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國曲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團結引導廣大曲藝工作者迅速行動起來,打響了曲藝界抗擊疫情的大作戰?;仡?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初雨雪冰凍災害、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2010年4·14玉樹地震、2010年8·7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2013年4·20蘆山地震,每逢重大災難發生,只要國家和人民需要,廣大曲藝工作者總能第一時間站出來,高擎愛國主義旗幟,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義無反顧地沖鋒在前,用迅速創作作品、捐款捐物、發出倡議、賑災義演、直抵現場、慰問演出等實際行動詮釋出對祖國、對人民的大忠大義和大情大愛,展現出高度的藝術自覺和強烈的使命擔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總結這些歷程,也許可以給我們當前抗擊疫情一些啟示。
胸懷祖國、藝為人民是廣大曲藝工作者一直以來堅守的優良傳統,是新時代曲藝工作者秉承的首要價值準則。愛國為民的情感早已熔鑄融入在曲藝工作者的精神、血脈、骨子里,國家民族危難之際,便會即刻迸發、噴薄而出。
創作出救災抗災題材的優秀曲藝作品鼓舞士氣、慰藉心靈,是曲藝工作者愛國情感、為民情愫的最直接的藝術表達。在這方面,留下了一批刻畫小人物反映大事件、講述小情節展現大情懷的精品力作。例如,在1998年抗洪救災中,黃宏創作的小品《巡堤》,通過講述老村長巡堤睡著被巡堤的將軍把軍裝披上后,電視臺記者把老村長誤當將軍進行采訪的小故事,用誤會、錯位手法展現,伴隨著一個接著一個的包袱抖響,將軍、戰士、老百姓們頑強、樂觀、拼搏、眾志成城的精神狀態散發出來;孫鎮業創作的山東快書《錢與情》,講述抗洪前線的小戰士向女青年買菜的故事,小戰士執意要付錢,女青年堅持要免費贈送,二人爭來爭去、各說各理,矛盾沖突而又溫馨,充分展現了軍民的魚水深情。此外,還有反映1998年抗洪的山東琴書《俺想對你說》、京韻大鼓《千秋業》,反映2008年雨雪冰凍災害的相聲《冰雪大巴》,反映汶川地震的評彈《九歌·國殤》、抗震民謠《中國雄起》、山東快書《扔孩子》,等等。這些優秀曲藝作品都激發起了廣大軍民眾志成城戰勝災難的決心和勇氣。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創作的曲藝作品,不乏中國曲協主席團成員、中國曲藝牡丹獎得主、曲藝名家新秀參與創作表演的上乘之作,如二人轉《別添亂》、梅花大鼓《天使頌》、山東快書《站哨臺》、揚州清曲《別樣的美麗》、蘇州評彈《出征》《秀發》、長子鼓書《贏得中華艷陽天》、湖北大鼓《不服周的武漢人》,等等。這些作品真情敘述英雄的事跡、百姓的生活,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希望,給人以力量。
曲藝工作者被譽為“文藝輕騎兵”,這是由曲藝小、快、靈的內在品性所決定的。曲藝作品通常短小精悍,創作周期可以非常短,演出也十分便捷,不受環境制約,隨時隨地都可以展開演出。災情就是號令。當災情發生,廣大曲藝工作者總能充分發揮曲藝小、快、靈的獨特優勢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迅速反應、直接抵達是“文藝輕騎”的顯著特點,“千金難買一笑”是“文藝輕騎”在救災中的特殊作用。2003年爆發的非典疫情,北京最為嚴重。在北京地區非典患者的救治工作已經結束,非典傳播鏈完全切斷,北京非典新增病例首現零記錄這個時間節點,6月5日,中國曲協在北京勞動大廈廣場組織舉行了一場別樣的慰問演出。劉蘭芳、姜昆、戴志誠、馮鞏、李志強、侯耀文、石富寬、宋德全等曲藝名家表演了評書貫口《萬眾一心》、相聲《歡歌笑語》《白衣天使辛苦了》《新編數來寶》等抗擊非典題材的新作品,用曲藝特有的藝術表達向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的白衣戰士致敬。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后,曲藝工作者迅速反應。5月16日,20多位曲藝名家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愛心筑長城——曲藝名家和災區人民在一起”特別節目中,通過電波向災區人民表示慰問。5月18日,30多位曲藝家表演的大型詩朗誦《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在“愛的奉獻”——宣傳文化系統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晚會上演。
災害帶來的不僅僅是外在的傷痛,也留下了心理上的傷痕。災后對人們的心理疏導和心理安慰十分重要。在2012年11月27日召開的中國曲藝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談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時,結合他作為四川抗震救災一線指揮員最切身最真實的感受,認為在當時那種情況下,群眾如果能夠開懷一笑,他們內心壓抑的情緒就能得到很好的釋放,那時真是“千金難買一笑”,曲藝家們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發生后,在中國文聯統一領導下,中國曲協組織慰問小分隊赴陜西漢中、蘆山縣縣城和蘆山縣龍門鄉等地震重災區開展慰問演出,讓人們壓抑的心靈得到釋放,展現出久違的笑容,播撒了幸福種子,讓人們看到未來和希望。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短短十來天,廣大曲藝工作者就創作近千余個曲藝作品,涵蓋了相聲、快板、二人轉、蘇州評彈、梅花大鼓、京韻大鼓、評書、紹興蓮花落等30多個曲種。這些作品通過互聯網進行廣泛傳播,成為慰藉廣大人民群眾心靈的良方妙藥。
組織系統是決定動員能力的根本性因素。中國曲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曲藝工作者的橋梁紐帶,在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時,能夠迅速啟動組織系統力量,帶動各級曲協、各專業藝術委員會、中國曲藝之鄉、曲藝名城、會員工作站、各曲藝聯盟,引導廣大曲藝工作者行動起來,積極作為,貢獻力量,發揮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作用。

在2008年初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后,2月5日,中國曲協聯合中國紅十字會等單位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共同舉辦了“愛心化冰雪 真情暖人間——曲藝界抗冰雪賑災義演”。這場演出集結了劉蘭芳、姜昆、馮鞏、黃宏、趙炎、常貴田等86位曲藝名家,參演人數眾多,很多都是群口作品。通過義演共籌集捐款1563.5萬元。在2010年8月7日,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后,8月16日,中國文聯、中國曲協聯合中國紅十字會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辦“情系舟曲 大愛無疆——曲藝界為甘肅舟曲災區賑災義演”,共募集款物折合人民幣近3500萬。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國曲協第一時間開展“抗擊疫情 曲藝在行動”活動,號召廣大曲藝工作者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主席團成員姜昆、馮鞏、閆淑平、張旭東、翁仁康、盛小云、籍薇、種玉杰等帶頭創演高質量藝術作品,36個團體會員積極響應,動員引導廣大曲藝工作者創作表演傳播反映抗擊疫情題材的曲藝作品。在中國曲協指導下,全國曲藝表演場所協作發展聯盟于1月25日發出“網絡開箱”倡議,西安青曲社、天津謙祥益文苑、成都哈哈曲藝社等眾多成員單位通過網絡傳播曲藝作品;全國青年曲藝工作者聯盟于1月31日發出倡議,廣大青年曲藝工作者紛紛表示爭做模范遵規守矩的踐行者、疫情防護知識的宣傳者、謠言等不良信息的堅決抵制者、打贏疫情阻擊戰的鼓舞者。
當前,中華民族正在英勇奮力地抗擊疫情,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病毒傳播的速度再快也遠遠不如網絡的傳播速度,病毒的破壞力再大終究抵不過組織和人民群眾的偉力,疫情帶來的陰霾一定會被人們心中的光明所驅散。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也帶來了一些思考。一是思想政治素質應是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首要素質。災情能夠成為文藝工作者迅速行動起來的命令,離不開文藝工作者在國家面對危難、人民面臨危險之時所具有的政治敏銳性和職業敏感性。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放在思想引導工作的首要位置,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必修課和第一課,做到入腦入心有效果。二是動員能力應是文聯組織發揮行業建設主導作用的關鍵指標。面對突發事件和急難險重的任務,文聯組織系統能夠立即啟動,所聯系服務的文藝工作者能夠迅速行動離不開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要把動員能力包括應急處置能力、網絡動員能力、組織體系建設能力、互聯網傳播能力等的不斷增強作為文聯增強組織活力、向心力、吸引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重要檢驗標準。三是現實題材應是當前文藝創作的聚焦點和主攻方向。這么短的時間內,一大批熱情謳歌戰斗一線的英雄事跡、積極宣傳科學防范知識、傾情講述眾志成城的感人故事的優秀作品得以呈現,離不開曲藝工作者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敏銳捕捉生活素材和創作靈感以及高度的文化自覺。要動員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把更多精力聚焦到現實題材,與國家命運相連,與人民心手相牽,與時代發展相伴,書寫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