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印權
早些時候,我接了一個電話,打電話的是位聲音厚重蒼勁的老年人。他說:“蘭芳同志,我們愛聽你說書,《岳飛傳》《一代儒將陳毅》等,是百聽不厭!現在,你能不能說說鐘南山哪?”我說:“能,你我想到一塊去了,我剛把腹稿打完。”他問:“題目叫什么?”我說:“叫《鐘院士,百姓心中的一座山》。”“好哇,我們等著聽你說書。”
我放下電話,思緒萬千。
鐘南山這個名字,在我心中重如泰山。我是他的粉絲。
那還是在17年前,他為了抗擊非典,日夜奮戰,無私奉獻,讓全中國人民刮目相看。
這次疫情暴發,又是他臨危不懼,頂風冒險,第一時間沖到前線。
事前,他曾鄭重警告老百姓,“千萬不能去武漢,危險!”可剛一轉身,他卻把腦袋削個尖兒,往武漢鉆!
到了那里,他顧不上吃飯,顧不上睡眠,爭分奪秒,日夜奮戰,馬不停蹄,視察調研,團結戰友,尋找病源,接著飛離武漢,去往北京,接受任務,來回往返,經過努力,很快找到病根,新型冠狀病毒現出原形,無處可鉆!
鐘院士,他為了人民的生命,為了百姓的安全,為了社會的安定,為了中國的發展,為了找到搶救的良方,為了尋求斬魔的利劍,他跟時間賽跑,一時一刻也不得閑。困了,坐那兒閉閉眼;餓了,沖碗方便面。已是84歲的老人,可干起活來勝過小青年!幾天下來,他累瘦了臉,熬紅了眼,可他精神抖擻,勁頭不減,始終沖在第一線。
一馬當先,引來萬馬奔騰;一人打沖鋒,眾人跟向前!武漢是關鍵,全國總動員!解放軍醫療隊來了,各地衛生戰線的精英來了,高鐵飛馳送去急需的物資,鐵鷹振翅運來專業的人員。疫情危急,國難當前,萬眾一心,緊急擴建傳染病醫院,火神山、雷神山,機器轟鳴,熱火朝天,最高的標準,最迫切的期待,黨旗飄揚,鐘南山們有擔當!7000人奮戰8天,醫院建成,設備完善,患者入住,火神山速度讓世界驚嘆!
樹有根,水有源,這奇跡的創造,自有精神的源泉,那就是總書記的英明指示,鐘南山的精神光環。
鐘南山老大哥,你有學識、有修養、有技術、有追求,有國士的擔當,有斗士的勇敢,你的默默奉獻,正燃起黨旗下人民心中的熊熊火焰!你給人民帶來信心,帶來希望,帶來力量,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你們在我們身邊,我們的心中就踏實,我們就有信心,一定能戰勝病魔,闖過險灘。
鐘院士,您太辛苦了,悠著點吧,別累壞了,多多保重,讓我們共同努力迎接那春暖花開、百鳥爭鳴、光輝燦爛,美好的明天!
(本作由中國曲協名譽主席劉蘭芳演播)
賞析: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國時,英雄的“在場”和因全國動員而產生的“儀式感”是鼓舞民心士氣的兩大法寶,前者能“錨定”群眾抗“疫”必勝的心理狀態,后者則能充分激發群眾關注、參與防疫抗“疫”的熱情。該作品就把抗“疫”戰線的旗幟人物鐘南山院士和全國抗“疫”一盤棋的局面有效結合起來,為受眾呈現出一幅“眾志成城抗病魔”的圖畫。
作品以17年前鐘南山抗擊非典的事跡為開端,繼而描寫當前鐘南山“可干起活來勝過小青年”的工作狀態,順利將群眾心中抗擊非典勝利的集體記憶導向現在,初步奠定了抗“疫”必勝的心理基礎。
接下來,作品以“一馬當先,引來萬馬奔騰;一人打沖鋒,眾人跟向前”為引子,通過對物資周轉、人員增援和醫院修建的扼要敘述,在節奏明快地勾勒出一幅“全國抗‘疫一條心”的簡筆畫后,又用“樹有根,水有源,這奇跡的創造,自有精神的源泉”“上色”。常理至此,作品已經完成。但作者在似無路處別辟小徑,用規勸鐘南山保重身體的溫情話語,又為這幅畫作增添了一抹暖色。