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瑾 尹翠
(1 成都市新都區婦幼保健院麻醉科 四川 成都 650100)
(2 成都市新都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 四川 成都 650100)
在臨床醫學方面,剖宮產術在婦產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解決難產問題,而且還可以給予胎兒生命安全強有力的保障。相關數據表明[1],剖宮產發生率越來越高,但是剖宮產手術的創傷面較大,在術后,極容易產生疼痛反應,進而導致產婦身體應激反應的出現,產婦新陳代謝和細胞的耗氧量上漲非常迅速,這對產婦的康復產生了嚴重影響。通過鎮痛治療的應用,可以對并發癥的出現進行有效控制,并將產婦的生活質量提升。
所有產婦均與剖宮產手術的指征相符,且均為初產者,尚未出現過敏史和麻醉類藥物史。將322例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為161例。最低年齡為20歲,最高年齡為35歲,平均年齡為(28.6±3.5)歲。對比兩組一般資料,其差異并不顯著(P>0.05)。
首先,所有產婦在進入手術室之前,均對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檢測,在術前半個小時內,靜脈滴注乳酸格林納,其劑量為500ml,并對BP、HR等予以實時監測。同時,于穿刺點L2/3采取腰硬聯合麻醉,腰麻用藥為0.5%布比卡因,其劑量最低為1.8ml,確保麻醉平面不超過T6。對照組鎮痛配方為:芬太尼、羅哌卡因、0.9%氯化鈉注射液,其劑量分別為100ug、150mg、100ml[2]。觀察組鎮痛配方為:布托啡諾、羅哌卡因、0.9%氯化鈉注射液等,其中,布托啡諾應為10mg。兩組首量、每次自控鎮痛量為8ml、4ml。
觀察記錄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和視覺模擬量表評分(VAS)。
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48%,對照組為7.4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觀察組不同時間點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2h 8h 12h 24h觀察組 161 2.22±0.25 2.53±0.16 1.92±0.16 1.22±0.10對照組 161 3.29±0.42 3.86±0.43 3.66±0.19 2.79±0.19 t 27.777 36.782 88.883 92.782 P<0.05<0.05<0.05<0.05
對于剖宮產來說,由于在手術過程中對產婦施加麻藥,所以產婦感受不到疼痛感,但是在麻醉藥失效以后,會大大加劇其疼痛感,在手術切口的疼痛和宮縮的疼痛感的影響下,會導致人體應激反應的出現,從而上漲新陳代謝和細胞的耗氧量,在產婦體內,會分泌出相應的介質和痛覺相互抵抗,傷口愈合比較慢,這對產婦的康復產生了嚴重的影響[3]。因此,必須確保鎮痛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布托啡諾、芬太尼均為術后鎮痛藥物。其中,布托啡諾,對μ受體有激動拮抗的雙重作用比較顯著,而且其親和力比較強,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不良反應的出現。同時,布托啡諾還可以免去受到副作用的影響,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剖宮產術后,通過使用布托啡諾,可以將鎮痛效果充分發揮出來,并防止術后不良反應,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