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吉 苑博 趙正南 鞠尚廉 梁海東(通訊作者)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遼寧 大連 116000)
骨科的專業性強、知識點涉及多,同時更新技術、理論速度快,所以,臨床教學難度較高。研究表示[1],臨床傳統的教學方式效率不高,且效果不顯著,只有對于教學方法不斷改進,才可將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另有研究指出[2],臨床骨科教學過程中,既要學生對于專業知識掌握,也要其掌握臨床技能,還要將其綜合素質提升。本次研究為觀察PBL教學法聯合情景體驗在骨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以62名骨科臨床學生為研究對象,取得良好效果,具體如下。
2016年7 月-2018年2月,62名骨科臨床學生,隨機分為觀察組31名,年齡22~25歲,平均年齡(23.12±1.02)歲;對照組31名,年齡23~25歲,平均年齡(23.01±1.21)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方法教學。觀察組采取PBL教學法結合情景體驗,包括:①設計情景模式。選取骨科常見疾病、骨科疾病,按照大綱要求設計2種情景,一種為實際情景,是選取較輕病情、配合度高、穩定生命體征的患者,老師指導下實施臨床操作;另一種是模擬情景,由醫務人員裝扮患者,集合疾病不同而表演不同臨床癥狀,由老師講解,使學生對于疾病認知程度加深。②PBL問題引入。按照骨科實際情況、大綱要求,擬定有關問題,將問題在情景教學中引入,如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的體征、臨床表現等;如何進行診斷;如何進行早期處理;治療措施包括什么等。從易至難引入問題,保證每個知識點存在邏輯關系。學生在老師提出問題后,利用互聯網搜索、查閱圖書館等方式,將有關的文獻和資料收集起來。③小組討論。學生自選成組,每組4~5人,選舉組長和記錄員,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按照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措施,誘導學生積極發言。④總結、歸納。老師將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將不足之處指出,并列舉糾正措施,將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歸納在一起,同時將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
①教學質量:教學質量調查問卷,包括解決問題能力增強、思維能力增強、綜合素質提高、職業認同感增強、學習興趣提高。
②考試成績:理論知識和臨床操作,滿分100分。
③滿意度:滿意、一般、不滿意。
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教學質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教學質量比較[n(%)]
入科前,兩組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科前,觀察組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入科、出科前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入科、出科前成績比較(±s,分)
分組 人數 理論知識 臨床操作入科前 出科前 入科前 出科前觀察組 31 81.14±5.21 92.56±2.15 80.03±4.45 91.26±2.84對照組 31 80.82±5.33 87.82±2.38 80.13±5.42 86.97±2.76 t 0.367 9.181 0.066 6.733 P>0.05<0.05 >0.05<0.05
觀察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滿意度比較[n(%)]
臨床教學是將理論同實踐相連的紐帶,具有重要的培養醫學人才的意義,骨科是綜合學科一種,需要涉及很多基礎知識,如生物力學、解剖學、病理學、外科學等,專業性較強,導致較高的教學難度[3]。
PBL教學法為設計學習情景的一套完整方法,老師為學生設計任務,讓其投入其中,利用自主探索、合作將問題解決,將其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提升。情景體驗的主導人物是臨床病例,利用逼真、生動的臨床情景,讓學生參與其中,使臨床能力提升。將不同的教學方法應用臨床教學中,在學生教學成績提高的同時,促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4]。PBL教學法同情景體驗聯合應用,可將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讓學生積極吸取知識,既能使教學質量得到改善,也能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并且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顯著提升[5]。有研究表示[6],PBL教學法聯合情景體驗在臨床骨科教學中可促進學生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科學思維方式、職業認同感。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興趣提高等比率、出科前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說明臨床骨科教學中采取PBL教學法結合情景體驗可將教學效果顯著提升,同時觀察組教學滿意度更好,說明此教學模式可將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提升,學生接受度高。
綜上,情景體驗聯合PBL教學法在骨科臨床教學中應用效果顯著,可將教學質量顯著提升,學生滿意度進一步提高,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