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聰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世界,對于一個寫作者來說,這個世界更精彩紛呈。這個世界或許是真實的,或許是虛構的,或許是向往,或許是無奈。而我的寫作,大部分是真實世界的原始呈現。我一九九三年六月從湖南大學畢業后,其間還曾到清華大學深造,業務工作方面,作為一名專技工程師,長期以來,因工作業績突出,先后六十多次立功受獎,但文學創作一直是我的愛好,多年來,通過努力,先后在《中外故事》《散文選刊》《山東文學》等刊物發表文學作品八百多萬字,出版文集七部,作品入選多種權威年度選本、學生讀本、語文考卷和畢業考試題,入選湖北《中學語文》,并先后加入中國散文學會、中國詩歌學會、湖南省作家協會。這么多年的創作經歷,讓我感觸良多,下面就我的小說創作,談點感想。
我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工作一星期》,看清一個世界;當一回小主任,體會《平凡與新鮮》。”說的就是我最具有代表性的兩部中篇小說。這些年來,我主要創作了阿呆系列自傳體小說,大部分作品署名李明蔥,除了代表作《工作一星期》發表于二〇一二年第三期《含笑花》頭條,《平凡與新鮮》發表于二〇一六年第九期《參花》外,主要作品還有《選舉》(發表于二〇一七年第一期《參花》),《更名》(發表于二〇一八年第二期《唐山文學》),《舉報》(發表于二〇一八年第六期《唐山文學》),《漂浮的圓》(發表于第一百八十一期《北大荒文學》),《漂浮的云》(發表于第一百八十七期《北大荒文學》),《窗格下有一株紫丁香》(發表于二〇一七年第一期《參花》),《花開花落紫丁緣》(發表于二〇一七年第一期《參花》)等。
我先后在運輸企業、收費站、交管站、運管所、執法局、交通局等單位當過領導,大都在辦公室主任崗位上,長期以來,我見識過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同領導、普通老百姓、生意人等等都打過交道,這些經歷,都是我的小說創作素材。很多時候,我的創作基本是原始生活片段的真實呈現。所以說,我的小說,與其說是小說,倒不如說是紀實性散文,只是我覺得以小說的形式呈現出來更好、更穩妥罷了,免得讓相關的人和事對號入座,引來不必要的非議。
這些小說,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是從一些細微的角度、細小的事件、細小的人物入手,記錄我的親身經歷。我嘗試著,通過我的小小世界,以小見大,呈現出一系列的社會矛盾、情感糾葛、生活艱辛、美好愿望等等,讓人讀來身臨其境,并自覺和不自覺地產生些許共鳴、些許感慨,從而引發每一個人的深思。同時,我也希望以小說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再現現實,讓全社會共同努力,打造一個理想的、和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讓世界少些假惡丑,多些真善美,人人能夠感受到盡可能多的溫暖和陽光。我相信,這是我個人的理想,也是全社會共同的希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特別是人的肉體,總是短暫存于這個世界。但我們的作品,特別是好的作品,都會長存于世界,讓人品味,讓人欣賞,讓人遐思,讓人驚嘆。我不求我的所有作品都能遇到知音,但我有責任告知世人這個世界的復雜性,告知我們活著的諸多無奈、心酸和不易,告知真善美在這個世界是多么可貴,告知知己、愛情、坦然、寬容、愛心是多么值得珍惜。所有這些,或許就是我小說寫作的原始動力和終極追求吧!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