游戲“會跳舞的手指”訓練孩子手指肌肉的緊張與放松。
為了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的興趣,在直笛教學中,我還會運用不同的手勢指揮孩子,通過游戲,形成不同的吹奏效果,如:聲音大小、長短的變化,輪奏、合奏等,孩子覺得非常有趣,孩子在輕松活潑的游戲中學習直笛。輕松掌握吹奏的技巧,發(fā)揮想象和創(chuàng)造,樹立自信心。
想讓孩子的吹奏水平和技能得到更好地鞏固和提高,光靠在幼兒園課堂上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家長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許多家長反饋對直笛并不了解,更不知道如何去指導孩子,我們可以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活動”、看孩子吹奏直笛的教學視頻等途徑,讓家長了解直笛吹奏的基本方法和教學內(nèi)容。適當引導家長,教給家長們一些方法和技巧,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與孩子共同享受直笛吹奏的樂趣。在家園的相互配合及親子間的互動中,使孩子的演奏技能得到有效的鞏固和提高。
有效利用家長資源提高幼兒吹奏能力,家長配合教授工作,一周清洗一次直笛,利用周末讓孩子聽音樂,看譜子吹奏曲子,也可以一對一指導及鞏固曲子,與孩子共同體驗吹奏的樂趣。
音樂教育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對提升幼兒的審美情趣,陶冶他們的情操、促進幼兒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等各個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4]音樂教育應結合幼兒的心理特征,制定特長性的發(fā)展策略,這樣才能明確方向,構建豐富多彩的形式,從而更好地促進孩子藝術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